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异位性皮肤炎应对方法图文全攻略

楼主: medream (sayaki)   2017-09-26 21:06:26
即将进入秋季,
秋季的天气可能又会让你或家里的孩子皮肤又开始痒起来了,
孩子身上红肿的皮肤总是让父母超心疼><
异位性皮肤炎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团队的医师与药师一起为大家整理了这篇,
应该是网络上最完整的异位性皮肤炎保养与治疗全攻略,
希望提早帮助大家准备,顺利度过这个秋冬!
有更多问题也欢迎推文提出喔!我们都会再整理给大家的
网页图文好读版:https://goo.gl/kjKsYf
正文开始:
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是许多人“止不住的痒”。
我们收到好多担心的家长来信,希望了解更多异位性皮肤炎的问题,
例如异位性皮肤炎到底要怎么治疗?怎么保养?
听说保湿很重要,但是异位性皮肤炎乳液保湿产品要怎么挑?
这些问题都是民众常会遇到,但很难清楚掌握的。
异位性皮肤炎近年发生率逐渐增加,特别是许多孩童都有这个问题,
看在爸妈身上真的是“痒在儿身,痛在母心”,
在诊间我们看到大量的家长因为这个疾病而自责难过,
觉得是不是自己的遗传问题,或者是提供的环境因素,
才让孩子遭受到这样的痛苦,遍寻各种正式的治疗管道或是偏方,
只求孩子的异位性皮肤炎可以被治好。
团队的皮肤科医师和家医科医师们希望透过这篇文章,
能对所有的病友、以及家长提供好的资讯,让你对抗疾病的过程不孤单!
为什么这份整理这么重要呢?
因为根据多个研究,提供患者足够的卫教资讯,
对于治疗异位性皮肤炎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喔!
今天我们一样会从异位性皮肤炎的基础讲起,
再讲到如何保养与治疗,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上课囉!
《异位性皮肤炎是什么?常见的病程是什么状况?》
异位性皮肤炎和遗传以及环境有关,
是一种慢性的、会发痒的发炎性皮肤疾病,也是湿疹的一种。
称为湿疹可能会让人误会,以为是不是太湿才引起?
但其实异位性皮肤炎本质上是因为太干才反复发作的慢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大多数都是在孩童身上发生,但成人也可能得到这个疾病。
而医师们观察发现,很多有异位性皮肤炎的人,同时也有过敏性鼻炎和气喘。
这个特殊的现象被称为过敏三联症 ( Allergic Triad or Atopic Triad )。
临床上也常发现这些症状的发生,常常会有时序性,
也就是三种过敏症逐项发作。
通常会是从婴儿期的异位性皮肤炎和食物过敏,
接下来在 2 岁之后到学龄前后出现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就是造成黑眼圈的元凶之一,
https://www.medpartner.club/dark-circles-cause-prevention-treatment/
所以如果你是过敏宝宝,黑眼圈常常会找上你啊。
气喘则通常在过敏性鼻炎出现后出现,如果有支气管性气喘,
常会在晚上或清晨气温低的时候咳嗽,或者剧烈运动后咳嗽止不住。
因为发展的顺序就像吹奏进行曲的过程,
这个进展的过程也被称作过敏进行曲( Allergic March )。
这个过敏族群的人也常在血中发现较高的 IgE (一种与过敏相关的免疫球蛋白)浓度。
在一些研究中发现,越是都市化的国家,过敏儿的比率也越高。
台湾现在已经是个高度都市化的国家,孩童的过敏率也是逐年攀升中...
