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 [瑯琊榜/靖苏]大梁野史。水落石出

楼主: layu0113 (悸琉)   2016-05-19 22:22:36
接续于
大梁野史。两地相思
大梁野史。秘会
大梁野史。抉择(上)大梁野史。抉择(下)
大梁野史。信赖
之后
萧景琰未曾想过他会以天子身份踏进天牢看望异母兄长,当年祁王兄的最后一面自己连见
都没见着,皇长兄就已成了十余载无人敢凭吊的孤魂。
天字号牢房,向来有它或悲或壮的过往,多数时候只有不同的立场没有绝对的对错,成王
败寇亘古不变。
这地方太过森冷,他并不感到害怕只是不喜欢。
同为皇家子弟,萧景宣可说是走在一条与萧景琰截然相反的路上,皇四子之母越氏曾宠冠
六宫,子凭母贵,纵然萧景宣在众皇子中才德不特别出色,却仍凭先帝一己之好坐上了
太子之位,多数人为了东宫之为争得头破血流,可对萧景宣而言得来全不费工夫。
当年萧景琰尚是主政太子,四国齐攻梁,最后虽四战皆胜,却导致本就在内耗的国本的大
梁状况雪上加霜,因此他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休养生息并着手税赋政策的改革。
世家大族掌握了绝大数的财富,缴纳的税却非最多,相反地,平民百姓拥有的财富不多,
需要负担的税赋却未见得比世家大族要少多少,过去先皇急欲杜绝的土地兼并风气还未完
全杜绝,许多世家大族借由兼并平民土地增加财富,却因土地非在自己名下而不必缴纳税
赋,因而萧景琰独排众议加重门阀世家的税赋,此举引来了两极的评价,世家极度不满,
而民间却大为称许。
根据怀王上报的消息,萧景宣利用了世家大族对梁帝的不满,打着为世家大族讨公道的名
号,收归了几个世家私养的军队,加上自身的献州军,意欲趁返京探母的机会一举逼宫萧
景琰。
萧景琰只身缓缓走下阶梯,隔着一段距离便看见养尊处优的萧景宣披头散发抓着牢房栏杆
对狱卒大吼你究竟知不知道我是谁最好别开罪我,见狱卒不为所动竟转为利诱,他说放我
出去要多少银两随你喊,却狱卒置若罔闻,这位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废太子颓然吼叫
一声,愤恨拳头眼见就要往石墙上招呼过去,最后一刻却收了手,一个自幼被呵护到大的
尊贵皇子怎会自找皮肉痛受。
“四皇兄,别来无恙。”帝王低沉嗓音回荡于偌大天牢。
“萧景琰你这不择手段的小人!”萧景宣咬牙指控。
“陛下名讳岂是你这阶下囚可喊的。”狱卒不住在大梁帝君前训斥不甚得人心的废太子。
萧景琰摆摆手示意狱卒全数退下,他要单独与献王谈谈。
待部下全数离去后,萧景琰不疾不徐问道他何处不择手段了,萧景宣左指控他表面善待越
太妃实际是行软禁之实,右指控他派人密集监视献州完全把这个兄长当敌人在防,并且极
尽自己所能骂出的难听词汇将这位大梁新君贬得一无是处。
纵然遭受当面辱骂,却帝王不愠不火,只是淡然反问:“皇兄以为自己何以还能在这与朕
对话?以为越太妃为何还能安生宫内,享有太妃的一切待遇?以为你的妻小为何还能好端
端待在府上?以为一个私运军火私养军队且已经起兵叛变的地方亲王为何没被即刻赐死?

帝王不愠不火的语气带来莫名的压迫感,萧景宣支支吾吾却凑不出只字词组。
“因为献王并未成功叛变,预定起兵的那天火器不知何故全都无法点燃,所有弩的弦都被
割断。”
一群因为利益而结合的乌合之众是禁不起考验的,当兵部上报献州有异时,萧景琰表面按
兵不动,私下却令萧启庭及列战英展开秘密调查,并暗中安排细作混入献州军中,待到立
储消息成功让献州军再也按耐不住,便着手武器的破坏,最后令列战英及萧启庭一同前去
献州捉拿叛军。
“你……你怎么,我就知道一定是你搞的鬼,定是你背后又有阴诡谋士出主意!”
