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宝宝] 目前大家生活模式有改变吗?(与病毒共存

楼主: sillyputty (sillyputty)   2022-04-27 07:50:50
前几天也跟先生讨论了这个问题
我家一个七个月大嫩婴,一个两岁大老婴
(我先生在家育儿,我出门上班,但可以WFH)
我老公请我可以不进公司就不要进公司
我问他:“不是都要共存了吗?也不能躲一辈子啊”
他的看法是:
的确是要共存没错,但台湾才刚开始走上国外疫情爆发的路
很多配套措施、医疗资源等等可能都还没到位
能晚染疫就晚染疫
越晚染疫,也许到时候整个配套措施都更完善
已经有一个两岁男童不幸染疫过世
这起事件后,政府马上做了很多调整
也许就不会再有下一个
越晚染疫,也代表小孩会越大,如果未来染疫,也许他们会更能抵抗病毒
两岁染疫,跟三岁染疫,也许某些程度上还是有差别的
也许他三岁的身体各个机能更完善、更能抵抗病毒了
也许在语言能力上,孩子可能更能表达他不舒服的地方
大概是这样
※ 引述《ccr (傻里傻气~)》之铭言:
: 最近确诊人数暴增
: 不知大家生活模式是否有改变
: 除了勤消毒戴口罩,大家依然出门溜小孩吗?
: 我育婴假中,带两岁多的宝宝上一些亲子课程,但目前上课的机构都没有停课,宝宝也很期待上课,我心里有些挣扎是否日常生活…
:
作者: redtooth (牙齿儿)   2022-04-27 08:09:00
说的是~
作者: aracian (arabian-c)   2022-04-27 08:10:00
如果你预期自己躲得过接下来三个月,那应该可以把目标设定在小孩都不会被传染,因为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
作者: eirose (回到只有圖紙,咖啡的生活)   2022-04-27 08:12:00
乍听合理,但这病毒流感化,也就是大概率每年都跟流感一样会循环发生,所以几岁以下都不出门吗?
作者: q169 ( )   2022-04-27 08:16:00
参考病毒演化
作者: TBBT (一步又一步)   2022-04-27 08:28:00
等他再次循环发生我们可以对付它的手段也跟着进步了,不要忘了3+4后靠的是公民素养人民自制,确诊个案满街跑的未来几乎可以预见,这段时间我还是会避一下
作者: petitebabe (petite)   2022-04-27 08:29:00
不知道要避到什么时候呢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2-04-27 08:31:00
我个人是考量到影响小孩发展 尽力但是不要因此做出对小孩反而不利的选择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08:34:00
避到高峰过啊,顶多2-3个月吧。越晚染疫当然越好
作者: TBBT (一步又一步)   2022-04-27 08:35:00
最起码撑过这段混乱期吧,如果要迈向单日破万确诊,对就医的影响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有中重度送不进医院的情况,这应该ㄧ两个月内就可以上轨道吧。出门购物日常所需的还是会做,但逛街餐厅内用就会避开。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越晚中越缺医疗资源除非你们四个人可以关在家里三个月完全不出门个人觉得把小孩关在家里,等于让他们坐牢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2-04-27 08:41:00
越晚应该是行政流程比较顺 但医疗资源越紧吧
作者: q169 ( )   2022-04-27 08:42:00
早中也不是未来不会再中
作者: TBBT (一步又一步)   2022-04-27 08:43:00
那就看大家的区间到底是抓多长,如果都是轻症,没道理四个月后医疗量能依旧吃紧吧?
作者: zere (三)   2022-04-27 08:47:00
少带小孩去百货餐厅,改去户外海边,多晒太阳增加抵抗力。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2-04-27 08:47:00
刚刚看到陈志金医师说的 恐慌而涌入急诊的民众会瘫痪医疗 我觉得轻症多还少是其次 重点是轻症也想要被高度医疗干预 医疗资源就会吃紧
作者: popm (popm)   2022-04-27 08:49:00
妳看法对的,根本撑不到他所谓的越晚染疫
作者: camomie (camomie)   2022-04-27 08:52:00
同意你老公看法,晚三个月中对婴儿来说是巨大差异
作者: LauraRoslin (Am I A Cylon?)   2022-04-27 08:53:00
完全同意,我也是这样跟家人说。
作者: toocat168 (本猫有二)   2022-04-27 08:56:00
早晚都要体验的事,其实就跟2岁上幼儿园还是3岁的问题一样,3岁就是语言/抵抗力都好很多的差别,2岁去能更早习得生活自理有利发展,以这个出发点不管选什么都合理。不过就跟几岁去上学一样,大人不需要牺牲工作职涯来把孩子关在家里,有后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也不需要强迫或觉得自己的决定应该被天打雷劈。
作者: flamer (大前田希千代後援會會長)   2022-04-27 08:57:00
小孩的成长只有一次 就这样
作者: mnb1234   2022-04-27 08:57:00
这病毒不是越小染疫反而越没事吗?
