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 这年头不上tag不标结局不能当侦探 2-3

楼主: sanocon (sanocon)   2022-10-18 04:42:53
3
中午时分的电车上没有什么人,毕竟现在不是通勤通学的巅峰时间。车厢内闲散著三三两两的乘客,吴以澄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下,极力忽视跟着他在旁边坐下的大个子。
他知道今天的态度有点太过头。吴以澄原本就生性冷淡,对人际关系的维护也不是很积极,但那并不表示他就不在乎周遭人们的感受。他基本上会礼貌性地回避,但尽量不伤害到别人的感情。而其他人在了解到他的性格以后,也不会刻意前来接近,对方不想自讨没趣,他也可落得清闲。
唯一就是,他无法避开身为家人的吴以晴,不过,他也早习惯了妹妹那吵闹的性格。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也无法真正拒绝李承择。是因为李承择始终不屈不挠吗?还是自己的想法真的有什么改变?吴以澄现在也理不清头绪。而今天为什么会显得特别冷淡,大概是因为心情不好,而他需要一些思考的时间。偏偏吴以澄思考时最怕被声音干扰,但吴以晴和李承择这两个健谈的人聚在一起就是讲个不停。
吴以澄早上没进事务所,并不是因为有工作,而是因为他去见周令铭的父亲周作武。
因为上个月的寻狗兼寻人委托案,吴以澄意外得知委托人郑婷薇的前夫周令铭,其父亲周作武不仅是退休警官,甚至曾经参与过15年前的“那件案子”。只要是在S市从事侦探业的人,大概都多少听闻过“那件案子”的事情。因为那个在当年曾经引起S市一片譁然的事件,与如今的“侦探对应法”的样貌有很大的关系。
这2年开始从事侦探业的吴以澄也接触过几个同业,他们都对当年的事件有些微词,认为“那件案子”所间接促成的“侦探对应法”让这个行业变得绑手绑脚,但又不得不说,“侦探对应法”的实行确实驱逐了一些不肖业者,也让民众更容易找到值得信赖,且能确实完成委托的侦探。总的来说,即使已经过去15年了,如今大多数的侦探对于周作武与吴泰格曾涉及的“那件案子”,还是抱持着微妙的心态,而吴以澄身为相关者的亲人,自然是完全不想去碰触这个话题。
只是透过周令铭认识了周作武这个巧合,动摇了吴以澄的想法。就算当年媒体曾经大肆报导过“那件案子”,可那就是全貌了吗?或许真正曾经参与过案件调查的警官周作武,可以告诉他什么隐藏的事实。
周作武大约在近60岁时退休,因此现在应该是快65岁了。不过看起来身材还是很壮硕,满面红光,精神极佳。五官虽与周令铭有些神似,但从事研究工作的周令铭的身材还不如已超过60岁的退休警官父亲健壮。
吴以澄来到在两人相约,位于西区的早餐咖啡厅时,周作武已经到了。他看到吴以澄时似乎很开心,细细看着他的脸一阵子之后说:“你跟爸爸有点像,虽然五官不是很像,但身材一样又瘦又高。”接着露出如长辈般的笑容说:“真是怀念,‘那件案子’结束后,跟你爸爸也10年以上没有见面了。”
“案件结束后,你们还有联络吗?”
“还是交流过一阵子。毕竟Tiger可是寻人专家呀。”周作武微笑。
他会喊父亲的绰号,那就表示当年确实有不错的交情。
“不过后来……”
“嗯,我知道,后来委托案减少很多,是吧。”周作武点头:“我听我儿子说,你现在的事务所是在东区车站那附近的旧大楼吧?应该就是在那次事件后搬过去的。我听说他后来都没接到什么像样的委托,没什么机会发挥他寻人的专长。可是即使如此,他还是做着侦探这个工作。”
吴以澄也记得,不管变得多么落魄,不管是不是只能接一些像便利屋的工作,不管是不是不能再发挥自己的专长,吴泰格依然坚持待在这个行业,直到生命的结束。
“我不知道你爸爸有没有跟你谈过那时候的事情,”周作武以低沉的声音说:“但我很清楚,当时的媒体报导与群众意见是很偏颇的,那时候你们一家人应该是蛮辛苦的。不过,我今天是想要告诉你,以我实际在现场的观点来看,你爸爸,吴泰格当时并没有做错。虽然之后还是发生了不幸的事情。”
吴以澄只知道那些一面倒的意见,因此对于周作武的说法感到有些意外。他不禁::“难道有一些没有被报导出来的事实吗?”