“搞错方向了吧,这天下是朕的天下,朕做事名正言顺,搞鬼的是你!”
“名正言顺?呸。若不是你当初得了麒麟才子替你在背后搅弄风云,不然当初凭你一个小
小郡王,想登太子之位根本痴人说梦话。”
“我是先皇御笔亲封的太子,而你是先皇御笔亲废的太子,这还不够名正言顺?”
“你!”
“萧景宣,朕想我们已无话可叙,皇室子弟的最后一段路,自己选吧。”语毕,萧景琰唤
来了狱卒,手上拿着白绫一条及一壶酒。
“选吧,两条路,该是足够仁至义尽了。”萧景琰瞥了眼白绫及酒壶,又淡淡地扫了眼萧
景宣。
“萧景琰,你竟敢杀我!”似是有些不敢置信他这个素来最顾念感情的皇弟会如此决绝。
“意图谋反,这罪名还不够?”话音方落,梁帝便旋踵往地牢出口迈开步伐。
“若你当初没得到麒麟才子,今天还轮得到你说谋反。”萧景宣抓着栏杆眦裂发指,萧景
琰顿下脚步却无丝毫转身的念头。
“四皇兄,你错了。朕不是得到麒麟才子,而是麒麟才子从过去就是朕的了。”
大梁帝君回首,额前垂落的天子十二束旒在火光的映照下于刚毅脸庞拉出阴影,帝王之气
慑人。
霎那间,萧景宣话梗于喉头,发不出一言。
“……景琰,我已别无所求只求你放过母妃。”半晌哑然,萧景宣好容易才拼凑出句话。
“越太妃自有她该有的归宿。”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萧景琰头也不回地离开天牢。
**
今日梅长苏照例进宫指导皇长子功课,期间有名宫女到皇子书房转达太后希望梅先生稍晚
到芷萝宫同用午膳。
一般来说,在没必要的状况下梅长苏并不喜在梁宫之内走动,尤其是后宫更是能避则避,
纵然如今他已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进宫,但他依然认为低调行事无论对自己或对萧景琰都好
,毕竟宫里人多嘴杂,没必要再无事生非了。
然静太后已邀了他多次,前几次自己均以各种理由推托,可她锲而不舍,依然次次都派人
前来邀约,如此盛情再难推却,况,他是真的想静姨了。
来到芷罗宫时,宫女见了梅长苏及皇长子先对他们行礼并言太后已备好午膳在等二位光临

梅长苏带着皇长子依礼数对芷罗宫主人行了大礼,太后迎上前要他们快快请起。
她并未阻止梅长苏对自己行礼,因自己太了解这孩子的心性了,长幼尊卑君臣父子非要分
个清清楚楚,尤其在景琰登基后更是如此。
一句这儿没妳们的事了将宫女全遣下,然后领着那一大一小来到桌前,一声道:“快趁热
尝尝,看哀家的手艺比起从前如何。”
梅长苏一眼望去,满桌菜肴近乎是自己喜爱的菜色,且完全避开了会引起他过敏的食物,
静姨依然是一如既往的心细。
“如何?”
“完全不下御膳房。”梅长苏抬首冲著太后一笑,向来挑嘴的萧启纮亦言皇祖母的手艺最
好了。
“瞧你俩嘴甜的,待会尝了点心怕是食之无味了。”
“静姨(皇祖母)的点心全大梁第一。”师徒二人异口同声道。
“小殊,果然还是你有一套。”
“静姨此话怎讲?”