作者: IFnight (開開心心過每一天)   2022-04-27 09:01:00
想请问2楼,最难的部分是指什么?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上海封城,一堆边工作变顾小孩的爸妈就崩溃了台湾是不用抢菜跟每天捅鼻子但是一家四口关在家三个月,不是更挑战彼此感情跟身心灵状态吗最难的部分是只现在起三个月,大爆发的时候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09:03:00
一岁以下就是高风险啊。愈晚染疫当然愈好。如果大班国小就还好医疗不是问题啊,因为是假设小朋友染疫会是像感冒一样轻症。如果会担心重症进加护病房,当然不要染疫最好就像小朋友感冒大家一般不会担心。但如果肠病毒就会比较紧张
作者: ss880702ss (Stephen)   2022-04-27 09:09:00
国外都开放多久了 病毒还是持续传播 心态调整好就好
作者: caramelputin (bobo)   2022-04-27 09:10:00
晚一点的好处就是配套跟自我应变会好,如果没有两岁的案例,我们会想过发生在自己身上要怎么做吗?政府有更多较积极配套吗?至少案例越多大家都会分享一些SOP,孩子越大对抗病毒也较好,保护自己的保守作法比较好吧
作者: dever (残存亦没路,兵败如山倒)   2022-04-27 09:19:00
推,尽量做好防疫动作,减少染病风险
作者: TBBT (一步又一步)   2022-04-27 09:19:00
国外目前的状态不就是有一定程度的群体免疫了,但他们走往现状的过程中死了多少人?而我们迈向群体免疫后的共存时期,有准备好要牺牲一定的人数吗?如果时间拉长能降低牺牲人数,那我会选择保守一点
作者: tim80302 (阿雁)   2022-04-27 09:20:00
国外的数据是重症的儿童中一岁以下的比例最高
作者: jane80289 (白仔)   2022-04-27 09:23:00
原PO家有嫩婴小心一点没有错 一岁以下和两三岁还是有差
作者: candyrainbow ( )   2022-04-27 09:27:00
清零已经不可能了,戴好口罩过生活也就差不多了,关要关多久、关到什么时候行政程序与医疗资源都可以负荷呢?就算不出门上班,也是会外出采买吧?根本没有完全阻隔的可能性
作者: TBBT (一步又一步)   2022-04-27 09:33:00
仔细去看一下确诊足迹(高雄的)除了密切接触者外,一部分是餐厅内用、一部分是外县市旅游史,所以日常生活采买短时间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是没问题的。但拿下口罩长时间的接触就可能染疫。
作者: eirose (回到只有圖紙,咖啡的生活)   2022-04-27 09:36:00
等它再次循环?这病毒早就在循环了,只是台湾弄到现在才开始去正常面对,而且中了还可能再中,躲不胜躲。我身边二岁娃年初中了,咳嗽两天后康复,至今上学或出外完全不用再担心。反正该干嘛干嘛,未来还是可能再生病或其他病,正常生活面对就是了我只能说孩子成长的时间过了就没了,我考量这个大过此病毒
作者: CyberGTO (鬼扯英吉)   2022-04-27 09:47:00
老公100分
作者: eiday (夜深人静)   2022-04-27 09:50:00
只能量力而为
作者: nanaling (˙娜娜˙吵翻天啦!吵翻A)   2022-04-27 09:50:00
不管有没有疫情….我个人觉得可以在家上班就是爽XDDD (有人看小孩的情况下)美国现在超多人不愿意回公司上班,就是发现“去公司”这件事本身有多浪费资源多没意义(当然是指可以的工作性质)我小孩在国外疫情最严重的封城之下生,反复封了一年多,我只能说很多事情真的错过就没有了。当然这些事情不是非要不可,但对比老大1岁半前,各种律动课体操课动物园博物馆,二宝的生活真的相对超贫乏现在快两岁了,再回头上课也没有那种乐趣了。当然很多人会认为比起生病这不算什么,可是我觉得两年的空白还是蛮可惜的所以可能 自己设定底限吧
作者: lifang (倾斜四十五度的雨)   2022-04-27 10:05:00
同意妳,共存是有条件的不然还带口罩吗,时间越晚越多机会降低染疫机会
作者: chiao218 (...)   2022-04-27 10:08:00
不愿意孩子在恐惧跟焦虑下生长,希望尽量维持正常生活,然后我跟先生也是跟放松情绪,口罩带好,回家洗手,在外喷酒精,其余照常。
作者: cheesemi (-Mimis- Free)   2022-04-27 10:09:00
同意。我还有两个月才生,打算宝宝六个月大再托婴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0:24:00
虽号称是流感化,但我也很少听到一间公司被流感传染到快无法正常运作的啦(北农)!
