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Merlin
01.
‘你拒绝了招幕。’这是肯定句,毫无疑问。
‘显然我不适合那种腐朽的体制。’
‘你不是喜欢零零七的电影?’
‘你说了,电影。最先进的武器、会飞的车子、破坏玻璃的戒指。真正的特务
不需要那些也能达成任务。’不情愿地承认,‘他们会关在房里解读敌军的
密码,假装全世界都是间谍。没有忠诚,没有朋友。’
对话出现了停顿,或者,意味深长地试探,‘哈利,如果零零七是真的──’
停顿的时间更长了,‘老天,我爱死零零七了!’
青年神采飞扬的样子正如同他在击剑大赛时被宣布落败的那一刻。当时他以一
记飞踢踢下对手的西洋剑,就此失掉冠军宝座。梅林还记得哈利赛后向对手道
歉的场面,说实话,比起疼痛,对方惊讶的程度显得更令人印象深刻。
哈利说,他不适合在正规的体制下生活。即使他学习了一切规矩和知识,却会
在能够容忍的最大限度下犯规,这完好地体现于法学课,他会在打钟后才悠闲
地步入教室,他总是迟到,却永远都能比教授早一步到。
──简直是加入金士曼最好的候选人。
日后将被冠以梅林之名的青年当时曾微微一笑,“会有工作的,哈利,如果你
能通过考验。”
友人的安慰活像是他多怕一毕业就浪迹街头,哈利对此不置可否。他有理想,
有抱负,他忠诚,却厌恶墨守成规的体制,他绅士,却总会做点出格的事。
哈利‧哈特不是世界上最矛盾的一种人,但若矛盾牴触到坚定的原则,或者,
说得浅白一点,如果他在存有疑虑的情况下加入军情六处,难保不会在被敌军
拷问时吐出点什么。
不是因为他不爱国,不是因为他不忠诚,或许正好相反。当你的国家背叛你的
原则,你是否还要坚守国家那些肮脏的小祕密?你是否仍能保证自己忠贞不移?
‘你效忠的是你的名字,你的国家,或是你的良知?’
当时招募哈利的男人有着一头漂亮的金发和完美的脸孔,在他拒绝招幕时,曾和
他在公园里散步。
男人曾经隐晦地说过,军情六处正如世界上的其他情报机构一样,彼此渗透,
彼此猜忌,你永远不能相信送到手上的情报有几分真实,就像你永远不能相信你
的朋友。
男人的表情倏然间变得悠远而深邃,像回忆带来的打击远比甜蜜更多,哈利有预感,
这不是一项放松戒心的手段或什么高深的谈话技巧,因为在男人看见友人向哈利打
招呼时,表情顿时转成懊恼,带着一脸“自己都说了什么”的恼怒,尽管那恼怒浅
薄如纸。
‘就算当个裁缝,也别当间谍。’最后,男人留下这句语焉不详的话,转身离开。
他盯着男人的背影,猜想这或许就是最后一次见面。如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般再无
交集。
这话说得对,却也不对。毕竟命运有时总是戏剧化地让人想笑想掉泪。
“要不要考虑当个裁缝?”
那一瞬间,友人的问句和男人的脸重合而上,哈利顿了一下,忽而说道,“以现
有体制来看,我说不定是个反派。”不按理出牌地率性而为,如同零零七那样的
主角毕竟只能出现在电影里。
“你不是。”然而,友人却用比哈利坚定百倍的态度回答,“相信我,你不会是。”
现在想来,梅林或许比哈利所预想的更早知道“金士曼”组织,当他随着父亲的
旧识踏入裁缝店那刻,看见友人的惊愕表情曾让梅林说嘴了好几年。
哈利不知道“梅林”遴选的过程,他只知道自己会成为“加哈洛德”,他想成为
“加哈洛德”,他想加入这个组织,他想在拯救世界时将背后托付给最能信任的朋
友。如此,在被拷问的当下,脑海浮现的人影能陪他渡过难关。
●
当现任的兰斯洛特领着哈利踏入会议室,代号“梅林”的青年仅仅是挑起一边的
眉,“兰斯洛特,时间刚好,快进去。”
他等了几秒,等兰斯洛特走出房门向他点头,并转身执行任务后,梅林才踏入会
议室。
哈利很快就进入状况,唯独在看向他时带有些许疑问的目光。然而绅士不会在不
对的场合不合时宜地发问,即便哈利总是屡屡犯规,在此刻倒也显得安份。
如他所料,哈利是表现最杰出的那个,论学识,论体能,论忠诚度,他都无懈可
击,转眼间,他已来到最后一关。
梅林交给友人一把枪,冷静地宣布他的考验,“射杀那只狗。”
●
‘你效忠的是你的名字,你的国家,或是你的良知?’
