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谈如何旁征博引从事研究论文之写作

楼主: monotones (trivial one)   2008-04-05 00:52:34
一篇感觉颇受用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谈如何旁征博引、小题大作从事研究论文之写作
作者:政大 莫建清
全文:http://www.ad.ntust.edu.tw/grad/code/thesis_research/mo.htm
一、前言
针对某一特定的问题,撰写研究报告与论文是训练大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或评估学习成
就的最佳方式之一,但一般大学生视为畏途,究其原因有四:
(一)由于学生对撰写研究报告的性质与技巧不甚了解;
(二)往往缺乏良好的指导,以致一般学生多视撰写研究报告为苦事;
(三)学生在学期间,大都课业繁重,除阅读指定教科书与应付考试外,几无暇执笔为
文(注一);
(四)缺乏系统教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蒐集资料,以致对馆中参考书、期刊、目录卡片、
电子数据库与电脑检索等之使用,不甚了解,无法有效从浩如烟海的资讯中,有
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对自己有用的资料。
以上四种原因,若长此下去,则背离大学教育的宗旨,实不可等闲视之。因此,各大学
应开设“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必要时,教授可以用学期报告来代替考试,借此
训练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亲身体验研究的甘苦。
大学本质与目标是以“热情与理性全面陶冶知识与美德,以追求科学、理想、真理与自
我”(注二),为此,教师应多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借以引发其研究学术之兴趣。那么
,“研究”是什么呢?美国应用语言学家 Hatch与 Farhady (1982:1) 给“研究”所下
的定义是:“用有系统的方法与步骤,找出问题的答案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finding answers to questions) ”。在此定义里,有三个重要的概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所谓的“研究”是与“问题”(questions) 息息相关的,因为疑惑是人类寻求问
题的原动力。如无疑惑问题产生,则无需解决问题,一旦有了可疑之处,就应本着“打
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进行深究,旁征博引,才不致人云亦云,才能突破不合时宜的
“成见”,而有所创新。第二,研究者要发挥这种原动力,就必须运用一套有系统的方
法和步骤 (systematic approach)。若以语言的运用而言,通常包括四步骤:
(一)观察 (observe)所蒐集之语料;
(二)从该语料的结构猜测 (guess)其语言现象;
(三)然后大胆构思 (formulate)一些假设性的规律来解释这个现象;
(四)最后小心求証 (check),在求証的过程里,若遇有“反例”(counterexample)
或“反証”(counterevidence) ,则必须修正其假设性的规律,以符合语言的实
际现象。
前两步骤,属于发现的过程 (discovery process),而后两步骤则属于验証的过程
(verification process)(注三)。第三,任何问题的研究,研究者最好能提出解决问
题的答案 (answer) ,不管是肯定的、积极的或是否定的、消极的。
二、检视学生撰写语言学研究报告上的缺失
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归纳起来至少有三个严重的缺失:
(一)不太熟悉语言学科惯用的写作规范 (preferred format or style);
(二)由于蒐集的有关语科或资料不足,不知如合旁征博引;
(三)在写作上,经常选用大题但小作。
本节只对第一个缺失加以讨论,因后两者分别在三、四两节中讨论。
学术期刊和学报对论文的规范十分重视,因每一学科都有它自己惯用的写作规范(注四
),但一般学生则视为雕虫小技,觉得繁杂琐碎。他们认为论文或研报的组织严谨,层
次分明,文字流畅简洁才是最重要。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少一板一眼依规范照章行
事。譬如,文学研报的写作规范是依据 MLA,心理学依据 APA,而语言学依据 LSA。现
以政大英语系选“研究报告与写作”的大二学生为例,在课堂上已学会了 MLA论文写作
规范。大三时,选修“心理语言学”,其所研读的研究论文受心理学写作规范的影响,