作者: happynancy (想飞)   2022-04-27 10:27:00
如果小宝还没一岁 是我会想在家上班 但心态还是不用太焦虑
作者: adapt ( ￾  N)   2022-04-27 10:27:00
同意,感觉政府目前还是一团乱中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带来恐惧)   2022-04-27 10:29:00
家有嫩婴二宝,我也希望要中晚中一点好。大宝小时候没疫情,去托婴得个小感冒就很痛苦了,现在出门还是尽量往人少的地方跑,得了就认了XD
作者: arieswind (不想等了啦..去看看也好)   2022-04-27 10:40:00
赞同你老公的说法,嫰婴跟小小孩跟小孩虽然才差几个月几岁,但是生病绝对不一样,除了免疫系统比较健全之外,更重要的是表达能力,嫰婴生病真的是靠爸妈观察出来的,但是小孩或是小小孩都会表达,相对处理的时间绝对会更早,也相对安全
作者: lolovero (凉)   2022-04-27 10:42:00
老公100分
作者: fairy241 (MIN)   2022-04-27 10:43:00
在美国不去办公室得人还是一大堆,说共存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比台湾大多了
作者: hsuan0819 (hsuan)   2022-04-27 10:43:00
完全同意,虽说孩子成长只有一次,但经不起得病一次就没了孩子
作者: fairy241 (MIN)   2022-04-27 10:45:00
真的不觉得现阶段要暴露在风险之中,尤其政策还在过渡期不是那么上轨道
作者: mirrorhide (Mirror)   2022-04-27 10:57:00
国外疫情还没下降前一样是各种资源不足,现在看到的全解封都是高峰过后的结果,而且解封病毒还是继续传播的,只是心理上就只能接受它,其实想晚一点染疫就是做好防疫措施而已,想不做好防疫又不想染疫是比较天方夜谭啦
作者: resh (不安)   2022-04-27 10:59:00
小孩还是有机会重症,不敢拿孩子赌。亲子课已经停了只有偶尔带孩子出去公园散步,家用品、食物都改网购不去店家,非要出门办事就是大人去,等疫情和及政策稳定再看!
作者: mirrorhide (Mirror)   2022-04-27 11:00:00
流感传到公司无法运作的例子这版就有了!应该是讲流感疫苗的文章推文有讲过,所以后来公司是强制所有人都要打,座标美国纽约的样子。
作者: a0981712 (思)   2022-04-27 11:03:00
跟你先生一样想法国外能共存的条件是有充足的口服药和充裕医疗量能。原先也觉得躲不掉且染疫也只是轻症,但看到两岁小天使的案例,觉得我们根本还没准备好。这一两个月高峰期想必手忙脚乱,有更多口服药和确认能顺畅就医前还是会小心防疫。现在上感统课时戴防疫面罩、尽量避免群聚内用、去户外空旷处放风,尽力拖延染病时间。
作者: deltaz (我还懂不懂飞翔)   2022-04-27 11:05:00
最早一批感染怕配套不足会有小混乱但应该不危险,中间大概6-8月疫情高峰医疗资源紧绷的时候最危险,染疫人数开始下降重症病患也跟着下降之后,又开始比较安全,避免在医疗资源紧绷时染疫就好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1:05:00
但台湾疫苗施打率已经很高,还是搞到北农一副快瘫痪的样子,然后还一群人告诉你不要害怕
作者: deltaz (我还懂不懂飞翔)   2022-04-27 11:06:00
其实还有更麻烦的部分,就是在疫情高峰时,只要生病都会被影响到,例如心脏病,癌症需要开刀等等的,能避开的话要尽量避开,也尽量避免在这期间车祸
作者: lalalilila (lali)   2022-04-27 11:10:00
好像很多人学会了一个单词叫“配套措施”就一直要求配套措施,实际上什么是配套措施也不知道,就是想要政府保证他们不染疫而已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1:12:00
求楼上名词解释何谓配套措施不然您怎知别人都不懂?
作者: rubicube (保持善良的心)   2022-04-27 11:14:00
觉得晚中比较好+1
作者: mirrorhide (Mirror)   2022-04-27 11:15:00
国外能共存是因为高峰过了,很简单就是这样,因为病毒还是继续在传的,你只能选择要做多少防疫去尽量延后染疫,台湾疫苗打得并不算高,所以很多医生还在努力催。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1:17:00
小孩青壮年本来就没有口服药。要怎么配套?国外每天确诊还是很多。甚至盖牌不验了。跟台湾差别只不过在于高峰期过了,然后大家心态也比较能接受
作者: digodi (我的心,有个洞)   2022-04-27 11:23:00
你老公跟我想的一样。
作者: focusjj101 (ocean)   2022-04-27 11:25:00
其实现在确诊医疗资源还比较多吧,未来中重症变多医疗当然更紧绷,医生又不会变多
作者: lalalilila (lali)   2022-04-27 11:25:00
所以我在请教这些说要配套措施的人到底想要什么配套措施啊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1:27:00
所以这篇是说高峰期过再染疫比较好啊....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执行配套措施的人都确诊需要隔离啦
作者: jimhall (真好)   2022-04-27 11:30:00
就跟打仗会有伤亡一样,你要选择让别人阵亡,还是自己家人?