“若要说哀家这皇孙最听谁的话最黏谁,那定是小殊你了,自从你任了他的师傅,这孩子
懂事上进了许多。”
梅长苏一哂,思绪飘远至少年时代,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心高气傲,对闹腾爱黏人的孩子
极度缺乏耐心,尽管如此,萧景睿却仍老爱黏着自己,其实孩提时代的萧景睿算是个听话
的孩子,真正常让林殊感到不耐的是言豫津,一个十足十的爱哭又爱黏着景睿不放的麻烦
小孩,只要萧景睿在金陵少年将军身边,定也能发现言豫津的踪影。
梅岭一役隐去了赤焰军少帅林殊的光芒,同时磨去了他的骄与傲,淬炼出沉稳内敛,喜怒
不张扬的梅长苏。
饶是他多精于算计,却未曾算到如今的局面,以傅之名伴着萧景琰的长子,光明正大长伴
君侧。
他待萧启纮并不特别好,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原以为这个自小被娇惯到大的孩子不出几日
就会放弃,可这孩子不知怎么地就偏爱黏着他。
“静姨过誉了。”
“小殊,你对景琰父子的重要性,绝对远胜于你所想像。景纮,梅先生如何?”
“梅先生极好。”孩子会使用的词汇或许不多,但肯定是最诚实的了,好与不好,无须犹
豫。
太后闻言拉开了唇线,皇长子见皇祖母笑亦跟着上提唇角,不知怎么地,梅长苏觉得这画
面美极了,不由自主地笑弯了眉眼。
顺着落座的方向外望,园里一枝独秀的红梅格外惹眼,梅长苏记得从前芷萝宫里并未栽梅

兴许是察觉了梅长苏落在梅树上的目光,静太后自顾自地说这梅树是在小殊你的死讯从北
境战场传回金陵,由当今圣上亲手栽下的,他每回来芷萝宫请安时,总会静静地望着那梅
树许久。
往昔,见梅如见人;今日,人梅两相见。
梅长苏望着梅树良久,心绪纷杂反而没能吐出只字词组,他想着萧景琰立于梅树下的哀痛
,忽觉鼻头酸涩。
午膳用毕,太后领着梅长苏及皇长子到御花园里一逛,说是小殊难得来一次后宫可要好好
把握机会。
偌大御花园里,平日少有人走动,今日因稀客到访多了些欢颜笑语,老少赏玩顾看,好不
热闹。
新帝性情不似先帝喜爱铺张,连带着御花园所植花树亦透露王者喜好,从前园里多牡丹芍
药倍显贵气,如今园中广栽梅荷竹透出傲人风骨。
这厢的惬意漫步被阻断于一声慌张的“太后,出事了”,一名芷萝宫的宫女顾不得太后的
贵客在场鲁莽趋前,太后宫中的宫女向来训练有素,如此莽撞意味着真出了事。
“怎么了?妳起来慢慢说。”
“越……越太妃她把药碗打破逃出昭仁宫了,大伙正忙着找寻她的下落。”
“怎会如此突然?”
“天牢那头的消息,不知怎么地传进了昭仁宫。”
“近日昭仁宫里可有人事异动?”
宫女思索片刻,道:“有,刚好之前的宫女受不住越太妃的压力,所以内廷司又拨了几个
吃苦耐劳的宫女过去。”
太后略一沉吟,言:“去帮哀家查查这几个宫女的来历。”
“是。”宫女向太后行了揖礼后离去。
“小殊,你以为这事如何?”