大多采用 APA。大四时,选读“语意学”,在写研报的时候很容易规范不一致。可能报
告的格式、引文与本文的衔接、标点符号、附注的安排、参考书目的编列等等混合采用
MLA 与 APA,造成一篇两制;而非美国语言学者现所惯用的 LSA。
三、研究方法:旁征博引
为了便于说明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概念,先引述美国参议员葛伦之名言:“如果抄袭
一个人的作品,那是剽窃;如果抄袭十个人的作品,那是做研究工作;如果抄袭一百个
人的作品那就成为学者”(注五)。李振清(1984:44)认为“参考资料的功能,是用
以支持、印证研究者的基本论点。这里的“抄袭”是指参考的资料的“蒐集、引用”与
再创造”。他非常同意葛伦这段极具启示性的话。而另一位学者闻见思(1981)有更清
楚的诠释:
直抄一篇文章的是人是笨伯,把许多人的文章加以摘录、排比、写成一篇文章,不注
明摘录文章出处的是文抄公;能够注明来源的就是研究生,抄得高明的还可以得到硕
士学位。假如能像李白、杜甫那样,把抄袭得来的东西融汇而贯通,消化而吸收,写
出的作品已非本来的面目。化前人的心血为己有,那就是已臻于神出鬼没的“神偷”
功夫。到了神偷境界,就可以成为文豪与学者。
事实上,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 早在三、四百年前曾比喻做学问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好比“蜘蛛结网”,其材料不是从外面找来的,而是从肚子吐出来的;第二
种人好比“蚂蚁囤粮”,他们只是将外面的东西,一一搬回储藏起来,并不加以加工
改造;第三种人好比“蜜蜂酿蜜”,他们采摄百花的精华,加上一番酿造的功夫,做
成了又香又甜的糖蜜。(注六)
由此观之,文抄公想成为妙手神偷,应效法蜜蜂酿蜜的方法,采摄百家之言,择善而从
,加上一番创造的功夫,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为学者。如何采摄百家之言呢?简言之
,广博蒐集研究和参考资料,细微观察,然后予以归纳、分析、批判,是做任何研究得
基本功夫。有了此功夫,撰写论文时,才能旁征博引。如果只是随兴所至,东摸西摸,
不深入了解,没有基本功夫,因所知有限,必致陷于困穷,将来作研究不易有成就。因
为篇幅的限制,以下论述的重点将限于语言学。
(一)资料的蒐集
资料是论文的灵魂,但在浩瀚的研究和参考资料中,究竟该到何处去寻找所需要的“沧
海一粟”的资料呢?怎么找法?找到后又该如何鉴定?以下我们就分这三大类加以讨论。
甲、资料的宝库:图书馆与电子数据库
资料的蒐集应求其广博确实,图书馆与电子数据库,无疑地是资料来源最丰富的地方。
至于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与电子数据库,这方面出版论文与书籍不算少(注七),在此
毋庸赘叙。
乙、资料的来源
通常蒐集资料之途径不外以下列几种:
(一)向各行各业的学者专家请教。
(二)为调查某一地区之语言,口语语料的蒐集,可从提供资料的讲本地话的人(
informant) 或从日常生活的谈话里寻找。书面语的语料可从报章、杂志、小说
、诗歌、戏剧等印刷物上取得,甚至也可来自研究者凭自己的语感造出来的句子。
(三)访问、通讯与问卷得来的资料。
(四)实验、测量或统计得来的资料。
(五)阅读期刊、专门索引、百科全书、学报、博、硕论文、书评、手册、参考书目、
辞典、报纸及报纸论文索引等(注八)。
丙、资料的鉴定
资料之蒐集应务求“广”、“博”以及“精”。将前人在此专业范围内的研究成果和有
关的研究文献,应尽可能蒐集齐全,但并非拾人牙慧,那么对蒐集得来的资料,如何去
芜存菁?如何鉴定是否有可供利用的价值呢?依据 Slade, Campbell和 Ballou (1994:
15-16)的说法,通常可从四原则来过滤:
甲、区别原始资料 (primary sources)和第二手资料 (secondary sources)
原始资料通常包括原作者的出版作品之原始手稿、日记、信函、访问谈话的原始笔录
、实验报告等。第二手资料概括有百科全书、参考书籍、专门报导、评论或专家学者
对某一原始作品所作之分析、评论、诠释等。此外,宋楚渝(1983:63-64) 提醒我

在评价这两种资料时,我们必须用判断力来分辨其间的特性与可信性。(甲)就原
始资料来说,我们必须判断资料本身的可信程度如何?从材料中归纳出对报告有帮
助的结论。(乙)就第二手资料而论,我们必须决定原作者本人是否值得信赖,并
且要辨别书中何者为事实,何者是原作者自己引申的见解。
譬如,在语法论文中,若要引述语言学大师杭士基的“管辖约束理论”(GB theory)
,应采用原始资料。对杭氏理论的补充、评论、诠释之类的二手资料,市面上汗牛充
栋,仅供参考而已。
乙、客观性(Objectivity of the source)
检视论文之原作者讨论某一问题之观点是否客观公正?抑或怀有偏见或成见?所作的
结论,是否合乎逻辑?有无证据支持?譬如,有些杭士基的弟子所写的论文,常为杭
氏理论表达某种程度的鼓吹或辩护,这时我们要问︰他们是否受了杭氏的影响,有无
语科,论证是否合乎逻辑?或是为了迎合某种趋向,为自己的见解辩护?