把主轴拉回异位性皮肤炎,整个病程往往是这样:
婴幼儿最早期的症状通常是摸到某处皮肤特别粗糙,
这代表着皮肤的自然屏障已经出问题。
接下来异位性皮肤炎发作时,通常是感觉到持续地痒,
接下来会发红、发肿,皮肤可能会脱皮或脱屑。
这时孩子会忍不住去抓,
接下来就是破皮、流组织液,甚至是整片皮肤被细菌感染。
在感染之后,皮肤的天然屏障变得更脆弱,
异位性皮肤炎也就更容易被诱发,成为反复恶性循环的梦靥。
一直到青少年期,多数的孩子才会逐渐恢复正常,
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人,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之后。
而孩童时期发作越严重的病人,症状持续到成年的机率也偏高。
https://imgur.com/IqqvP5a
异位性皮肤炎在不同时期,常常逐渐出现不一样的表现。
https://imgur.com/kWWpgcG
在婴幼儿时期,异位性皮肤炎较常在四肢的伸展处、头皮、脸上等部位发现。
脸上的病灶通常会最严重,往往会整片红肿,
甚至会脱屑或者流出组织液体,这可能跟孩子的手最容易抓到脸有关,
其他部位抓不到就通常没这么严重。
妈妈看到孩子的脸又红又肿,真的会非常崩溃...
下面这张图就是婴儿脸部的急性发作照片。
https://imgur.com/csac3Rh
出现婴儿脸上的异位性皮肤炎急性发作反应。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Atopic Dermatitis, CC BY-NC-ND 3.0 NZ
在儿童时期,病灶多出现在四肢的屈侧,或者是手腕、脚踝处。
这个阶段皮肤会因为急慢性交替的反复发作,出现苔藓化增厚的情形,
常常会伴随脱屑,颜色则多是浅棕色或粉红色。
这时候小朋友已经全身都抓得到了,
所以常常把上述的几个地方抓得破皮流血,有时候还会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左下图是出现在膝盖后侧的异位性皮肤炎,
右下图则是反复发作引起的严重苔藓化。
https://imgur.com/D7FlOX0
左图:在四肢屈侧(膝盖后方)的异位性皮肤炎。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Atopic Dermatitis, CC BY-NC-ND 3.0 NZ
右图:严重苔藓化的异位性皮肤炎。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Atopic Dermatitis, CC BY-NC-ND 3.0 NZ
在青少年期,有些人的异位性皮肤炎会逐渐复原不再发作,
但也可能持续,或者出现其他态样的改变。
通常红疹会出现在四肢的屈侧、手掌则可能会不时因为接触到刺激物质发作,
在身体各处也可能出现轻微的红疹。
青少年期的课业压力大,这种忍不住的痒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还有学业表现,
家长常会跟着非常紧张。下图就是反复发作在手上的异位性皮肤炎。
https://imgur.com/TlG37H2
接触刺激物质反复发作在手部的异位性皮肤炎。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Atopic Dermatitis, CC BY-NC-ND 3.0 NZ
《异位皮肤炎该如何治疗?抽血或过敏原检查可确诊吗?》
异位性皮肤炎并不是靠抽血或过敏原检测来确定诊断的。
虽然上面的文章有提到,
许多有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可在血中发现较高的 IgE 浓度,
但并不代表如果抽血发现 IgE 高,就代表你得了异位性皮肤炎。
有时候民众也会担心自己做了过敏原检测,发现对好多项物质都过敏,
是不是这样就是异位性皮肤炎了?
事实上,异位性皮肤炎的诊断,靠的是医师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
以及病史的变化进程,来判定到底是不是异位性皮肤炎。
例如上面那张严重苔藓化的下肢照片,这样看起来就算是异位性皮肤炎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医师不会单凭一张照片就下这个诊断,
而会仔细询问从小到大的病史与病程,结合临床症状的观察才作出诊断喔!
关于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很多人的观念都是错误的。
许多人会想找到某一种仙丹妙药,只要吃了或擦了这个就没问题,
但这绝对是不切实际的期待。
治疗异位性皮肤炎有 3 大主要目标:
◆缓解症状:可使用非药物或药物的方法。后面的文章会介绍。
◆预防恶化:一旦恶化,就会容易陷入上段文章提到的恶性循环。
◆将治疗的风险降到最低:可搭配医师指导的辅助方法来降低药物使用。
要达到以上的目标,我们必须尽力排除所有可能导致恶化的因子,
努力保留皮肤天然的障壁功能以及保湿,
再辅以药物治疗来控制皮肤的发炎程度。以下我们先谈谈药物的治疗!
