※ 引述《cgadpp (CGADPP)》之铭言:
: 银行有发行COMBO金融卡
: 视帐户余额, 可当信用卡来使用
: 请问有没有COMBO悠游卡的功能??
: 不然上下学搭捷运 要三不五时的储值
: 很麻烦....
: 又不想一次储值太久
: 想说定时转存少数金额 供搭车使用
: 较安心且方便通学使用
好吧我比较在意名词,统一一下用词才好沟通,顺便讲古
通常COMBO是专指金融卡+信用卡,两功能在同一卡但完全没连动,
还是要自己每月缴信用卡帐单,这是磁条卡没连线时代的产物了。
两者唯一的关系是通常是同一家银行。
现在虽然还是可以申请但应该都不主推了
当初是主打二卡合一省空间,银行打着卡位钱包提高刷卡机率的如意算盘
但是现在银行多,竞争激烈,这种小心机根本没用。
大部份人为了优惠都不在乎皮夹塞厚点、带名片本、
或是有计划才带出门刷优惠 XD
信用卡功能被金融卡绑死反而没办法玩太多花样。
除非真的有钱到钱包寸土寸金又不在乎优惠,使用率应该都很低。
悠游联名卡都有人只当免费悠游卡在用,完全不消费硬要揩这一百块的油了。
即时连线授权普及之后开始有 debit 借记卡,
即时查了帐户有余额可以收,先圈了你的钱起来才“借钱”给你消费,
店家请款时直接从圈存的金额拿走,
这个才是原po 说的视余额当信用卡使用
对银行来说不需要授信没什么倒帐风险,
但相对来说对消费者不能延后付款就是缺点了。
(而且还被说成是控制支出的“好处”)
感应交易时代开始之后,又有人想要互搭便车,因此有了悠游联名卡,
悠游卡有各种法规限制所以不能和信用卡或银行是同一个帐户
必须是另一个在卡上的帐户余额
(当初连小额消费都不行,还多一个悠游钱包超鸡肋
悠游联名卡其实还是两个帐户,透过自动加值这个动作转移金额用来储值
悠游 + 信用卡 -> 刷信用卡 储悠游卡 付信用卡帐单
悠游 + debit 借记卡 -> 圈帐户钱 储悠游卡 过几天请款时从户头扣 (信用卡网络)
悠游 + 金融卡 -> 即时转出 储悠游卡 (银行跨行网络)
题外话,虽然功能是有金融卡没错,为什么银行、卡组织都不爱说
这是“借记卡”,偏要说是 Visa/Mastercard/JCB “金融卡”
甚至叫 debit 这种根本不容易说明的英文名呢
难道借钱是高尚的行为不好吗 XDD
但其实从给小孩控制金钱的观点来看的话,
我是会建议原po 给他钱自己去储值,让他学着控制金钱,
建立使用金钱的概念和责任,知道每次付费买东西/服务的价值多少
而不是尽量花,没了找爸妈要,爸妈说不给就没有
同时也给自己建立起对孩子的信任
甚至你可以教他用手机自己查悠游卡的消费纪录来记帐
要不然,小孩谎报学生卡遗失,要求再买卡片储值,
结果发现是拿去退费来花的例子,也不是没发生过
我的妹妹哪有... 啊不是,储值哪有那么难
是看你能不能教会和相信孩子而已,方法或机制都是次要的,
要克服使用习惯也不难,要钻漏洞也是都有的
毕竟悠游卡是储值钱包概念,卡在钱在卡亡钱没,
并不是可以远端随时遥控开关或监控过滤的东西,
而父母也无法一直遥控、监控小孩的。
对于悠游卡公司来说,注记各种优待票年票月票都不难了,
注记成只能使用在特定通路如交通票证上应该也没难度
不过对于通路来说,要多应付一种不能消费的悠游卡可能有点困扰就是
权衡之下票证多开这种模式的机会应该不大 (全年龄对应普级悠游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