丙、作者个人的知名度(qualifications of the author)
作者所写的论文,在该专业领域内是否有极高的知名度?可从所获之学位、经历、职
位等看出是否有资格从事该方面之研究。譬如,赵元任被公认为汉语语言学泰斗;李
芳桂为非汉语之泰斗。
丁、等级(level)
有些论文太专门、太深奥,需要向专家咨询才能懂,否则无法采用;有些太肤浅,只
适合一般人士之阅读,也不能采用。因此,论文等级可从文中之措辞、句子结构、内
容复杂性及所需的背景知识而定。
(二)资料之消化
天下没有纯粹创作的作品,不管是文艺的或是科学的,因为任何学问都是知识与经验的
累积。消化蒐集不易的资料,就是对前人研究的精华,多方吸收,择善而从,“写出的
作品已非本来的面目。化前人的心血为己有,那就是已臻于神出鬼没的神偷功夫”(闻
见思先生语)。关于创作,周延鑫(1981:13)给了一个很适当的例子并说明之:
例如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是发现光电效应的人,可是第一个造电视机的人不是他,唸
物理系的人一定都同意,如果没有电光效应发现在前,电视机一定很难发明的,所以
一个成功的创作产品,创作者一定是吸收了很多先人们的发明,他先将别人的发明加
以吸收,融会贯通以后再加以重组与利用;也就是对已知的真理先用别人的看法来自
我模仿一番,然后对未知的真理加以推理与认同,如果发现了前人所不知的事物原理
,那就是有创作了。
事实上,语言学理论也是如此。杭士基的理论,摆脱了行为主义笼罩下结构学派的窠臼
,他首先怀疑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不认为以刺激与反应的互动性可了解人类的心理结
构。他认为行为科学论欠缺认知内容,无法应用到人类语言的研究,因为结构学派的语
言理论无法解释:例如,为何人类语言具有创造性与开放性?或者为何有些句子具有多
义或同义现象?为解释后者,杭士基深信每一个句子都有二层结构:“深层结构”与“
表面结构”。由于深层结构变成表面结构的过程,必须透过变换律的运作程序。因杭式
发现了前人所不知的深层结构这一概念,终把语言学的研究从结构学派带入衍生变换学
派的新境界。
现另举“格变语法”(case grammar)之成立为例,费尔摩(Fillmore,1968,1971)
对杭士基的身层结构妥当性表示怀疑,认为不够深入,充其量只算是过渡结构(
Intermediate structure),因而创立了“格变语法”。依据格变语法理论,句子是由
动词以及与这个动词具有一定语意关系的格(case)所组成。存在于深层结构中的语法
关系,如主语和宾语,其实都是表面结构的概念。在深层结构中,每一个名词组(NP)
都被分派担任某一个格如主事格(Agent) 、客体格(Object)、工具格(Instrument
),而每一个格都有担任主语或宾语的可能性,透过适当的变换律运作之后,才可成为
表面结构的主语或宾语。请看下列英文例句的深层结构:
John broke the window with a hammer.