https://imgur.com/nlBu39N
许多家长会很排斥用药,但其实医师常常比你更想把药停掉。
所以在减少药物使用这件事情上,医师跟家长们应该是很有共识的(握手),
但是药物在疾病的控制与预防上有不可或缺的角色,
因此有关用药如果有担心,可和您的医师仔细讨论。
控制发炎:
最常使用的药物就是外用类固醇。
在轻微至中度严重程度的异位性皮肤炎患者身上,
使用局部的类固醇以及保湿剂是很合理的,
这兼具了控制发炎及缓解症状的效果。
但类固醇不是只有一种,
医师通常会依照患者的年龄、皮肤影响的范围面积、发炎的严重程度,
来决定选用不同强度的外用类固醇。
使用类固醇,难免就会担心类固醇的副作用。
外用类固醇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变薄。
因此医师会视状况使用或停用药物,
而在一些比较容易受到类固醇药物副作用影响的部位,
例如脸部以及皮肤皱折处,
有时医师因此有时医师会选用局部的免疫抑制剂( 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 ,
例如 tacrolimus or pimecrolimus )来帮忙控制疾病。
中度或重度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如果没办法透过局部治疗控制的话,
可以使用照光疗法,或者是全身性的免疫抑制剂来达到稳定的疾病控制。
但这类治疗并不适用于婴儿与幼童,除非是其他疗法仍无法控制,
且年纪大一点的小孩或青少年,才适合在医师的评估下建议使用。
治疗并预防感染:
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因为皮肤的天然屏蔽已经受损,
因此特别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以及霉菌的感染的。
反复感染对于异位性皮肤炎是严重的恶化指标,
因此在皮肤遭受或怀疑被感染时,
医师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抗霉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来处理。
请务必要配合医嘱用药,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喔!
有关预防感染,还有一个重要关键:务必帮孩子剪指甲!
不然指甲把皮肤抓破了,是很容易感染的喔~
止痒
止痒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角色也很重要。
如果因为痒而乱抓,很容易引发继发性感染。
局部类固醇就有止痒效果,
除此之外抗组织胺( Anti-histamine )是最常被使用的药物。
特别是在患者有异位性皮肤炎者的皮肤痒,
以及过敏性的眼睛痒时,常被医师开立使用。
但这些药物的止痒效果好不好呢?
研究认为没有很强,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可能来自嗜睡的副作用。
有些专家认为会产生会镇静效果的这类抗组织胺
( diphenhydramine, hydroxyzine, and cyproheptadine )比较有效。
而比较没办法产生镇静效果的抗组织胺( fexofenadine, cetirizine, or loratadine
)有时也有用,
特别是患者同时有出现类似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结膜炎的时候,
可用来长期控制。
控制压力以及焦虑
压力以及焦虑也是诱发疾病、加重疾病的危险因子。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状况,医疗团队也会评估压力以及焦虑情形,
考虑使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治疗,这对疾病的控制也会有帮助喔!
《异位性皮肤炎该如何保养?使用保湿乳液有效吗?该如何挑选乳液?》
异位性皮肤炎的日常保养,要回归到疾病的本质思考。
这是一个因为过干而诱发的疾病,因此保湿很重要。
另外过敏与刺激也是疾病诱发的原因。
因此保养的关键最重要的就是:
积极保湿、避免过敏原暴露、避免刺激物质接触。
以下就这三大关键分别说明。
https://imgur.com/XU6xUDn
积极保湿
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角质层的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是不足的,
皮肤的保湿能力就不佳。
因此保湿对于所有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治疗都是重要的关键。
要做好保湿,从补水、锁水到皮肤的保护,由内而外都不可缺。
以下帮大家条列做法,再附注说明。
1. 喝足水分。
每天至少要喝足体重(公斤)乘上 30 的水分,
例如 60 公斤的人,就要至少喝足 1800 CC 以上的水。
2. 非必要不需使用清洁产品,清水即可。
一般孩童尚未进入青春期前,皮脂分泌都不多,除非脏到清水洗不掉,
否则并不需要使用沐浴乳、肥皂、洗发精等各式清洁剂。
即使要用,也务必选择温和的界面活性剂。
3. 勿用过热的水洗澡。
使用室温水即可,如果担心太凉,加热到感觉微微温热就好。
热水会洗去过多的皮脂,这点和正确的洗脸概念是一致的。
https://www.medpartner.club/face-cleaning-methods-myth/
4. 泡澡或冲澡都可,重点是充足润湿皮肤。
要冲澡还是泡澡仍有争论,多数专家倾向泡澡,但时间不宜超过十分钟,
这样可以充足润湿皮肤,却不至于带走过多皮脂或伤害角质。
但冲澡一段时间,将皮肤润湿也行。
5. 徒手轻揉搓洗即可,勿用工具大力清洁。
身体的脏污不需用菜瓜布或刷子去猛刷,
这样可能反而伤害到角质,因此恶化疾病。
6. 洗完澡后轻轻擦干身体,立即使用保湿产品。
不需把身体擦到非常干,让角质保持湿润的状态,
赶紧将保湿产品擦上去,锁住水分。
7. 平时还是要补擦保湿。
研究认为一天至少需要两次。
实际上医师通常建议只要皮肤摸起来粗粗的擦一些。
研究显示积极使用保湿产品可有效降低外用类固醇使用量。
8. 穿棉质衣物,避免粗糙易磨擦皮肤的衣物。
可以保护皮肤不受衣物刮伤、刺激。
至于保湿产品要怎么挑呢?
