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绘本推荐《胡利安是只美人鱼》

楼主: iamis (包子脸)   2020-09-17 14:47:12
《我爱你,就是爱你所有的样子》
https://i.imgur.com/c8Tnyc6.jpg
9月份是开学季,
其中教育部的阅读推广计画,
选了绘本《国王与国王》
送给国小/国中一年级的新生。
因绘本内容涉及性别议题,
因而引发部分家长团体抗议。
而同样的事,在两年前也上演过。
两年前的开学季,
因为一幅《穿裙子的男孩》的推荐读物海报,
触动了部分家长对“性别教育”的恐惧。
于是,
我想到了《朱利安是只美人鱼》这本绘本。
https://i.imgur.com/OQM4Y6s.jpg
(照片取自:https://reurl.cc/WLDrX5 )
故事背景取自纽约康尼岛每年夏季举办的
“美人鱼嘉年华游行”,
这个自1983年由迪克.志刚 举办的活动,
至今已举办了37年。
https://i.imgur.com/9SOT1HY.jpg
(影片来源:
https://www.coneyisland.com/mp2020)
今年因为疫情,他们改用线上的方式举行,
虽然无法外出游行,
民众在家依旧可以别出心裁的装扮自己。
推荐大家点进去看几个片段,
尤其我截图的这一幕,
可以感受到大家的投入与欢乐,
防疫期间,这样的方式,
我想,多少缓解了一些紧绷的情绪。
/
https://i.imgur.com/sIwTHlM.jpg
回到故事本身,
全书以低彩度的水彩笔触,
带我们进入一个朦胧梦幻的真实情境。
叙述的是小男孩胡利安跟着奶奶搭电车,
遇到一群妆扮好准备参加游行的美人鱼们。
胡利安是真的很喜欢美人鱼,
手上的书,图案也隐约是美人鱼的轮廓。
https://i.imgur.com/Doticqw.jpg
于是,在电车里,
他一边看着眼前漂亮的美人鱼们,
一边进入自己的想像空间里。
我喜欢画面这个浪花打来的空间过渡,
让读者们自然地跟着胡利安进入他的想像。
https://i.imgur.com/wLxre0K.jpg
胡利安进入海洋,
跟着一群形状各异,鲜艳多彩的鱼群共游,
静态的画面,
却让人感觉得到鱼群们共游的速度感。
此时,胡利安真的变成一条美人鱼了,
头发变得又长又卷,在水里摆荡得像水草。
下半身是粉红鱼身,还有漂亮的金黄尾鳍。
/
https://i.imgur.com/eNYX7Ms.jpg
不久,电车到站了!
胡利安也从想像回到现实,
跟美人鱼们道别,跟奶奶一起下车走路回家。
回家路上,胡利安问:
“奶奶,妳有看到那些美人鱼吗?”
“我看到了,亲爱的。”
为什么胡利安会这么问?
我想是因为,
别于胡利安看到电车里美人鱼时
充满好奇/向往的表情;
画面里的奶奶,
不论在电车里还是回家路上,
都没有太多表情,
当然也察觉不出奶奶的情绪。
/
这对话让我想起我跟孩子之间的互动,
当孩子不确定眼前事物的好坏时,
会透过身边大人的反应来建构自己的认知。
想的这个,
不仅又想到文章开头那两则新闻,
孩子对世界的想像
某部分的确建构在大人给予的环境中,
我们想要孩子置身在什么样的世界,
孩子自然就会朝那个方向走去。
如果此时奶奶的反应是厌恶、排斥的,
那或许就没有接下来的故事开展;
但如果此时奶奶的反应是赞赏、惊叹的,
故事发展又好像太顺理成章少了悬疑感。
于是没有表情评价的淡定奶奶,
让读者悬著一颗心,跟着他们回家。
/
https://i.imgur.com/B4amHFn.jpg
回家后,趁著奶奶去洗澡的时间,
胡利安开始变身,
就像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角色扮演,
把妈妈的长裙当连身洋装、把床单当长裙摆,
再偷穿高跟鞋踩得地上叩叩作响一样,
最后在腰间绑上白色窗帘的胡利安
真的变身成为美人鱼了。
或许对跟作者的曾在百老汇演出的背景有关,
这一连串变身的动作分镜,
像极了舞者的舞蹈定格,姿态柔软、优雅。
https://i.imgur.com/UzEqKC3.jpg
当奶奶洗澡出来后,
胡利安得意骄傲的向奶奶展现自己的新装扮,
而奶奶的反应是眉头一皱,
这是第一次看到奶奶淡定以外的表情。
我想任谁看到自己家里的
盆栽、窗帘被拆了都会是这个反应的(笑~
下一秒,奶奶转身离去,
胡利安的表情也随之黯然。
他低头看看自己的美人鱼尾巴,
仿佛在问:我做错了什么吗?
/
https://i.imgur.com/4j8Qklq.jpg
“过来,亲爱的!”
奶奶递给胡利安一条粉红珊瑚色的项链,
为胡利安的美人鱼装扮增添一抹美丽。
https://i.imgur.com/n1969kc.jpg
最后,他们走进长长的队伍,
加入了美人鱼嘉年华游行的行列,
这一刻,胡利安的美人鱼梦也美梦成真了!
/
同样是性别议题,
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不刻意,
不刻意强调打破性别刻板,
或是性别应该如何如何。
一切就是那么自然,
自然地为美好的事物所吸引,
自然地想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特别喜欢作者安插了奶奶生气的段落,
如实呈现了当孩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时,
第一时间,大家都是生气的。
而作者也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我们的情绪必须对事不对人:
“我生气的是行为,不是气你这个人”。
这不正是孩子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深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从此不再被爱。
我想,如果能明确的让孩子知道
大人的情绪与爱他之间不牴触,
或许他们就能更自信的长大。
/
https://i.imgur.com/ynffpxy.jpg
值得一提的是,
在前面胡利安想像自己在海里化身美人鱼时,
一只大鱼衔著一串珊瑚项链要给他,
这鱼的花色与奶奶后来的服装花色一致,
或许作者在前面就已对读者进行暗示,
奶奶是胡利安最重要的支持。
只是读者仍须看到最后,
才能回过头来明白作者的用意。
/
最后,回到纽约康尼岛的美人鱼游行,
跟一般装扮嘉年华的大型队伍不同,
这个美人鱼游行更重视每个人的独特性,
大家把焦点放在展现自己身上,
无论高矮胖瘦、男女老幼、肤色性向,
都可以尽情的以海洋为题展现自己。
海洋,向来是多元与包容的,
我想这个美人鱼游行能连续举办37年,
除了场面热闹、气氛欢乐外,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游行队伍里的每个人,
无论你怎么奇特,都是被接纳、被认同的,
这或许是美人鱼游行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
嗨,我是Check,
这里记录我的育儿日常,还有偶尔的自我对话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checknote/
作者: BlueBoneFish (暱称不说话)   2020-09-18 11:03:00
谢谢分享。列入书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