作者: mirrorhide (Mirror)   2022-04-27 11:31:00
现在是被轻症塞爆,很多医师又要出来呼吁急诊是病情很急再去,不是心急就去。
作者: jimhall (真好)   2022-04-27 11:31:00
政客会选择口头讲自己要上阵牺牲,然后骗其他人上战场,自己跟家人躲起来或逃跑
作者: focusjj101 (ocean)   2022-04-27 11:31:00
我也觉得是想要什么配套措施?更多床位更多医生?不可能啊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现在避免感染反而很难有配套措施等大家都愿意让确诊的救护车人员,确诊的警察,确诊的医生护理师帮大家服务时,配套措施就比较好规划了
作者: jimhall (真好)   2022-04-27 11:33:00
像政客就会说急诊让给有需要的人,自己确诊就住台大或请医生到府服务所以大家可以无私的牺牲自己礼让,好让政客可以自私的保全自己跟家人
作者: lalalilila (lali)   2022-04-27 11:37:00
如果已经到与病毒共存,像楼上说的愿意接受被感染过的人照护,或到外面吃饭被感染过的人服务,代表几乎回到正常生活,这时候还需要什么配套措施?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不是喔,所有人都不隔离,那才是共存阶段在大感染时期,需要维持社会服务的人不隔离,那是配套措施尤其一线人员感染风险最高台北市政府就一堆公务员被感染了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1:39:00
可以学韩国真共存啊!确诊了就在家休息、不要出门,不用搞什么一人一室,就真的当感冒。很多家长是担心不符合居家隔离的标准而必须被送去隔离。要共存就赶快搞一搞,不要想放又不敢放,这样只会摔更惨。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执行配套措施的人都去隔离了,谁来做事情?这才是配套措施不实际的真正原因
作者: nanaling (˙娜娜˙吵翻天啦!吵翻A)   2022-04-27 11:40:00
我也想知道怎样的配套才叫“准备好”
作者: hsuan0819 (hsuan)   2022-04-27 11:41:00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现在每天还要十万人打疫苗,多称久一点,就多几百万人打疫苗居隔始终目的都是压低感染人数,跟共存目标晚上不冲突完全不过我们新北即将0+7了啦
作者: lalalilila (lali)   2022-04-27 11:43:00
隔离已经被对岸证明无效了啦,欧美去年就没有在隔离,有也做的很松散,呼吁轻症不要因为恐慌就一窝蜂跑去筛检或轻症时如何在家照顾,有什么症状再送医院,此类的政策比较实际一点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应该也没什么时间给大家打疫苗了,称的够久了接触者隔离跟确诊者隔离,是不一样的事情喔之后如果有必要,会走到由确诊者医生护理师照顾确诊者隔离有效阿,只是很惨烈,中国是在证明这件事情
作者: lalalilila (lali)   2022-04-27 11:45:00
就算有口服药又有多少人真的敢以身试药?疫苗到现在都有还是有人不愿意打,人民到底希望什么样的状态才叫做“已经准备好共存”?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隔离只是不能清零,但是要压确诊数,就是这样做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1:46:00
美国CDC都还是建议隔离。只是没有法律强制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1:47:00
不合理的地方在于:生病的人为什么不能在家休息,而必须得去上班呢?
作者: nanaling (˙娜娜˙吵翻天啦!吵翻A)   2022-04-27 11:50:00
美国很多确诊也是在家吃普通的退烧止痛药而已(普拿疼)尤其儿童都是在家吃退烧药观察自然康复。 有没有口服务不是要不要开放的关键
作者: miconches (小Q)   2022-04-27 11:50:00
小孩一岁前我赞成你老公说法 一岁后赞成你的说法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是说生病的医生为什么要去上班,不在家休息,是吗?确诊跟无法工作,老实讲是不一样的情况
作者: lalalilila (lali)   2022-04-27 11:51:00
希望靠隔离确诊者和接触者降低感染人数,上海的例子有没有效想必大家也看得很清楚。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确诊在家是为了避免传染给别人,不见得真的有严重症状
作者: claymath (轮回的印记 藏在我眉宇)   2022-04-27 11:51:00
生病当然在家休息 不然可以去公园休息啊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上海例子非常有效阿,上海人口比台湾人口多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1:52:00
国外的配套就是自己照顾好,不要随便医院。台湾不用omicron就可以瘫痪医疗了
作者: lalalilila (lali)   2022-04-27 11:53:00
有效的话他们的确诊人数还是居高不下欸
作者: nanaling (˙娜娜˙吵翻天啦!吵翻A)   2022-04-27 11:53:00
然后生病有症状的人在家休息,不要没事就跑诊所医院,这件事在欧美是一直都有的习惯所以现在只是恢复正常。但台湾人要普遍接受还有很长的路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1:54:00
不只是医护人员,是所有的人,生病就在家休息啊!在国外确诊了也是叫你待在家啊!有哪国要求确诊者正常上班上课?特别是医护
作者: lalalilila (lali)   2022-04-27 11:54:00
所以把这些轻症或无症状的人关在同一个空间也没有特别照护是想达到什么效果呢?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1:55:00
台湾人很习惯生病还要去上班上课,有够可怜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有效,所有才会维持在2万,不难理解吧中国想达到什么效果,应该是清零,但显然无法
作者: claymath (轮回的印记 藏在我眉宇)   2022-04-27 11:57:00
中国只是让你知道 一两个人死叫做死 几百个几万人 就只是数字而已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台湾也是因为中南部传播速度较慢,所以确诊人数上升速度较慢而已
作者: lalalilila (lali)   2022-04-27 11:58:00
请大家轻症在家照顾好自己,出现哪些症状再去医院,其他时间过日常的生活,避免过度恐慌,这些不用靠隔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所以才会开放速度不同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双北确诊人数增加太多,已经瘫痪政府行政,因此想改0+7中南部老年人尤其多,因此不想要开放的太快尤其前几次本土感染,中南部感染情况很轻微,相对会有更多老人不打疫苗所有的不方便,都是为了更多人打疫苗,为了减少中重症,就是这样
作者: sisistar   2022-04-27 12:05:00
跟你想法一样,所以现在不去室内场所(餐厅或亲子馆等等),改去户外空旷区域,防疫不见得只能关在家。
作者: quiet93 (台大云嘉传真情^^ NI
台湾3/27的确诊人数是83,一个月后是100倍中国封城1个月,如果无效,那他一天确诊人数至少是200万,而不会维持在2万
作者: lalalilila (lali)   2022-04-27 12:10:00
所以政策有因为确诊人数不动而有所调整让社会步上正常生活的轨道,还是继续筛检隔离循环?照理说隔离有效为什么欧美都不强制隔离反而选择共存让确诊人数飙升?