研究发现,高水、低油比例的乳液( Lotion )
有时会因为水分蒸发但锁水能力不足,反而诱发异位性皮肤炎发作。
油的比例拉高一些的乳霜( Cream ),
或者是更油一些的油膏(Onintment)就比较有保护性,
但有时会被抱怨太黏。
一般建议至少油的比例要用到乳霜( Cream )以上比较好,
如果怕白天太油,可以在夜间再使用油膏(如凡士林),白天用乳霜补擦。
而香料与某些容易导致刺激的防腐剂(请注意,不是所有防腐剂都不能用)
则应该避免出现在产品中。
可以看这篇文章,完整一点了解防腐剂的意义。
https://www.medpartner.club/cosmetics-care-product-preservatives-myth/
学理上,含有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的保湿产品会有帮助。
已经有不少品牌宣称自家产品可以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
而且卖得很贵,也确实提出一些资料显示它们的效能。
但是在一个随机的试验中指出,这些卖得很贵的产品,
效果并没有比开架商品来得好。
但这并不代表市面上就真的没有高效能的产品,
但厂商应该更努力研发,并提出更多有效性的证据,
您可以参考您的医师建议选购价钱可负担的产品。
https://imgur.com/tJoMdab
避免过敏原暴露:
这必须拆成空气过敏原以及食物过敏原来讲。
研究指出,
目前对于空气以及食物的过敏原是不是异位性皮肤炎的恶化因子,还有争论。
许多孩童会对家中的尘螨、动物的皮屑、霉菌、花粉过敏,
这往往被认为跟异位性皮肤炎的发作有关。
但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虽然许多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对于家中的尘螨过敏,
但是减少家中的尘螨并没有发现对疾病控制有帮助。
但以医师的立场,减少上述物质的暴露还是有好处。
所以做好居家环境清洁,使用空气清净机,
控制家中的相对湿度在 50-60% 左右(太干反而不好喔),
可以有效降低尘螨、皮屑、霉菌的影响。
而饮食的介入对于异位性皮肤炎发作的控制有没有帮助呢?答案是仍然缺乏的。
研究指出,虽然大约有50%的病童被检验出对牛奶、鸡蛋、小麦、花生…
等食物过敏,但食物过敏在大部分的案例中被发现跟异位性皮肤炎发作没有关系。
例如一个包含 421 位孩童以及成人的系统性研究中发现,
即使是把牛奶以及鸡蛋拿掉,在不特意挑选病人的状况下,
这样的饮食介入并没有帮助。
但有另一个研究指出,
如果在已经被检验出对鸡蛋过敏的婴儿身上避免食用鸡蛋,
那对于控制疾病是有帮助的。
所以综合以上证据,
通常医师会建议婴幼儿应该在四个月大后开始逐步尝试副食品,
不要因为担心孩子过敏就什么都不让他碰。
一次尝试一种,如果没问题就再试下一种。
万一发现有过敏反应(皮肤红痒)就暂停食用。
如果下次再尝试同一食物就又发作,那就可能真的是对这食物过敏,
这样的做法是最便宜也有意义的过敏原检测方式之一。
若孩童真的对某种食物过敏,以后再避开这项食物即可。
https://imgur.com/X5ZZhuM
避免刺激性物质接触
异位性体质的人对于产生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的机率比一般人更高,
特别是对于镍、香料、防腐剂、新霉素等等局部性治疗产品或药剂所含的成分。
所以如果患者在适当的局部治疗下却没有效果,
或者皮肤受影响的范围超过常见的区域时,
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喔!