“我愿事情真相非我所料。”梅长苏淡淡一道。
“哀家何尝不是。”太后语气中透出不知何故的惋惜。
“皇祖母跟梅先生在说什么?纮儿不懂。”
梅长苏弯下身安抚似的摸了摸萧启纮的头,轻声说了句:“这等事,由大人来背负就好,
纮儿暂且不必管。”
倏地,一道尖锐且歇斯底里的笑声响起,不是别人,正是宫女们遍寻不著的越太妃。
“梅长苏你这祸国殃民搅弄天下的妖怪,单单魅惑萧景琰还不够,现在还想铲除异己把景
宣拉下献王之位吗?”说着便要冲上前来意欲掐住江左梅郎的颈项,皇长子见状就要迈步
向前,梅长苏却毫不犹豫地趋前一步。
分明一介文弱书生,散发出的气势却叫人不敢侵,梅长苏面沉似水,丝毫无闪躲之意,倒
是越太妃蓦地收了手。
“梅长苏啊梅长苏你还真是不简单,连萧景琰的儿子也被你收买了,妖怪果真是妖怪。”
“太妃,并非苏某有意要为难献王,而是献王意图谋反在先。”梅长苏面著越太妃不疾不
徐地说著,随后又转向皇长子,道:“纮儿,还记得前些日子师傅教你的《七步诗》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纮儿真是认真的孩子,背得很棒。”自梅长苏口中得到称赞,让萧启纮乐得忘怀,浑然
未觉自己成了最柔软的武器。
越氏闻此诗似是受到剧烈刺激似的,突然放声大笑,不一会却转为哭嚎。
此处的闹腾,很快地便引起了宫内侍卫的注意,太后一声令下越贵妃便被带回昭仁宫并强
制喂下该饮的药汁。
**
后宫人数不多,查起来花不上太多时间,不出几日,在前后朝的相互配合下,幕后主使便
被揪出,相当令人遗憾。
前朝之上,柳氏一族为大梁三代元老,亦是世家大族,新帝即位后的税赋改革让柳家收入
大幅缩水。
后宫之内,柳后虽贵为六宫之首,可梁帝后宫形同虚设,两位妃子并不特别依附柳后,淑
妃膝下养著战功累累的怀王,再加上萧景琰对萧启庭的重用,朝堂上盛传梁帝欲立将达弱
冠之年的怀王为储君,这风声令柳后焦躁不已。
一连串事件由柳家主导。
首先,放出誉王妃未死的消息趁势打击皇帝心腹蔡荃,找了假证人混淆视听;接着让礼部
挟群臣之势要皇帝纳新嫔新妃好巩固柳后在后宫的地位,好让日后的立储多一门世家大族
的支持,这也是为何选上门下侍中的孙女,如若朝中权位最高的三省中的中书门下结盟,
势必形成一大难以忽视的力量。
岂知梁帝依然不为所动,甚至传出立了怀王萧启庭为储的消息,因而示意野心仍盛的萧景
宣打着为世家大族讨公道的大旗自献州兴兵,双方协议若逼宫成功,膝下无子的献王登基
即立萧启纮为储。
未料,风声不知何故走漏,献王被捕下狱,据闻是由梁帝亲自处刑。
既然目的达不成,那么就索性来的个玉石俱焚,无人知晓献王被处以何刑,但柳后示意放
风声之人讲得愈耸动愈好。
皇帝谅柳家为三代元老,免除一死削去爵位贬为庶人;皇后柳氏侍上多年且育有皇长子,
降为柳嫔迁居长门宫;皇长子尚未成年,由太后代养。
至于,献王及其亲眷的处置则众说纷纭,梁帝对外昭告献王及其亲眷皆已畏罪自裁,然民
间却盛传献王一族诈死,藉死遁方式脱离天家,亦有一说为梁王亲自监刑,献王心有不甘
,天牢鬼影幢幢,对诸多传言,萧景琰从不承认亦未曾否认,任由这事成为巷议街谈。
tbc
后记:
原本想写后宫长苏传(误),但写到最后才发现萧景琰后宫根本没几个人,所以就变成这
样了(愣
文中的长门宫是借用汉武帝第一任皇后陈阿娇被打入的那个长门宫,简言之就是冷宫。
plurk:https://www.plurk.com/kilyu
lofter:http://kilyu0915.lofter.com/
作者: orphenya (喔~飞呀)   2016-05-20 21:48:00
缴税这段刚好跟上时事耶,既视感好强烈。 纵古观今,似乎逃不了这个循环让人不甚唏嘘麒麟才子从过去就是朕的了<<自始自终都是朕的! 水牛霸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