作者: poonebetty (小肥妈)   2022-04-27 12:21:00
不要老是想跟欧美比,他们共存是确诊者不会上医院,台湾人早就习惯大小病都上医院,搞完全共存这套行不通啦,太多人一下确诊,医疗瘫痪医疗排挤肯定世界第一乱老是有人说要抄国外,台湾人民情不同个性不同是要抄三小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2-04-27 12:26:00
配套措施是什么大家都讲不清楚+1
作者: poonebetty (小肥妈)   2022-04-27 12:26:00
没疫苗的时候说被屠杀,有疫苗时一堆反疫苗仔说打了哪里不舒服不要,要隔离说很不方便,中了说没医疗资源,啊就巨婴国很难把屎把尿的不知道吗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2-04-27 12:27:00
学国外要学哪国 该国背景、现行做法也都不知道就跟着喊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2:33:00
然后现在扯药物不够。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人没有药可用啊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2-04-27 12:35:00
前几天这个版还有人骂没有疫苗勒…哪国有3岁疫苗 叫台湾孩子去做临床又愿意吗
作者: alison326 (瑜儿)   2022-04-27 12:37:00
推楼上,3岁吵疫苗根本民智未开
作者: Annis812 (Annis)   2022-04-27 12:39:00
我现在尽量提升免疫力 后遗症怕怕这种混乱时刻 不要当染疫前锋
作者: wowohoh   2022-04-27 12:43:00
同意,因为妳的小孩都还小。我们现在是不内用,不带小孩去百货等室内人多的地方,但会去公园、海边、爬山等
作者: AppleAlice   2022-04-27 12:45:00
我看法也是同妳老公,虽然大方向是走向共存,但自己至亲家人尤其有幼儿的也不会想完全放推,不想在政策混乱医疗资源紧绷的时候自己也确诊我们现在也是外出就去户外,不在外用餐,口罩都戴着,能防的还是尽量防吧
作者: jimmylin212   2022-04-27 12:48:00
我跟你老公同样看法
作者: AppleAlice   2022-04-27 12:50:00
我是在清明连假后一天确诊5~7百人时被居隔,那时还有防疫专车带去做PCR、健康中心专员打电话追踪关怀等等后来被居隔的朋友们都说这些都没办法了,人力和资源太紧绷了,所以我真的觉得虽然迟早染疫,早或晚还是有差
作者: bear19901224 (番茄)   2022-04-27 12:53:00
越晚应该是医疗资源越紧缩吧
作者: xheath (heath)   2022-04-27 12:57:00
7个月不管什么病毒 都嘛风险高这病毒传染力高太多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01:00
配套不是要求不感染,而是万一感染的送医流程,有没有药物,还需不需要隔离这类的吧。目前看起来政府有开始在想了啦
作者: TBBT (一步又一步)   2022-04-27 13:02:00
爬上高峰之前医疗资源应该是紧缩的,但高峰期过后医疗资源会慢慢释出,只是什么时候才到高峰什么时候会下降都还是未知数,虽然台湾看似吵吵闹闹但我们的韧性跟适应力还是很强的,我相信上轨道的时间不会拖太久。我们有很坚强的医疗实力
作者: AppleAlice   2022-04-27 13:04:00
还是希望能在高峰反转后啦,到时医疗资源应该会比较够,流程也比较清楚,不然像之前那个2岁小弟弟,真的是肉身菩萨,看了很难过.....
作者: funny7 (皮皮)   2022-04-27 13:06:00
双薪无后援没得选,只能不内用外出尽量消毒,其他就看天了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08:00
现在才爆的好处是欧米孔轻症无症状居多,医疗比较不容易崩溃。我觉得要减少有一点点不舒服就要冲医院的恐慌仔,就是不要再开报数记者会,确诊数可以公布在卫福部网站之类的。也不用再筛了,就当成一般传染病看待就好。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2-04-27 13:11:00
我也觉得CDC不用再报了 台北市长也不要再讲软性封城 预计多少人染疫
作者: funny7 (皮皮)   2022-04-27 13:11:00
推楼上,不用特别筛...用药也跟感冒差不多,真的觉得严重就会去医院了。现在轻症往医院跑,不瘫痪才怪
作者: stillcolor (鬼艾伦)   2022-04-27 13:12:00
认真说,除非有熟识的可以帮忙乔医疗资源,否则建议能避就避简单来说就连医生都对孩童面对该病毒的反应,仍有不少问号,我们还是小心为上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14:00
真的很想叫那些新闻通通闭嘴
作者: stillcolor (鬼艾伦)   2022-04-27 13:16:00
大家还是先搞清楚万一确诊后该怎么做,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免届时慌乱,因为人而耽误是能避免的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19:00
每次想到带儿子去看感冒,医生说现在欧米孔的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治疗方式也一样时就觉得到底有没有必要再继续为了这病毒忙成这样。当然个人卫生还是必须的,洗手非常重要,医生也说因为这肺炎大家都洗很勤肠病毒都不见了。只是病毒这状态下强调确诊量跟匡列隔离真的还有必要吗?
