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宝宝] 9月出生宝宝就学的苦恼

楼主: jennyfwu (远远FAr)   2020-03-05 17:03:38
原PO你好,看你在原文底下很有耐心的回复各方意见,我相信你一定是个非常非常在意女儿一切的爸爸。
你的文字中除了流露自己对于两岁女儿言行举止良好、与他人互动也合宜的骄傲,其实也包含着自己是否能做个好的爸爸、会不会因为错误决策让女而受伤的焦虑。
以下仅跟妳分享我自己的成长经历,还有我那个跟妳一样又骄傲又焦虑的爸爸。
/
我自己是九月出生的小孩,小班念了两次,这个是之前的推文里提到的。
会念两次是因为我在幼儿时期是给住在宜兰的外公外婆照顾,所以幼幼班跟小班念的是妈妈娘家附近的幼稚园。
后来爸妈把我接回台北,念距离家里走路十分钟的私幼,从小班开始念,一路念到大班毕业,总结就是小班念了两次。
其实我在送给外公外婆照顾之前是找保母照顾的,但是因为我爸会时不时突击检查,无预警、无告知的在各种时段冲去保母家看我有没有被虐待;后来保母又接了其他宝宝,我爸又觉得这样我不会受到全方位的照顾,所以跟妈妈妥协,送回宜兰给长辈顾。
(如果看到这里你有感觉到我爸的神经,你就知道这条育儿之路,数十年来你不孤单,有很多跟你一样的爸爸也在走)
所以如果你担心你女儿因为念两次幼幼会有心理阴影,在这里可以跟你说是多虑了。
我现在完全不记得两岁以前照顾我的保母,也不记得宜兰的幼稚园,从宜兰转回台北的幼稚园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和玩伴之间生离死别的痛苦、心理的创伤等等。
基本上四岁以前的幼稚园记忆(不管是哪间),都得靠照片才能用力回想,而且再怎么想可能都只有一个画面,连一段连贯的动作或记忆片段都没有。
我在台北的幼稚园和同学相处也没什么问题,而且因为年纪比较大常帮老师照顾其他同学(我本人不记得,但是幼稚园联络簿有写)
原PO在这部分应该可以稍微放心一点。
至于大班的部分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大班的时候我们班插进了一个转学生(女生,先简称她A好了),爸爸是台商,要上小学所以回台湾,先进幼稚园适应一下团体生活。
因为我和她都是九月生,爸爸也都是台商,所以我们两家父母关系不错,会吃饭聊天。
A是独生女,被爸妈灌注了高度的期望,从小就跟她说妳要努力、要跑在最前面,因为未来跟妳竞争的不只是台湾的小孩,还有中国的几亿个小孩。
(现在听起来超恐怖的压力有够大)
当时大班会教小朋友写名字、一些简单的中文字、注音符号、英文字母还有其他数学之类的东西(但是后来小学又上了一次,所以真的没差)
A就是那种什么都会,而且一定要做到最好,没有到最棒不行的人。
因为我们俩背景相似,老师也会一直拿我跟她比较,大人觉得这样做会激励小孩的士气,让小孩进步,但是实际上只会让小孩觉得很挫折,不知道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行。
我爸爸因为一直带着对女儿的谜之自信,所以没加入这个比较的大赛;但是我妈就是会从认识的英文单字到我不喜欢吃的蔬菜,都能套上一句“妳看这些XXX都会”,带给我不小的阴影
我本来以为这个比较在幼稚园毕业会结束,但是后来我跟A上了同一所小学,于是比较还是持续著
这也刚好符合原PO所担心的,女儿的同侪都是差不多那批人的情况吧?不过A带给我的印象太过强烈,我已经忘记其他人是不是同一批了
当时我们学校是二升三、四升五年级会分一次班,我真的是每次分班,都在祈祷不要跟A同班XDDD
(请原PO不用再纠结这是何年开始、是否有分地区的政策了,未来您女儿在某几个年级也会分班,应该是不会变的事实了)
但是一年级升二年级时的资优班考试,改变了我不断被比较(而且是被认为自己是比较差的那一个)的命运
详细的过程我有点忘记了,好像是班级导师认为某个学生资赋优异,经家长同意,就会推荐学生参加资优班考试(现在可能不是这样,请不要相信小学生的记忆)
然后在某天的下午会让学生离开两堂课,由资优班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考试
考试内容是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科测验交替轮流的,以图卡、字卡的方式出题,回答的方式不仅限于写,也可以用说的或是描述的
总之不像是"考试",当下我没有正在进行考试的感觉,题目也差不多忘光了,到现在印象深刻的只有考完后老师牵着我回班上很温柔,然后送我的果汁让同学们很羡慕(?)而已
但是结果出来后,我考上了,A没有考上。
我不知道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之后年级升上去,每次段考A还是一直考100分,但是这个结果让我妈以后拿A跟我比较的频率大幅减少(当然段考时节还是会拿出来讲)
即使我段考成绩仍然都没有A优秀,但是我好像就变成被权威认证过的(?)资优生(?),而A则否。大人们服膺权威,就不再认为我比较笨,而是认为我不努力=_=
所以我没有因为考上资优班而突然自信心爆棚,但是A因为没有考上,个性和家庭关系让她变得扭曲
后来每一次升年级,她都会再去考一次,直到四升五的时候终于考上了。
但是我不觉得A快乐,我随便都能看出A的压力很大,不管那个压力是她自己给自己的,还是父母给她的。
