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玩具就是有人陪着玩

楼主: smileboyplus ( 背后的阴影)   2019-08-09 00:12:35
最近发现许多人都在问我关于玩具和发展的相关问题,
干脆发挥专业搜寻一下研究上来跟大家分享。
网志好读版:https://bit.ly/2MPxNvO
================================正文开始分隔线========================
直接讲本篇的重点,‘玩具不是多就好,最好的玩具就是有人陪着玩!’
身为父母的我们,总希望可以给孩子最好的!除了基本的衣食饱暖以外,
有趣的、可爱的或是‘益智’的玩具,自然是为人父母的我们最爱之一。
然而究竟什么玩具对孩子才是好的呢?
什么叫聪明?
对于小婴儿来说,所谓的聪明通常指的就是认知(Cognition),也就是他们
对环境的互动、语言的发展、和外界刺激的反应(包含声、光或其他感觉)。
如果这些反应变多的时候,就表示小朋友越来越聪明了!
如何观察认知发展
小朋友跟身边人、事、物互动的复杂度,会随着认知的发展而跟着提升。所以
在家里可以透过观察小朋友对物品的操作与探索、模仿、语言与记忆这些小地方,
就能了解他们小脑袋瓜的发展!
物品操作与反应
一岁前还不会说话时,可以观察baby是否会用手脚玩弄物品、随着我们的表情
而有不一样的回应、用不一样的表情和声音表达开心、肚子饿等不同的感受。
模仿与探索
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大人的动作、玩办家家酒的游戏。随着活动能力的提升
,对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很感兴趣(例如电灯开关、各种遥控或电器)。
语言与记忆
了解单字或句子(例如婴儿时期听到他的名字会有反应、知道ㄋㄟㄋㄟ就是
牛奶或母奶)、听得懂简单的指令(简单声控洗手、穿脱衣裤)、主动说出物品
的名称(例如狗、猫、衣服)、记得东西放在哪边。
想像力就是孩子的超能力
研究统计发现,越早出现牙牙学语(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来表达意见)的小朋友
,模仿大人的行为或玩扮家家酒的时间越快。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玩办家家酒这件事呢?
因为玩扮家家酒或模仿大人的行为,代表小朋友已经有初步的抽象思考、举一反
三的能力。举例来说,拿宝特瓶的瓶盖当成杯子假装喝水或当成汤匙假装在吃东西。
这样的行为代表他们记得杯子和汤匙这两样东西,同时知道它们的功用。这样的能力,
正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能力之一。
玩越多越聪明?
目前的研究仍旧支持孩子‘玩越多越聪明’。只是这里所谓的玩乐,指的是多让
孩子接触和探索不同的环境!
举例来说,经常到户外玩乐的小朋友,有更多机会认识或观察动植物的特性(训
练专注力与记忆学习)。动脑挑战如何爬上或翻阅更高大的树或障碍物(训练解决问
题和增强体能)。利用周遭的树枝、石头等盖房子或车子(提升创造力)。
学习与陪伴
既然给孩子的刺激越多越好,是不是代表玩具就是好呢?
当然不是!!(玩具商一定会讨厌我!)
2018年一个针对‘玩具数目如何影响孩子?’为题的研究发现,同时间给孩子越
多的玩具,反而会降低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创造力。相反的,当孩子身边的玩具
不多的时候,不仅会增加投注在每样玩具的时间外(专注力),也会增加玩玩具的变化
性(创造力)。
此外,在有玩伴或是大人陪伴下玩乐的孩子,不仅有助于心智发展和专注力提升
以外,语言表现也有更好的表现。
总结
最好的玩具就是有人陪着玩!
身为父母的我们也许有各种的原因,无法好好的陪着孩子。因此,总会靠玩具来
填充孩子的童年。然而对于发展中的孩子来说,最需要的仍旧是陪伴!
不只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可以更密切!
参考文献
Ebert KD, Kohnert K. Sustained attention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language
impairment: a meta-analysis. J Speech Lang Hear Res. 2011 Oct;54(5):1372-
84. doi: 10.1044/1092-4388(2011/10-0231). Epub 2011 Jun 6.
Chen Yu and Linda B. Smith. The social origins of sustained attention in
one-year-old human infants. Curr Biol. 2016 May 9; 26(9): 1235–1240.
Zercher C, Hunt P, Schuler A, Webster J. Increasing joint attention, play
and language through peer supported play. Autism. 2001 Dec;5(4):374-98.
Edna Orr, Ronny Geva. Symbolic play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Psychiatry, 20:318-337, 1981
Quinn, S., Donnelly, S., & Kidd, E. (201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ic
pla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Developmental Review,
49, 121–135. doi:10.1016/j.dr.2018.05.005
Orr, E., & Geva, R. (2015). Symbolic play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38, 147–161. doi:10.1016/j.infbeh.2015.01.002
Carly Dauch, Michelle Imwalle, Brooke Ocasio, Alexia E.Metz.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toys in the environment on toddlers’ play.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50:78-87
作者: mandyjasmine (妹娘)   2019-08-09 00:3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