作者: rainbow624 (wan)   2022-04-27 13:20:00
分享我在林口长庚急诊工作的友人他说最近一堆恐慌仔没症状没接触史没被匡列 就是想要去急诊筛看看自己有没有 急诊每天都被这些人搞到快崩溃 我也觉得不需要再下什么恐吓字眼 甚至CDC记者会不须给提问只要公布现在政策要怎走就好 Y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2-04-27 13:22:00
不过也可以想像CDC这样做会被说“摆烂”、“放弃”
作者: rainbow624 (wan)   2022-04-27 13:22:00
台湾人真的一堆难搞的巨婴
作者: bryant780417 (bryant780417)   2022-04-27 13:29:00
这两年一堆废物巨婴哪次没把指挥中心骂爆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29:00
总有一天都是要放弃的,反正政府本来就是不管怎样都会被骂,就被骂一下吧。赶快开放啦骂政府就是巨婴喔?为何要这样讲呢?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3:35:00
记者会我还是觉得可以保留啦,大家可以知道每天确诊多少,以及轻中重症的比例。像我爸妈不会上网,但他们每天都会看记者会,各种卫教、资讯、政策,他们都很清楚。
作者: aracian (arabian-c)   2022-04-27 13:35:00
本来就是,有病发烧把人关在家里居家照护,却没想过直接让人出来看病就好。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3:36:00
我妈还开玩笑说她对政策的了解可能比我还清楚。而大家了解轻症比例高,就算现在确诊数比去年高这么多,也还是过著正常生活。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37:00
报数量很容易让人恐慌,真的非常容易
作者: aracian (arabian-c)   2022-04-27 13:37:00
流感季节大流行,还不是就这样大家过年挤爆急诊,觉得不舒服还得等视讯看诊社区送药,有状况还要连络后送,又不是只有新冠一种病。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3:38:00
事实上大家看到数字真的已经不恐慌了,你看各个地方的人潮最可怕的不是确诊的数量,而是当死亡人数开始上升的时候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39:00
楼上,你不知道有些人选择性的吗?
作者: aracian (arabian-c)   2022-04-27 13:41:00
确诊小孩半夜高烧有频繁惊吓反射,还得打电话才能出来急诊就诊,户外看诊,还得隔着莫名一堆的面罩眼镜板子,不能好好互动是能评估什么意识状况,最后就抽血验尿留正常数据保护自己然后把人再送回家而已。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42:00
去看一些地方群组里面在聊的,数字一出来就开始恐慌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3:43:00
基本上那些数字是瞒不了的
作者: kitten631 (未知带来恐惧)   2022-04-27 13:43:00
楼楼上医师辛苦了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44:00
没说要瞒啊
作者: myprettygirl (此为共用帐号)   2022-04-27 13:44:00
国外确诊政府会给5天口服药,台湾才刚买,货还没到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3:44:00
开记者会已经没必要了,发新闻稿就足矣。如果是需要作秀就另当别论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45:00
你不要特别开记者会报数就好啊,上面有人说要瞒吗?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3:45:00
某医师预估台湾年底前会死4万人的言论,才是让人恐慌的台湾目前已经有近20万份口服药到货了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22-04-27 13:46:00
重点在于不用特别出来讲,久了也就没人会去关注了
作者: claymath (轮回的印记 藏在我眉宇)   2022-04-27 13:46:00
你没开记者会会很麻烦耶有人要选市长没地方露脸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3:47:00
你觉得是作秀,但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得到资讯的重要管道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3:47:00
确诊是高风险才给药好嘛。版上的人几乎都不符合资格。韩国才用了20万份
作者: kirbycopy (铁面骑士)   2022-04-27 13:47:00
每天一万人 20万口服药够吃几天?