Sent
V A I O
NP NP NP
break John hammer window
事实上,费尔摩的语意深层结构在本质上与语言的述词逻辑结构(注九)非常类似,见
下图:
prop
Pred Arg Arg Arg
break John hammer window
他把逻辑术语如命题(proposition) 、述词(predicate) 、论元(argument)分别
换成句子(sentence)、动词(verb)、名词组(NP)等语法上的术语,另加格位的概
念,即名词组都赋有一定的格,就创立了前人所不知的格变语法,为当时的语言研究提
供了另一种分析的途径。
像蜜蜂酿蜜似的,杭士基与费尔摩摄取百家之言,通古博今,加上一番创造的功夫,终
能站在从事同类研究的前辈肩膀上,若不怀疑结构学派的理论,那会有杭士基的衍生变
换学派;同理,若不是对杭士基抽像的深层结构产生怀疑,那会有费尔摩的格变语法(
注十)。他们匠心独运所得之结晶共同点:即是善于引用所蒐集之资料并且融汇贯通,
化前人的心血为己有,都成为武侠小说中的妙手神偷。
由此观之,要有独特的创见,先从怀疑与好奇开始。在构思研报或论文的某些主要论点
后,就应尽量蒐集已往的相关文献。由于知识无国界,应随时注意国内外论文图书与期
刊出版的情形。此外,为避免重蹈前人失败的覆辙,或避免重复前人已有的努力,应对
前人文献略作评论(Literature review) ,找出他们研究上的盲点,这样对前人已有
的知识才有充分的了解并妥切加以吸收,去芜存菁,进行深究和补强,才能求取新的知
识,再凭自己的研究、考证、旁征博引才有可能写成一篇具有创见或新发现的论文。
四、论文写作:小题大作
从事论文写作,最困难的事是什么?只要写过论文的人大多会回答说:“选题难”。的
确,选择题目,似易实难,若想选小题,又想大作特作尤其困难。怎样选择一个适当的
题目呢?几乎任何一本探讨论文写作的专书,如宋楚瑜(1983:1-9) ,李瑞麟(1996
:19-36),Slade,Campbell和 Ballou(1994:2—4)都有提及关于题目的选择与界定
的一些基本原则,本文在此毋庸赘叙。
选择题目既是影响论文成败的关键,如何拟定适当的小题而大作呢?大致上可以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1. 先拟定一个对自己有浓厚的兴趣的题目。既使所拟定的题目,研究范围太大,其实
无所谓,但务必要有浓厚的兴趣,因为作者浏览群书、蒐集资料、整理分析,到撰
写论文,样样都需要兴趣配合,方能达臻事半功倍之效,而研究问题的冲刺力才会
历久不衰。
2. 尽量缩小题目研究范围,至于把题目缩小到什么程度,全靠蒐集的资料与个人处理
这些资料的能力来做决定。通常学生喜欢从大题着手,但在图书馆阅读一些前人的
文献之后,发现资料太多不易细读,才选定某一个问题的某一层面或选择某种研究
的观点或方法,以逐步缩小题目范围。因题目小,较易于蒐集资料并可整理详尽的
书目及资料卡。再者,观念较易集中,精华较易摘取,往往可以深入问题中心,而
不流于肤浅,作者才有可能有个人的创见或新发现。
3. 对前人的类似研究作一彻底的文献探讨,对所要撰写的题目更进一步的认识,作者
必须检讨前人的文献,其目的在了解迄今那些已有圆满的答案、那些是细微末节的
小问题、那些问题太空泛、目前不适合研究、那些问题仍然众说纷纭等,如遇有怀
疑的问题,当然应予深究。同时作者借此触类旁通,发现一些灵感并了解所拟定的
题目是否已有前人做过类似的研究,也可了解自己的兴趣到底有多大。
4. 多问问题。在探讨已往的相关文献时,不妨多问问题,如言心哲(1938:11)所问
的:“这个问题有无再加研究的必要?有无重新研究的可能?这个问题的知识,是
否仍有缺陷,尚待补充?我们若拿来再作的时候,又有多大的益处?”当然我们可
以再问前人所研究的理论、方法、过程是否能加以修正、充实、扩充、甚至取代?
