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觉醒父母》心得与书摘

楼主: Leeling (李铃)   2017-01-04 20:56:30
书名:觉醒父母
原名:The Conscious Parent
作者:Shefali Tsabary PhD
翻译:蔡孟璇
出版:地平线文化
有一阵子以来,看过许多面向的书籍,不管是人际、财务、健康、工作……
虽然所用的词汇或重点不同,但最终隐隐约约似乎都指向相同的方向,有点
偏灵性的层次。接着,在参加过“内观十日”禅修之后,好像得到了总结,
这些不同面向的资讯都被整合在一起了,原来它们在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
一直也都知道,“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他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灵魂个
体,只是透过我而来到这个世界,我身为父母,最大的课题就是让他能成为
他自己。让我感到害怕的是,尽管这孩子并不属于我,但在他人生前半段与
我共同生活的日子中,我却能对他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我该如何做,才
能避免用“塑造”的方式教养他?又该怎么做,才是“让他活出他自己”,
而不是纵容放任?
惊喜的是,这本《觉醒父母》内的观念与主张,不但与我在内观得到的启示
不谋而合,也更详细的针对亲子关系的互动有诸多提点,对我来说它就像是
“内观(父母版)”,在这条路上坚定的给我指引,也在我失控犯错时提供
温柔的理解与包容。
在灵性的层次上,每一对父母与子女都是独一无二的组合,因此本书的重点
并非在形式上针对各种行为准则提出应对方法,而是将矛头直指我们个人的
内心,当我们放下小我、带着觉知,观照出自己的无意识时,最适合我们这
一对亲子关系的教养与应对方式,就会自然浮现。
题外话是,这种向内觉知、自我观照的力量,不仅在亲子关系中适用,对其
他人、对万物,也都是相同的概念。只不过要放下自己的成见、或是承认自
己的执念、转换自己的看法,是非常艰辛困难的一件事(总是会被人误谈为
“失去自我、无法做自己”),大多都不太容易去面对或实践(例如:为什
么别人无理,反而是我要改变?!)。于是我们成为了父母,甘愿将另一个生
命的幸福摆放在我们之前,这便是最好的转变的机会,我们将会为了他,觉
醒进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以下依然是我个人对本书有所感的书摘记录,非常的多,请斟酌收看(P.S.
仅先摘录前半本):
P.21
孩子诞生时已经带着一份自己的蓝图前来,他们对于自己是谁、想要在这世
界上成为什么样的人已经有所觉察,我们只是被挑选来当他们的父母,帮助
他们实现这些事情罢了。
P.24
“自我”指的是虚假造作的自己,它多半只是我们根据他人的意见而对自己
产生的一种概念,使我们逐渐相信并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人。自我形象覆蓋
在我们真正的本质之上,一旦在童年时期形成了,我们通常会拼命维护它。
P.28
孩子不需要我们的想法和期待,也不需要我们的支配与控制,而是只需要我
们以全心全意处于当下的态度去领会并理解他们。
P.43
想要保持觉知地教养孩子,我们必须不断练习成为一个对自己无觉知状态随
时保持警觉的观照者,这是每天都要做的,而且是一辈子的功课。每一次只
要觉察到无意识反射行为的其中一个元素,无论它是多么细微,都能促成能
量上的转变。当我们逮到自己处于无意识状态,并能够从中抽离时,便扩大
了我们的觉察能力。
P.49
要接受孩子“如其本然”的样子,我们就必须放弃他们“应该”成为什么人
的想法,这种放弃类似于一种心理上的死亡,然后我们才能与孩子进入纯粹
沟通的状态,才能在他们需要我们回应时做出适当回应。
P.56
接受孩子如其本然的禀性,同时也包括另一个元素:接受我们必须为某个孩
子成为某一种父母。
P.58
我们尊重自己的程度,决定了我们尊重孩子的程度。
P.80
我们的小我能在一瞬间启动,甚至在我们还搞不清楚状况时,它已将我们玩
弄于股掌之中。管教孩子时特别容易受到小我影响,如果我们处于激动、受
挫、疲惫的状态下,管教过程很可能会变得很糟糕。
P.81