至于使用益生菌对于控制异位性皮肤炎有没有帮助呢?
目前研究莫衷一是,许多做出来有效的结果,多数都有厂商的赞助,
而无赞助的随机实验却做出不同的结果。
因此医师目前通常不太会主动推荐使用益生菌,
反而好好做好这篇文章上面提到的作法,
会更有机会预防甚至根治异位性皮肤炎喔!
如果这篇文章所说的方法都试过了,仍然无法控制好的病人,
可能就必须尝试其他进阶的疗法,
例如湿敷疗法,研究显示多数患者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喔!
详细作法可以参考这篇:湿敷疗法治疗异味性皮肤炎。
https://www.medpartner.club/wet-wrap-therapy-atoptic-dermatitis/
终于整理完这篇文献啦!给所有看完的朋友拍拍手,相信大家对异位性皮肤炎的保养与治
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囉!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在底下帮我们留下一个赞,
并请顺手分享给你的亲友,毕竟现在孩童有这个状况的比率超高,你的举手之劳说不定就
会帮助到许多人呢!
Reference
1.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topic dermatitis
2. Uptodate:Patient education Eczema (atopic dermatitis)(The Basics)
3. Ersser SJ, Cowdell F, Latter S, et al.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for atopic eczema in childre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CD004054.
4. Staab D, Diepgen TL, Fartasch M, et al.
Age related, structured educational programm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 2006; 332:933.
5. Darsow U, Laifaoui J, Kerschenlohr K,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positive reactions in the atopy patch test with
aeroallergens and food allergens in subjects with atopic eczema: a European
multicenter study.
Allergy 2004; 59:1318.
6. Fu T, Keiser E, Linos E, et al.
Eczema and sensitization to common allerge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multiethnic, population-based study.
Pediatr Dermatol 2014; 31:21.
7. Garritsen FM, ter Haar NM, Spuls PI.
House dust mite reduc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A critically appraised topic. Br J Dermatol 2013; 168:688.
8. Nankervis H, Pynn EV, Boyle RJ, et al.
House dust mite reduction and avoidance measures for treating eczem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 1:CD008426.
9. Kjaer HF, Eller E, Høst A,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allergic diseases in an unselected group of 6-year-old
children.
The DARC birth cohort study.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08; 19:737.
10. Bath-Hextall F, Delamere FM, Williams HC.
Dietary exclusions for established atopic eczem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8; :CD005203.
11. Lever R, MacDonald C, Waugh P, Aitchison 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advice on an egg exclusion diet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topic eczema and sensitivity to eggs.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1998; 9:13.
12. Shaughnessy CN, Malajian D, Belsito DV.
Cutaneous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reactivity to topical preservatives.
J Am Acad Dermatol 2014; 70:102.
13. Malajian D, Belsito DV.
Cutaneous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J Am Acad Dermatol 2013; 69:232.
14. Miller DW, Koch SB, Yentzer BA, et al.
An over-the-counter moisturizer is as clinically effective as, and more
cost-effective than, prescription barrier creams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mild-to-moderate atopic dermat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Drugs Dermatol 2011; 10:531.
15. Grimalt R, Mengeaud V, Cambazard F, Study Investigators' Group.
The steroid-sparing effect of an emollient therapy in infa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Dermatology 2007; 214:61.
16. Nuovo J, Ellsworth AJ, Larson EB.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with antihistamines: lessons from a
single-patien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Am Board Fam Pract 1992; 5:137.
17. Klein PA, Clark RA.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of the efficacy of antihistamines in relieving
pruritus in atopic dermatitis.
Arch Dermatol 1999; 135:1522.
18. Krakowski AC, Eichenfield LF, Dohil MA.
Manage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Pediatrics 2008; 122:81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