作者: gtoldbig (阿利斯)   2022-04-27 13:48:00
我个人也是这么想,避开高峰能得到更好的资原,三岁以下小小孩真的不太想赌,目前生活方式还是有出门,避开人潮,先生是公司主动通知请员工这段期间尽量不要去公司,毕竟染疫要隔离就少人力
作者: rainbow624 (wan)   2022-04-27 13:49:00
怎不说每天开记者会那些记者一直诱导式想问"预估多久"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3:49:00
每天10000人确诊,若学国外是一确诊就给予5天份的药物来预防重症的话,20万的药够几个人用呢?颗颗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3:50:00
没有国家每个确诊都给药。美国也没有。美国目前用了200万份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3:52:00
好像很多人不知道目前的口服药的适应症是有限定的
作者: rainbow624 (wan)   2022-04-27 13:52:00
现在台湾人就是 美国有什么我们就要有 给了什么又说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3:53:00
光是上面就有几位板友对于药物就有很大的误解而这些误解又刚好是站在防疫团队的对立面攻击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3:54:00
建立在错误认知上的讨论会或批评,只会让人觉得很废好吗不讲别的,口服药不适用于儿童,每天一万人确诊里面有多少是不适用口服药的儿童类似这样的问题不必去想吗?直接质疑药都不够啦,这样最简单开不开记者会大家都有不同意见扯到啥选举政客的,这和妈宝版有什么关系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3:56:00
paxlovid只用在高危险群预防住院。真的太严重的也不能用只能用在12岁以上。所以儿童本来就不能用台湾20万份用一两个月以上绝对够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3:59:00
每天记者会都有公布当下的防疫和染疫处置措施就是有人要酸说“如果是要作秀”这种讨论在妈宝版疫情相关的文章下越来越常见真不知道这样对大家养育婴幼儿是有什么帮助啦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4:00:00
目前几款口服药物本来针对的对象就是轻症患者,供病患在家自行服用,能有效减轻重症、住院机率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4:04:00
楼上你自己去找paxlovid 仿单来看吧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4:04:00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4:04:00
Paxlovoid全世界都是限定高风险病患好嘛
作者: hoij79627 (诚征回收业者)   2022-04-27 14:05:00
所以我说要共存就要买可以有效预防重症的药物啊!买了没?打算只靠疫苗了吗?再来还要打几剂?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4:05:00
适应症需要患者原本就有高风险因子还有你少来被打脸就带开话题y你刚刚说“若学国外是一确诊就给予5天份的药物”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4:06:00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952/6252606hoij79627板友请您参考一下上面连结内的“适用对象”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4:07:00
“来预防重症的话,20万的要够几个人用呢?颗颗”但实际上你对于这个药物的适应对象和范围根本就不了解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4:07:00
我可以想像,如果开放一般民众购买,大家应该会努力囤货XD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4:08:00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4:09:00
林氏璧在这个药还在研发的时候就有讨论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2-04-27 14:09:00
美国FDA EUA的内容。who are at high risk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4:13:00
有时候我真的很困惑,事实上一些板友在吵的根本不是疫情,而是政治。面对疫情不是应该一起用团结的态度去对抗吗?疫情发展至今,我不敢说台湾防疫表现最好,
作者: claymath (轮回的印记 藏在我眉宇)   2022-04-27 14:14:00
好了啦 塔绿班要护航到什么时候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7 14:14:00
但至少在守护大家生命安全这部分,我们防疫团队已经胜过大部分国家了。
作者: claymath (轮回的印记 藏在我眉宇)   2022-04-27 14:15:00
这里明明是妈宝板 怎么一堆塔绿班呢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4:15:00
“塔绿班”又来了,妈宝版危矣哈哈楼上你不如说一下谁是塔绿班,我们好闪远点
作者: claymath (轮回的印记 藏在我眉宇)   2022-04-27 14:16:00
不然勒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4:17:00
喔,所以“不然勒”这位是塔绿班啊
作者: suction (suctionunit)   2022-04-27 14:17:00
我真的不理解大部分的人亲友目前都好好的 对防疫团队的气是从哪里来 每天升起过得好辛苦生气*
作者: rainbow624 (wan)   2022-04-27 14:18:00
来了来了 讲不赢就放大绝 无差别呛人家塔绿班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4:18:00
之前的疫情文底下的推文,有些ID 被起底,好精彩也许这篇也有吧(?)不过这里是妈宝版,在这里说哪些有的没有,就low 了*有的没的*
作者: claymath (轮回的印记 藏在我眉宇)   2022-04-27 14:19:00
笑死 有需要赢什么输什么 这里是妈宝板 对妈妈宝宝来说最好的事就是最好的偏离这些到底对宝宝来说有什么好处
作者: aboa (你不用上课喔￾ ￾N)   2022-04-27 14:20:00
对妈妈宝宝来说最好的事情,是去说谁是塔绿班吗?对于那种讲话讲一半,讲话指涉对象不明的,我都存疑“对妈妈宝宝来说最好的事就是最好的”所以认真讨论防疫措施,不要在那边颗颗、作秀政客的这样才不是偏离喔喔对了,还有“笑死”,请问谁笑死啦
作者: rosewater23 (rosewater)   2022-04-27 14:34:00
认同,不想在这时候确诊,还是希望能防多久就防多久
作者: nanaling (˙娜娜˙吵翻天啦!吵翻A)   2022-04-27 14:44:00
“国外确诊都直接给药五天”是哪个国外? 至少身边很多人是直接在家吃普拿疼的啦!还没听过那个有吃到那个药(都轻微症状)就算不住国外,想了解也可以加入海外台湾人社团,关于确诊的症状处置很多人分享。 认不认同政策是个人自由,但不要一直自己幻想国外怎样好吗?什么国外小孩都打疫苗、国外都给药、国外都怎样,并没有好吗
作者: berrycat307 (草莓喵)   2022-04-27 15:06:00
推,我跟你老公一样看法,我家一个两岁、一个四个月,能防多久是多久,至少现在不是好时机,我赌不起
作者: MikiHoshii (MiKi)   2022-04-27 15:21:00
认同你老公尤其家有嫩婴 真的是能撑多晚中就多晚
作者: happyantony (快花轰)   2022-04-27 15:31:00
有小孩真的会很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作者: clovergirl   2022-04-27 15:55:00
我给自己的目标是避过高峰期还不敢想太远
作者: vtn973jy (vtn973jy)   2022-04-27 16:16:00
认同你老公想法!