成为父母之后所展开的小我消融过程,对我们和孩子而言都是美好的礼物。
P.93
情绪化反应,跟全然去承接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许多人会误以为生气或悲
伤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情况正好相反,我们经常只是做出不自觉的无意
识反应罢了。真正去感受一种情绪,意味着能够和我们当下所体验到的纷乱
心绪安静地同在,既不大肆宣泄也不否认,只是单纯地包容它,与它同在。
透过静静地观照我们的想法与感受,我们学会“如其所如”地接受它们,允
许它们在我们内在升起、消退,既不抗拒也不做出无意识的反应。
你将能够看见伤痛单纯的就只是伤痛,不多也不少。伤痛令人难受,它必然
如此,但是当你不藉著抗拒或做出无意识反应而为它添加燃料后,它自己就
会转化为智慧。
P.109
孩子的行为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对我们的能量所作的回应,这表示我们有许
多机会来影响孩子的未来。孩子是观看着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体验,然后也
跟着依样画葫芦。
P.116
我们都清楚生命无常、有时近乎残忍的本质,但是否要表现得像个受害者,
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现实就是中立的,它容许我们从自己选择的任何角度
来诠释。
P.117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看出你会成为受害者或是幸存者。受害者会抱怨哭
诉:“为什么人生会有这些痛苦挣扎?”幸存者会问:“我该如何利用这些
痛苦挣扎帮自己迈向进化?”重点是不要让生活中的事件来定义我们是谁,
反而必须了解决定我们命运的,是具有创造力的正面回应或负面的情绪化反
应。
P.132
我们的宝宝活在每个当下,他们没有任何既定的计画,也不懂得操弄,所以
我们若想跟他们互动,就不能抱持着事情“应该”如何发生的幻想。
P.136
你体验到的内在转变有多少,直接跟你投入的程度有多少息息相关。
P.137
学步期的孩子住在他自己的星球上。是他们人生中一个情绪与身体都混乱不
堪的时期,确实是个难搞的阶段,这是孩子第一次能够对他的世界做主。在
他这段自我发现的旅途上会碰见许多来自外在的障碍,但最大的障碍却是:
他即将要面对、伪装成父母期待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期望。
P.139
我们很容易会忘记,学步期的重点是给孩子一个开放的空间、以及几个空盒
子,让他们能够无拘无束的想像、没有阻碍的玩耍。在我们急着看见孩子学
会走路、说话、自己如厕时,我们错过的是当下的喜悦。
P.141
当父母第一次对孩子说出“不”字,在孩子吸收之后,他们算是第一次认识
这样的概念:在可以接受的行为之外,还存在着无法接受的行为。这个“不
”的概念是否能适切传达并贯彻执行,将成为日后亲子互动是否顺畅的一个
基础。
P.148
中学阶段是个重大的过渡期,是你的孩子自出生以来离你最远的时刻,他们
正在埋头成长,所以需要空间。最要紧的是,你不能试图“修理”或调整他
们的生活,只要去理解这些年的纷乱就好。如此一来,你的孩子便能学会如
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自己想出应对的策略。
P.152
青春期孩子需要知道自己随时有家可以回,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飞翔的
自由。如果孩子在感情上或其他追求的事物做了很糟糕的选择,在这场游戏
的这个时间点,你的策略就是接受。一定要给他们所需要的情感支持。在他
们人生里的这个阶段,信任他们就是我们的灵性修练。
P.156
教养子女是我们所能负荷的极限任务之一。我们不需要对自己所升起的各种
感受怀着内疚,反而必须全心拥抱教养的这些疯狂面,让孩子来打开你的心
胸,或者说将你旧有的身分认同撕成碎片,以一个更开阔的你取而代之。
P.162
如果你偶尔失去耐心,将自己的挫折感透过严厉的话语或咬紧牙关投射至孩
子身上,那么深呼吸一口气,原谅你自己吧!放下它,然后重新开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