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的概念与所思考的问题都会随着修正,所拟定一般性的题目
也随之缩小成特殊性的题目,一直到找到合适的研究题目为止。此即孔子所谓的“
温故而知新”。
5. 提出假设(hypothesis),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提供可能有创意的答案,所谓“答
案”应包含作者需要证明的观点和意见。以供后学者从事后续研究之参考,以便测
定该假设是否合理健全。最基本的理由就是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并非拾人牙慧,综
合已往的相关文献作摘要式的概述,而无新的创意。
笔者(1991)利用扩充主题的连锁(extended topic chain),为我国学生学英文而设
计出一套英文段落发展的模式为例,来说明论文写作的历程。笔者在美留学期间,即对
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 所谓的交谈功能的“词序原则”(word order principle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深感浓厚的兴趣。返国服务后,研读曹逢甫(1979)的
论文〈中英文的句子—某些基本语法差异的探讨〉,文中提出了“主题连锁”的概念,
也就是说中文句子是由一个或数个评论子句(他建议最好只限于四个)组成,前面冠以
一个可以贯穿全部子句的主题。请看他给的例句,注意 (a)的分析:
这棵树, 花小, 叶子大, 很难看
Comment
(a) topic C1 C2 C3
(b) topic transition focus
rheme
(c) 起承转合
(a) 是依据主题连锁分析:所谈论的主题是“这棵树”,其后紧接着三个评论的子句。
而 (b)的分析是依据交谈功能的“词序原则”,也就是人在谈话时,总是先提主题,然
后承接主题,最后才提及句子的讯息焦点。换言之,句子的进展是依“主题”、“承接
”、“焦点”的秩序而展开的。这两种不同的分析,事实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这
时笔者的研究兴趣与范围浓缩到这些分析对国人学习英文阅读或写作有无启示作用?同
时为深入研究,积极蒐集布拉格学派研究句子功能分布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theory)主要作者如 Mathesius,Firbas,Danes 和曹逢甫(1979,1981
,1983,1987)的相关文献,此外也参阅英语教学专家有关阅读与写作的文献,其中引
起笔者最大兴趣的是 Kaplan(1966) 用图表方式说明英语、闪族语、东方语、罗曼斯
语及俄语的段落发展方式。但在研读这些辛苦蒐集得来的资料时,不少问题涌上心头,
如我国传统文章作法四步骤:“起”(introduction to a topic) 、“承”(
elucidation of the topic)、“转”(transition to another viewpoint) 、“合
”(conclusion or summing up)不是也可以分析吗?如 (c)句,一开始就谈到主题“
这棵树”,这是“起”的部分;接着说明这棵树花很小,这是“承”的部分(= C1);
现从树的花移转到树的叶,这是“转”的部分(= C2),最后结论:这棵树很难看,这
是句子的焦点,也就是“合”的部分(= C3),由此观之,文章作法的四步骤可以涵盖
“词序原则”或“主题连锁”在分析句子时所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有理由可以把“词
序原则”或“主题连锁”的概念,从以句子为单位的分析,扩充应用到以段为单位的英
语阅读或写作上。最后提出下面的扩充主题串其中→表有密切关联性,…>表选择性,
可有可无
起承转合
(Topic Ccheng …>cjwan Che)
这就是为我国学生学英语而设计出一套英文段落发展的模式。有了这个模式以后,由于
这个结论必须基于事实,我们拿台湾大专联考英语试题中的四段阅读测验文章加以检视
,结果发现英文段落的发展并非如 Kaplan 所言,是直线式的,而东方人的段落是迂回
的。因此我们反驳那种中文段落组织方式和英文段落组织有明显不相同的说法。最后的
结论是对学习英文的我国学生,清楚的讲解扩充主题串,将有助于学习英文阅读与写作
的技能,并希望扩充主题串可供后学者从事后续研究之参考与依据。
五、结论
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言之成理,要言之成理,唯一祕诀是多读多看多研究。而研究就是
发掘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连串过程,有点像挖煤矿一样,不断去掘,一直挖到煤为止。
因此,做研究,要下苦功,天赋需苦功为伴,无捷径可循。功夫足了,就像珠宝看多了
,自然就会鉴定,什么书有料没料,一看就知到。这种发现可疑之处,发掘问题、蒐集
资料、比较鉴定、知所取舍是做研究的基本功夫,拥有这些功夫,从事论文写作时,自
然就会旁征博引、小题大作,远离操抄袭之路,步上创作之康庄大道。无疑地,时代的
巨轮,由于我们前人心血努力的研究创作而得以向前迈进。最后引用高教司司长余玉照
所提出“迈向卓越人生五多法”中的一多,作为本文的结语:
“多研究:每一个行业或每一个学术领域都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唯有锲而不舍地在研
究的路上付出心血,使能享有不断发展的希望。”(注十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