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宝宝] 从小跟小孩讲外语?

楼主: sheilala (sheilala)   2017-07-15 03:29:38
※ 引述《anaheim (Ducks)》之铭言:
: 前几天坐捷运,遇到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小朋友
: 大概幼稚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年纪。
: 整个车程妈妈都用英文及国语交杂跟小孩交谈,小孩也都应对自如,中英文都很顺畅。
: 这就让我开始想说,
: 不知道该不该从小跟宝宝讲外语?
: 因为本身外语还不错,之前住国外,
: 也满希望孩子多学些语言也不错。
: 如果从小在家里,妈妈讲英文,爸爸讲中文
: 这样好吗?会不会混乱?
: 还是不需要这么早担心这个
: 以后上学再让她自由学习?
: 想听听各位前辈意见
: 谢谢大家喔
还在台湾的时候看过很多语言迟缓评估的孩子在家都听"很有限的英文"
现在除了硕士也同时修双语语言治疗学程
所以我想我应该适合来澄清一些观念
虽然目前针对台湾的双语环境研究还不够多
但我会以北美的双语研究结果来说明可以参考的部分
现在家长们最在乎的不外乎:
1. 孩子的英文能力
2. 培养双语甚至多语能力
首先2.在台湾几乎是一种常见的天生技
台湾的多语言文化让不管家中是单一或多个语言环境下长大的台湾人
都很容易在生活中接触到不只一种语言
不要怀疑
台湾华语、闽南语、客语和各个原住民语
在语言学的定义下都是不同语言而不是方言
因为从未接触过闽南语的华语使用者是听不懂闽南语的
华语、客语、各个原住民语亦然
彼此都不互通
真正的方言差异应该像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
或台湾华语和中国普通话的关系
用字发音可能不同 但多数都能理解(mutually intelligible)
而为什么会被称为方言大家心里都略知一二
也可惜了台湾的语言文化一直没有被保存的很妥善
虽然有强大的语言优势
现代要能称得上完全的双语者不算多
但不可否认地多数人都至少有一定的双语能力
所以家长如果读到关于双语能力对儿童发展的优势
台湾的家长大可放心
只要家中愿意和孩子说台湾华语、闽南语、客语、及各个台湾原住民语
学校愿意教、政府愿意推动
不需要为了拥有双语能力的优势又另学欧美语言
很多台湾孩子光是学好父母的语言就已经是双语宝宝了
即使如此
我知道家长还是会很注重外语能力
所以我想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a. 有外语是父母亲母语的家庭
b. 外语不是任一方家长的母语 但居于外国
c. 外语不是任一方家长的母语 且居于台湾
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
光是学一个语言
都需要大量的语言刺激
每天醒著的时候就被语言轰炸
才会按部就班的跟上语言发展的里程碑
否则版上也不会有很多语言发展慢的讨论
所以即使是最理想的a. 状况
有下列几个研究结果:
‧ 双语儿童的语言发展个别来看会略微落后,但两个语言加起来的词汇量应该和单一语
言一样多,整体语言发展应该是一样的顺序和进度
(就好像在台湾如果把闽南语和华语的词汇量分开计可能会不到常态标准,但不应该加起
来还不到常态标准)
‧ 正常发展的双语者,发展到成年后,各别语言的词汇量都会比单语者少(总量可能比
单语者多一些或差不多,但绝对不是double),不过这些词汇差别通常是文化特定的词汇
,就算个别词汇量少一点,也不会影响到学业上使用的语言
‧ 有语言障碍的双语儿童,他的困难会出现在两个语言,不会只有一个语言有障碍。双
语不会造成语言障碍或迟缓。
‧ 有双语能力的儿童通常有比较好的问题解决和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也有
比较好的音韵觉识(分析或组合语音的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当然也对目前全球化的发展
有整体的优势
但要记得前面这些是假设孩子有适当的双语环境下
语言正常发展的双语者才有的优势
什么是适当的双语环境?
就是把原本听单一语言的时间
分给两个语言
所以有限的时间下
品质好的语言刺激就极为重要
a状况的家庭因为是自己的母语,通常靠家长一人负责一种语言加上学校教育就比较可以
轻松达到适当的语言刺激
b状况的家庭可能在孩子入学前就会辛苦一些,可能会靠教材或自己尽可能说当地外语,
但专家的建议还是鼓励家长和孩子说自己能流利交谈的语言,除了互动中可以融入一些环
境中的语言,家庭外的环境刺激如双语学校或说外语的保母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c状况就是外国环境不会有而台湾最常见的情况,虽然在这样的条件如何最大化孩子的外
语能力还没有够多了解,但有些"比较有帮助"和"没什么帮助"的方法是知道的:
‧ 只看影片听录音但没有互动是不会学会语言的,对母语或新语言的学习都一样没效
(但不代表影片录音带是万恶的 之前的文章有讨论过关键在互动模式和视力保健)
‧ 如果家长的外文流畅度和母语相比远不足,试着想被你牺牲掉的母语的时间,换品质
不高的外语刺激,这样的时间成本划算吗?如果都拿去讲母语会多多少语词?五分钟有互
动的母语对话和五分钟英文命名水果之间差了多少字句?
‧ 可能曾经有家长被治疗师建议先不要一直和孩子讲英文了,但并不是因为双语会混淆
,或是双语会造成迟缓(还满常在本版看到有家长这样说),而是时间花在自己不流利的
语言的c/p值太低,语言刺激少到可能影响了正常的语言发展,双语只是间接并不是直接
的原因,语言刺激量才是造成落后的主因
‧ 孩子的语音知觉有关键的时期,一岁过后能分辨母语外语音的能力会慢慢下降,只保
留下母语语音的区辨能力。因此单纯从理论推断如果在孩子丧失母语外语音区辨能力以前
,保持接触外语的话,区辨能力应该较佳连带与当地口音差异可能会较小
‧ 如果能找到确实了解双语教学学理的双语学校,而不是只有外籍脸孔,当然是最能模
仿自然外语环境的方式,但生活中的语言量一定还是无法相比的
‧ 也有人会请家教来和孩子说话互动,但经济成本大概要非常大才有办法比拟母语能力
,且越迈入学龄学校教育的影响就越大,如果英文只是一门学科而没有用在环境中,成效
非常有限,人脑是会忘记不用的东西的
‧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到青少年阶段就慢慢结束了,所以每次看到提倡母语的新闻留言下
有人说不如教英文,我总是很惋惜感慨,因为加强母语的效益可能大于死背式的外语教育
。如果透过本土语言有双语的语言和认知优势,也许还让学外语学科轻松一些,能发展出
比较好的学习策略
‧ 如果认清把环境中没有的语言当作母语的滞碍难行,关于新语言(第二、第三语言)
的学习,研究显示新语言和第一语言相似度、孩子的气质、和学习的兴趣都会影响的学习
成效,语言的相似度是没办法控制的,但语言的兴趣和“敢于冒险”的气质可能可以培养
,不管是母语还是新语言,不要让语言变成压力,不要像教宠物技能一样用考的,让语言
发挥它最初存在的意义吧!
作者: southernlady (在南方)   2017-07-15 06:24:00
推专业啊
作者: miki29456789 (梨子)   2017-07-15 12:10:00
推,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