周作武思索了一会儿,却摇摇头说:“不管是警方还是当时涉案的人们,都很开诚布公地说明了当时的经过,当然有一些调查事项还是没有公开,毕竟这案子的追溯期还没有结束。不过,即使公开了这些事实,还是改变不了舆论的走向,当时我们也觉得很扼腕。”
“为什么呢?”
“因为呀,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人们只是想要找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情来怪罪。至于事实到底如何,已经无所谓了。”周作武说,露出沉痛的眼神:“所以,Tiger只是一个代罪羔羊,他只是很不幸地刚好站在那个位置。不过,那个人当时就这样承受了一切,什么都没有说。”
吴以澄模糊地想起父亲的身姿。那是承受一切的背影吗?
吴以澄大学毕业后就离开家了。虽然同样在S市工作,但吴以澄还是有一种不离开老家生活就无法成长的想法,毅然离开与父亲和妹妹同住的房子。现在想来,或许也是在逃避与父亲面对面吧。因为这几年来的避不见面,让吴以澄没有意识到,人是会老的。接到吴泰格倒下的通知,吴以澄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比记忆中还要瘦小,苍老许多的父亲。
那个痀偻的背影,15年来承受了许多的骂名与嘲讽,却始终不置一词。
而自己决定要继承父亲的事务所,成为侦探,或许也是想要知道那个背影究竟是想要诉说什么吧?周作武可以给一个答案吗?
不过在这之前,方才周作武说的事情中,有一点让他颇为在意。
“周先生,你刚才提到这件案子的追溯期还没有结束……但据我所知,大家都认为这件案子已经结束了吧?为什么还会提到追溯期?”
“这个嘛,你果然是那个人的儿子,蛮敏锐的。”周作武抚著下巴的胡渣说:“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还是有一些关于调查的事情不能随便说出来。我只能告诉你,其实在警察内部有一些人认为,这件案子并不算真正结案。”
吴以澄不禁怔住:“这是什么意思?”
*
“以澄哥,到站了喔。”
身旁传来语气温柔的提醒,让吴以澄从沉思中醒过来。他一抬头,看着车门上方的标示灯,确实到站了。他起身,和李承择一起走出车厢。
这一次的委托人住在东区的边缘地带,这一带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开发了,也有不少人居住在这里,但或许是离市中心较偏远,开发的速度始终快不起来,因此至今仍维持着20多年前的样貌。虽然回游轨道电车也深入这个区域,交通相当方便,但这一带的大楼较少,几乎都是低矮的房子,越往外缘,还可以看到独栋的透天厝,甚至是有院子的平房。
而委托人童正博,就住在像这样的平房内。
他们出了轨道电车车站,面对的是一片与市中心截然不同的风景。没有高楼,没有整齐的水泥路与修剪整齐的行道树。建筑物都较低矮,而且相当老旧,那灰扑扑的外观仿彿会散发出霉味。不甚宽阔的柏油路有些肮脏,延伸向四处蜿蜒的小巷子。不过,相较于居住在靠近市中心地带的人们,这里的居民似乎比较常开车。两人走在路上,已经与3辆私家的电动车擦身而过。
他们依照地图指示,进入小巷子左弯右拐后,来到这栋附院子的小巧平房前。墙壁是灰色的水泥墙,屋顶是生锈的红色浪板,面南的墙壁上攀附着长春藤,但靠近窗户的地方都很仔细地清理干净。前院的一侧是一块水泥地,做为地板的水泥已经龟裂,从中冒出小小的杂草。可以察觉到这块水泥地应该以前是当作停车场使用,但现在空无一物。院子的另一侧是一座小花园,但杂草蓬乱,仿佛已荒废了一段时间。不过相较于花园的荒芜,通往正门的走道整理得很干净。
“唉呀,好怀念喔。”李承择说。
“怀念?”吴以澄狐疑地转头看他。
“对呀,我以前住在跟这附近很像的地方,是西区边缘很旧的社区。那边也保留了一些像这样的平房喔。”
原来李承泽曾经住在S市的西区。这么想来,两人认识超过半年以上,几乎天天见面,但吴以澄确实对李承择来到东区之前的经历一无所知。而吴以晴方才只跟李承择聊了一个钟头,知道的事情恐怕比吴以澄还要多。
两人走过小巧的前庭,来到门口。外层的铁门虽然长著锈斑,但还是蛮干净的,从这些状况可以知道,这平房虽然老旧,但居住者还是挺用心维护着。吴以澄按了电铃,发出一阵温和的鸟鸣。这里的一切都非常老派。
不久之后,门后传来遥远而沙哑的声音:“来了,等一下呀。”
接着是缓慢但沉重的脚步声。委托人在预约信件中说自己行动有些不便,应该是真的。门打开后,站着一个矮小的老人,左手拄著一个底部有4脚的拐杖。他脸上有着明显的皱纹与老人斑,体态瘦削,脸色蜡黄,灰色的头发顶端是一圈粉色的秃头。不过穿着整齐,白色的polo衫和卡其色长裤都很干净。
“你好,请问是童正博先生吗?”吴以澄开口:“我是泰格侦探事务所的吴以澄,你今天早上预约了委托服务,是不是?”