作者: likeit (镜)   2022-04-27 16:36:00
同意老公的看法 婴儿还是要特别小心
作者: bryant780417 (bryant780417)   2022-04-27 16:37:00
呵呵讲不赢就出那招唷
作者: DWR (罗杰)   2022-04-27 17:16:00
老公是对的 现行状况就是减缓感染速度 保持医疗体系不崩溃
作者: mirrorhide (Mirror)   2022-04-27 18:30:00
超多幻想出来的国外+1但是说起国外真实的统计大数据,反而不相信耶
作者: Sourxd (linyu)   2022-04-27 19:23:00
同意你老公看法,而且现在是有研究显示武汉肺炎对不满一岁小孩还是有危险性基本我的新法跟你老公一样
作者: Jiuliano (Quit)   2022-04-27 20:45:00
认同
作者: pbt9969 (green)   2022-04-27 22:33:00
现在配套就是快筛剂呀,政策说3+4快筛阴性可以外出,但快筛剂不足就办不到。所以大家在讲的就是政策滚动式调整后执行面还没上轨道,一直问配套是什么的人应该都没有真正被困惑到吧。上周小孩被匡列,新旧制交替间,隔离几天?要上传快筛结果但快筛剂买不到、隔离单何时拿到?中央跟地方讲的不一样,这就是执行和配套没跟上。也支持延后染疫,不用风头上去自己亲身实验
作者: Qlion (小狮子)   2022-04-27 22:59:00
避过高峰期+1,就算确诊也希望能够是医疗不紧绷,政策成熟的时候
作者: manman0324 (太阳)   2022-04-28 01:30:00
觉得政府对孩子们放飞,所以孩子只能自己守护,不会期待政府能给什么样的帮助,政府防疫态度其实高傲又被动。医院也是,医疗人员有时还会为难生病的家属跟宝宝(实际发生的),只能寄望于熟视的医院,时常回诊认识的儿科医生,让宝宝如果有状况下,能给避开陌生情况底下带来的不便,正确判断宝宝的情况,尽量请求医生给与协助跟支持。医疗的部分家长陌生,政治的部分没有对错,但孩子们遇到的危机是真真切切的,希望需要时大家都能遇上对的医院、对的医生跟对的方法。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8 07:09:00
政府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要老师打疫苗,被一些老师们骂爆。两岁童事件后,提出了许多措施希望能避免悲剧重演。规划各种停课措施,远距上课等,接着儿童疫苗也要开打了。医院部分我不评论,但我认识的医疗人员大多对孩子很友善。让您觉得政府防疫态度高傲又被动,我觉得很遗憾。我也得老实承认,对政府来说保护高风险族群,如老年人,在这场疫情中的确是放在更重要一点的位置。
作者: manman0324 (太阳)   2022-04-28 07:39:00
总归一句,父母自力自强,不要有上新闻的一天 。
作者: fantasky (沙沙喵)   2022-04-28 08:11:00
国外案例,一岁以下都是重症高风险,没有人赌得起,最好能能撑到孩子大一点。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8 08:53:00
建议熟读或是印出 确诊COVID-19儿童之警讯表征等文件https://reurl.cc/Wr3Vo7在内心演练如果孩子出现需要送医的征象,该怎么联系送医了解出问题时该怎么利用公共资源帮助孩子比一直强调父母要自立自强要来得有意义多了
作者: pai730630 (迈向轻熟女,唉)   2022-04-28 12:08:00
能晚染疫就晚染疫+1
作者: Annis812 (Annis)   2022-04-28 12:23:00
多蒐集资讯 随机应变来自自主思考
作者: champagne (~香槟.魂.#)   2022-04-28 22:31:00
可是这只病毒是越小感染的人越不严重?
作者: sunworship (copy!)   2022-04-28 22:52:00
我家小孩算真正疫情宝宝现在15M 从来没有让他戴口罩每天都会往外跑 让他好好吃好好睡接触大自然 成长只有一次 他很快乐也很健康 无论如何就正常面对一切吧
作者: fancybow (安柏催眠曲)   2022-04-29 04:23:00
sunworship不是在双北吧!(住双北是会恐慌的...)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9 08:34:00
我住台北北投,还是一样让孩子去公园玩,过正常生活就对了
作者: bluevillage (inner child)   2022-04-29 08:49:00
父母自立自强+1,该准备的医疗物资想办法准备到位还有尽量少去人多的室内空间
作者: cmuboy (1234567)   2022-04-29 10:05:00
楼上,多蒐集资讯,了解如何利用公共资源帮助孩子比一直强调父母要自立自强要来得有意义多了
作者: manman0324 (太阳)   2022-04-30 01:09:00
难道父母自立自强的意义不就是多蒐集资料,多沙盘推演,多应变多注意吗?自立自强四个字到底刺激到哪条敏感神经
作者: brendani (ni)   2022-04-30 16:23:00
觉得就是避开高峰期,要不就早期得(现在已经错过),我也是觉得越晚得越好,毕竟现在医疗资源越来越紧绷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