A考上资优班,我的压力也回来了,比拼我们的战场从全校都考的段考,延伸到了资优班的作业,可能是年级越来越高,我爸虽然不讲,但是我也可以感受到他的期待在成长
后来A家帮她报名了周末的作文班,安排A奶奶陪她坐捷运去上课。我爸也帮我弟跟我报了,然后自己陪我们坐捷运上课。
后来这个课我上一堂嫌无聊就没去了(可怜我弟陪读变主角),我爸却因为这个陪课过程体悟了什么
他说某次他跟A奶奶在下课后,一起带着A跟我弟去坐捷运。
他们一起站在电扶梯上,扶梯往下移动快到月台时,列车刚好到站,A直接冲下电扶梯往月台跑,还一边喊着要奶奶也跑起来。
但是老人家行动本来就不方便,最后当然没赶上,最后A就在月台边生气,既对奶奶也对自己。
我爸总结就是,这样太可怕了,她对自己要求那么高,对别人也是,这样的人生太痛苦了,算了吧,妳考不过也没差,过得开心就好。
后来到了六年级,众人又在比拼准备考国中资优班,我爸已经变得很淡定,所以我也很淡定,最后就这样莫名淡定的考上某国中的数理资优班
(内容一样有智力测验跟学科考试,现在只记得考试当天我很开心,因为有作实验的实作考试,可以自己摸实验用具和试剂应该是台湾小孩缺少的经验)
A当然也有考,但是没有考上,后来就随着国中不同断了联系。
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A的压力跟自我要求到底带她去了哪里,但是我很庆幸我爸没有从小跟我说些我要跟几亿的中国小孩竞争的话。
而他之后说著考差就算了,也是真心的这样觉得(反正小学的时候考差真的不会怎样啦,真心)。
所以我考国中资优班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压力(跟后来考高中比真是天差地别),而是抱着"考上会怎样呢"的心情去玩的
我相信原PO虽然在文中表现的很有控制欲,但是真的到小孩表达意愿的时候,也会用力的左手抓右手,阻止自己去干涉女儿
但是其实你的态度,尤其是焦虑这部分,孩子真的都会知道。
但是她还小,所以只能用加倍的努力,和世俗认证的东西,去跟你证明自己很好、你不要担心
然而这个证明的过程会让她去要求自己,不管能不能达成目标,都会很痛苦、压力很大。
你说不希望孩子有100分却被你拖累到90分,但实际上是她会为了弥补你10分的忧虑,而用力到120分给你安心,并且时时刻刻都会回头怀疑,自己是不是做的还不够好
我国中考高中的时候,基测分数加上科展成绩可以上北一女。
但是因为国中的时候被普通班女生霸凌的很惨,真的真的不想去念女校,最后我爸还是答应让我去申请附中。
其实我们都不知道做了选择之后会通向哪个故事路线,但是有些事情重要的不是选择,而是你用什么态度去接受和陪伴
实际上你不能知道,女儿能跟你还有太太、阿嬷良好互动,是否就能跟幼稚园的老师沟通无碍?
女儿此时会想跟其他小孩当朋友,是否就会喜欢幼稚园里的玩伴?如果之后她讨厌上学,也不喜欢幼稚园的群体,应该如何应对?
你现在担心在幼稚园入学年纪上,一步错而铸大错,然而实际上我们都不能先知道你人生副本里的育儿DLC剧情。
版友觉得多读一年幼稚园(不论那个班)对成长无碍,但也许你最后依然会选择让女儿去拼早读。
我只是希望你知道,在未来育儿的每一个路口,即使你踏出的一步不是你当下认为最好的选择,抱着支持与爱,而非恐惧和焦虑,脚下都能开出花朵
因为你会希望她快乐。
※ 引述《deltaz (我还懂不懂飞翔)》之铭言:
: 孩子107年9月初出生,目前一岁六个月
: 语言与认知发展应该都超前不少,现在可以自己唱三到五首歌唱完整首
: 每天会自己要求拿家里的书要爸妈陪看,还会依照心情挑选书籍内容
: 做错事例如跑到厨房里面被爸妈发现,问孩子这样可以吗??
: 会自己说"爹低/妈妈会骂骂,赶紧跑跑",然后就跑去跟阿骂告状 = =
: 可以指出/说出大概10本以上有声书籍里面动物,汽车,建筑物等等的内容。
: 要教孩子做一些他没做过的事情,还会直接指挥爸妈或是阿嬷去做
: 看我们做几次才会跟着做。会主动要求要跟其他小朋友去玩
: 或是想要邀请小孩子来家里玩,有其他小孩来也很积极想要跟对方做朋友
: 会介绍家里的玩具要给其他人玩,觉得目前在家照顾的方式,已经渐渐
: 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所以想让孩子今年9月满2足岁时先去上幼幼班
: 但在与学校洽谈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大条,因为9/1后出生的小孩
: 要明年度才能上幼幼班,或是今年上幼幼班,明年要留级一年继续上幼幼班
: 即使幼稚园愿意配合让孩子都提早就读(其实才差不到一星期阿,阿阿阿),
: 小学这边也会留级一年,怕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也怕孩子被其他
: 孩子欺负嘲笑)
: 是有想过幼稚园提早念(算实际年龄明明就刚好),然后幼稚园不要留级
: 大班的时候直接考国小提早入学考试无缝接轨上小学,但要是不幸提早入学
: 考试没过关,变成孩子大班时要留级一年好像更糟,觉得有点过于冒险
: 。而且家里学区的小学还是总量管制小学,问题又更复杂了
: 想问问有没有一样困扰的家长,你们怎么处理这问题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