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职能治疗师小鱼
有鉴于接触许多社交退缩的孩子,以及自己也生了一个社交退缩的小孩,整理一下自己在引导孩子的一些技巧,提供给需要的家长参考~
在孩子愿意尝试进入群体或同侪之前,不要让孩子更讨厌,就是最重要的技巧!
每个孩子暖身时间不同,常见到因为太急着要求孩子参与,导致孩子因紧张焦虑且无法被理解的挫折,情绪崩溃哭闹。几次之后,家长会发现,孩子连门口都还没到就开始抗拒!
许多家长很用心引导孩子参与,但因为不得其门而入,因此只能利用强迫、威胁、利诱等方式,让家长和小孩都备感挫折,因此,以下一些大方向,希望能提供给家长们一些不同的想法。
1. 挑选孩子有兴趣的课程
若课程本身对于孩子的吸引力不大,要让孩子加入团体活动则更加困难;例如孩子除了怕生以外,本身就排斥大动作游戏,若家长选择大动作的课程,虽然好像一石二鸟可以达到两个目标,但更有可能两败俱伤。增加课程活动对于孩子的吸引力,是提升孩子参与的好方法。
2. 环境的可预期性
暖身时间让孩子先认识环境、固定的同侪与老师、事前预告课程内容,事前讨论孩子会紧张的情境,都有可能降低孩子当下的焦虑当机,增加大脑有余力回应或表达的机会。举例来说,孩子可能在老师问问题时,会一直紧张的盯着老师看,这时就可以在课前和孩子讨论,“等下老师会问你需不需要帮你唷! 你需要老师帮忙吗? ”、“不要老师帮忙啊!
还可以怎么办呢?”,类似情境的讨论,或许有机会增加孩子参与或表达的意愿,但更重要的是借由事前的情境演练,降低孩子当下的紧张害怕,让孩子有机会开口说“不要!”(当然希望能说要,但能先回答不要或是利用肢体表达等方式,而非紧张到无法回答就是一个大进步)。
3. 拿捏“ 被注意”的程度
为什么在公园玩可以自在,但相同游戏带到教室就不愿意玩?
开始愿意排队,但却不能和大家围个圈圈说再见?
对于较敏感怕生的孩子来说,被注意是需要慢慢练习的,渐进式的由少到多,慢慢增加孩子“被注意”的耐受度,才有机会让孩子学习调节对于社交的压力。
(1) 初期入团体时,缩短自我介绍类型的活动时间,避免太高强度的被注意。
(2) 缩短孩子感觉“被等待”的时间,例如常见的是要求孩子打招呼时,会一直注视著孩子、期待孩子赶快开口。当孩子表情显得过于焦虑时,由家长示范打招呼、说再见等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3)让玩具不经意的掉落在孩子周围,而非由老师或同侪给予,较容易让孩子愿意动手尝试。孩子愿意动手玩玩具更是降低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
4. 找到让孩子有安全感的位置
每个孩子所需要的安全距离不一样,团体外围、教室角落、门口、以及最常见的家长的怀抱,都可能是孩子的安全堡垒。在安全堡垒内,家长可以感受到孩子表情放松、表现较自在、甚至有可能从远方默默地观察并跟着做动作。强硬地把孩子从安全堡垒内拉出来,可能只会让孩子更拼命地往堡垒内钻。
5. 给予足够的观察时间
每个孩子紧张与焦虑的行为表现不同,有时候是抠指甲、搓手、吸咬嘴唇,但有些小孩也可能是更容易崩溃暴躁和易怒,尊重孩子的观察时间,会发现孩子许多紧张与焦虑的行为明显下降,更会发现隐藏在抗拒与焦虑的行为下是对于课程或同侪的好奇和兴趣。
6. 邀请但不强迫要求
在做了以上那么多准备后,当然还是希望孩子能慢慢地加入活动!不期不待的邀请孩子参与,可避免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失望与压力。切勿以强迫方式要求孩子一定要参与,毕竟对于怕生的孩子来说,越是被强迫的情境,更是让孩子备感威胁,也就是刺激杏仁核现在威胁来了!进而更容易诱发孩子逃跑或战斗的反应。
以上小技巧,希望可以增加家长们在上坊间亲子课程时,多一些引导孩子的想法;普遍来说,若适切的引导,约三个月左右可以看到孩子明显的成长。
关于社交能力的发展,当然,也常被家长问到,不喜欢和同侪一起玩有什么关系,他自己也玩得很开心啊!但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思考,可以自己玩得很开心,并不代表和别人玩就不开心!
社交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每个人需求量当然不同,我们所提供的方向并不是要改变孩子的社交需求量,而是让孩子有机会认识自己对于社交的需求,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方法!常常社交退缩但又聪明的孩子,防御机转 就是告诉自己“我自己一个人也可以玩得很开心”,这其实已经是孩子遇到无法参与的挫折后所发展出的策略。我们不需要改变孩子对于社交的需求量,但我们需要给予的环境机会是让孩子不要在长长的人生中就此否定与忽略自己对于社交的需求。
有能力和不同的人建立亲近的关系,同时也大大的增加孩子的支持力量,让孩子在未来进入青少年时期后,除了家庭,还有朋友能陪伴度过生活的许多大大小小的事件。
当然,若以上的技巧还是有点难理解,甚至家长感到挫折无比,或许也可就近寻找附近的医疗资源。临床上,社交退缩的孩子是最可以在短期内看到进步的族群之一,借由不断不断的提供孩子正向社交经验,会发现,孩子并不是只是喜欢自己一个人玩,而只是缺乏参与的技巧。隐藏在退缩、安静的行为之下,会发现孩子闪耀着对于同侪的兴趣。
最后想要聊聊自己成为阿母的心得!
以前在工作场合看到社交退缩的孩子每跨出一步后就好开心,但成为阿母以后,看到孩子跨出去的那一步则是瞬间红了眼眶。照片是我们坐了快四个月左右的楼梯间,记得那一天当阿母我都预备要在楼梯口坐下来时(没错,这已经是我的SOP,还都请老师配合我们转方向让我们在楼梯口也可以看到课程内容),我家孩子竟然头也不回的继续往教室走,自然而然的脱下鞋子好像没事一样的坐在老师前面时,我整个受宠若惊,第一次好像真的来上课,和老师距离好近(原来老师长这样XD?)!
慢慢的,每次一点点地在团体能参与、愿意去排队拿贴纸、愿意收玩具、开始慢慢想要去玩、跟着做动作...每一步好像都没什么,但看着孩子越来越能走入团体时,真的好感动,好似看着自信慢慢的在她身上萌芽成长,让她能有安全感的去探索有兴趣的事情。那种因为投入活动开心的玩,进而带给她的满足感,这就是 自我实现啊!!!!
意即孩子因为自己潜在的能力可以展现出来后所带来的满足。也是我最希望能给予她成长的环境,一个充满自信与快乐且满足的童年。这种感觉,希望怕生孩子的家长们,也能有机会深深体验到孩子充满自信参与和投入活动时的感动。真的不浮夸,孩子每多一点点的尝试都觉得痛哭流涕啊!
https://www.facebook.com/118788706186005/posts/60540834752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