老人抬头打量了一下眼前两个高大的年轻人,布满皱纹的嘴角微微勾起笑容,点头说:“是,我有预约服务,请进。”
他转身走进室内。从走路的姿态,可以知道他的左脚不太方便,但有了那个辅助的拐杖,倒是还能顺利行走,只是速度并不快。吴以澄和李承择进入玄关内,准备要脱鞋时,听到室内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与喘气声,一看,竟有一只大白狗踩着小碎步走向童正博,童正博也面露温和的笑容,停下脚步摸摸大白狗的头,然后继续往里面走。
吴以澄记得,童正博应该是预约找走失宠物吧?难道这个家里除了这只大白狗以外,还有其他狗吗?
吴以澄和李承择进入客厅,那表皮有些破损的皮沙发,放满生活用品的柜子,看起来颇为厚重的餐桌,传达出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有人住在这里的陈旧氛围,每一个细小的物品累积出特有的文化。
“我给你们倒个茶喔,可是不好意思呀,我这脚不太行,所以动作比较慢……”
“我来帮忙吧。”李承择满面笑容地迎上前去。
他说他很习惯应对老人家,看来不是假的。那下垂眼内含的亲切与情感,很快就让童正博消除戒心,领着他一起进入厨房。反倒是那只大白狗见李承择接近饲主,摆出警戒的姿态,喉头深处发出鸣声,微微露出尖牙。吴以澄见状赶紧过去,朝大白狗伸出手,大白狗随即发出讨好的哼声,凑过来闻他的手指。
李承择帮忙童正博泡茶这段期间,吴以澄已经跟大白狗混熟了。所以当李承择端著茶盘走出厨房时,看到那只大白狗仰躺在地板上,四脚朝天,露出粉色的肚子让吴以澄摸摸,一副很舒爽的模样。
真羡慕。这是李承择的第一个感想。
“唉呀,这么快就变熟啦。”童正博笑瞇瞇地说。他要在一张单人沙发上坐下时,李承择不动声色地过去帮他接过拐杖。
“我之所以擅长寻找走失宠物,也是因为这一点。不知道为什么,动物都很亲近我。”吴以澄解释。
“很有动物缘呀,真好。”
看到饲主过来,大白狗随即起身,凑到饲主旁边嗅闻。童正博露出爱怜的眼神看着大白狗,伸出满是皱纹与老人斑的手掌,轻轻抚摸著大白狗的头顶。大白狗瞇起眼,似是很满足的模样。
“童先生,你要委托的工作是帮忙寻找走失的宠物吧?”吴以澄拿出平板电脑:“能不能请你先说明一下有关走失的宠物的事情?”
“啊,歹势歹势,我应该要先讲清楚喔。”童正博挥挥手说:“我预约的时候,只看到有找宠物的选项,所以我就选了那一个啦。”
事务所网站上的预约事项确实有些侷限,因为依照规定,只能标示出事务所有登记标签的营业项目。不过,其实有附注说明的机制,如果有必须做特别说明的委托项目,委托人在预约时可以在附注字段内先说明。但已超过70岁的童正博显然不是习惯使用网络的族群,所以没注意到还有这个功能吧。
“我了解了。那么你的委托是?”
“吴先生,我想委托你帮我找这孩子的主人。”童正博说,拍了拍靠在他身边的大白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