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儿童思辨逻辑绘本。儿童哲学讲座心得

楼主: yopalit (离线)   2018-05-23 20:28:25
网志图文版: http://yopalit.pixnet.net/blog/post/45906288
今年五月份刚好有机会听到辅大潘小慧教授的演讲,让我收获满满,也想跟各位爸爸
妈妈分享,希望爸爸妈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能找回自己最单纯的天真。
儿童哲学要抛弃用艰涩术语,潘小慧老师专门研究儿童哲学,所谓的儿童哲学,比较著重在
Philosophy with children,意思是大人和孩子一起互动、用哲学的方式互动
,在互动的过程中训练孩子的逻辑思辩能力。小慧老师强调,教育过程的焦点应放在增
进思考能力。借由基础逻辑的适当介绍与思维训练,学习如何正确思考。其实听完整个
演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很多小孩会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大人最糟糕的回答,“以后你长大就知道了”。
现在双胞胎多多奈奈三岁…感觉已经快要进入“为什么”的阶段,其实回想自己小时候,
好像都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问题突然冒出来。就像孩子问了,“人从哪里来?”从哲学的意义上,
这是宇宙的终极关怀。经过潘小慧老师的说明,才知道原来辅大还有举办“儿童哲学营”、这样的营队其实
是不同的混龄、不同的教案设计。辅大的姐姐们问小朋友说,什么是哲学?“哲学,
就是有一些话,你觉得很有道理。然后过了一百年,你还是觉得很有道理。”我想说
的是,现在的家长很多都习惯帮孩子拍照做纪录,但其实思考的纪录、很棒的对话,也
是可以记录下来。回想一下,是不是有一些孩子的童言童语会让你觉得,“哇!”
所以听完课的最大心得,也是今天发文的重点“用心去纪录孩子的童言童语。”

国人三岁就上哲学课,法国中小学很少考选择题。在小慧老师的演讲中,我们要怎么用一
本儿童哲学的教材来带领讨论,找到一个好教材就能够有意义讨论。这是美国的教材,用
故事书、绘本、散文的方式更好引导,欧洲哲学比较类似苏格拉底诘问法的方式进行讨论
。这里小慧老师也说,只要带几个小孩就可以作儿童哲学的探究。几个概念的厘清
[儿童立场]
教育是为了谁的? 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 又从哪里出发的?教育是为了儿童的,
从儿童的观点和经验出发,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而不同的思考
方式创造反差,教育应从儿童出发就是教育立场,让孩子练习用不一样的角度理解事情、
开始觉察自我。
[以苏格拉底为师]
跟小朋友不断的对话。
[哲学。思考。游戏]
我是什么呢?奥斯卡柏尼菲的<幸福是什么呢?>法国儿童哲学教父、出版的哲
学儿童丛书风靡全球25国的Oscar Brenifier 奥斯卡柏尼菲。这一系列的童书是奥斯卡柏
尼菲和法国南特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发展出来的。更多关于这一系列的书籍或介绍,
可直接见博客来书籍完整介绍。最后这里是我在课堂上的心得,有些句子就是从奥斯卡
柏尼菲的<幸福是什么呢?>一书出来的。在这本书中提出六个问题,但其实因为时间关系
,小慧老师只有带领大家看了前面的几个问题。六个关于“幸福”的问题,带孩子一同
思考、学习与成长  1.你怎么知道自己幸福呢?(知道)  2.幸福很简单吗?(简单
)  3.你应该不顾一切去追求幸福吗?(目标)  4.金钱可以带来幸福吗?(金钱) 
 5.你需要其他人才会幸福吗?(他人)  6.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不幸福呢?(不幸) 
你怎么知道自己幸福呢?
p.19知道自己幸福是一件好事,这样我们才会好的掌握手中幸福,不要让他溜走。
但是这并不是件容易的是,有时候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我们才能感受到幸福,然而那已经太迟了。
孩子的笑容可以笑得很开心,但年纪越大好像就像得比较不开心。怎么让考试转换成可
以开心的理由?同样一件事,你怎么转念? 小慧老师分享,她的女儿遇到考试的时候反
而很开心,因为考试的时候,下午就是半天假。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
同的解释方式。我跳过了很艰涩的理论,其实小慧老师也介绍了很多儿童哲学的相关
书籍。
爱思考的青蛙。(上谊出版社)
儿童哲学的理论与实务 (潘小慧老师著作)
偷拿
灵灵
以上分享,谢谢大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