哈利想,他是为了什么拒绝军情六处,又是为了什么想加入金士曼。
‘你永远不能相信送到手上的情报有几分真实,就像你永远不能相信你的朋友。’
‘我说不定是个反派。’
‘你不是。’友人顿了一会,再度强调,‘相信我,你不会是。’
哈利接过梅林手里的枪,将枪口对着皮克先生,握枪的手稳得仿佛对面是个毫无生
命的娃娃。
他想,他信任的不是金士曼这个组织与这种攸关性命的考验,他信任的仅仅是那个
曾经说过他不是反派的朋友。如果友人这么要求,必有他的原因。
哈利相信他踏入此地与友人碰头是一种牵引。而他要做的,仅仅是顺应这种牵引。
哈利扣下了板机,没有一丝迟疑。
●
与金士曼的特工遴选的机制不同,“梅林”这个位置是被培育的,如“亚瑟”一样,
是透过传承的。
高度的智商、蒐集资讯的能力、强健的体魄、用枪的神准,每一位“梅林”都是由
同一个家族挑选当代适当的少年进行培育。“梅林”毕竟算内勤人员,汰换率低,
在位时间长,加上所接触的资料太过机密,所以所有的“梅林”都会在任内期间培
育下一代“梅林”。
而这一代的梅林更是出类拔萃,他上任时甚至比汰换率高的金士曼特工还年轻将近
一轮,直到加哈洛德于一次任务折损后,各金士曼特务带来了自己的候选人,他知
道所有现任金士曼的家庭背景与交友范围,更知道哈利‧哈特的家族在金士曼的遴
选标准之内,是以当友人真正出现在会议室时,他丝毫不感到意外,或者该说,
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
‘加哈洛德,必出于兰斯洛特。’
正如古老传言中最为圣洁的骑士,才能坐于亚瑟王边最凶险的位置,哈利‧哈特是
历任加哈洛德在位期间最久的一名特务,就仿佛他的强悍没有尽头。
直到他隔着眼镜看着友人在教堂里单方面屠杀众人,鲜血欢快地谱成世界上最糟的
摇滚乐。他叫了他的名字,真正的名字,两次,完全没有得到回音。
这不寻常到了极致。
然后,范伦坦便拿着枪口对准他,枪响瞬间,画面一归于无。
简直像一部烂片,imdb排名倒数的那一种。
他瞬间摘掉了眼镜,低声问亚瑟是否在线。若这是一部电影,那结尾实在真实地接
近荒谬,又荒谬地接近真实。
事实上,亚瑟的叛变更是结尾之后的大逆转,毕竟伊格西没有必要说谎。梅林实事
求是地厘清真相,然心里仍有些定论。若让他在亚瑟与加哈洛德所推荐的候选人之
间选一个品格真诚的人(而非忠于金士曼的人),那似乎不是太难的问题。
金士曼是独立于各国之外不受国际干扰的组织,而组织是个工具,能维护世界,
却无权成为主宰。他们能静观世界的演化,却无能决定它的走向,说到底,他们
不能侵犯上帝的领域,特别是他们以圆桌武士自我起名。
名字。
除了圆桌武士的代号,他们原先都有个名字,真正的名字。梅林知道每一个金士
曼特务与亚瑟的真名,但相反的,梅林的真名却是个祕密。通常,仅有上任梅林
与现任亚瑟知情,然这一任却有了意外。
还有一个人知道梅林的名字,梅林真正的名字,但从他上任以来,那人从来没有
唤出过。
“伊格西,你为什么要用那个名字称呼我?”他指的是于范伦坦基地上,在迎接
他们的范伦坦下属前,伊格西突如其来的称呼。
“我听见哈利这么叫过,梅林,那是你的真名吗?”
不是,当然不是。
他应当否认,当下却沉默了。
‘需要我提醒你,我们三分钟前才走过这条路吗?’
‘梅林,你愈来愈像我们在军情六处工作的老朋友了。’
‘他讨厌体力活,不表示全天下都得因为不高兴白走路就被冠上那名字。’
‘一个人口中的鱼,是另一个人口中的鱼(poisson )。顺带一题,我找到路了。’
如同梅林拿加哈洛德初见金士曼的惊愕取笑,加哈洛德也总会影射梅林窝在资讯
处指挥众人劳动是一种怠惰──如外勤与内勤人员相互抱怨不懂彼此辛苦的惯性。
他和加哈洛德搭档出任务的频率最高,究因于学生时期便有的默契,哈利仿佛是
他与过去与真实世界的一种连接,可这连接又贯穿了他的未来与他的虚拟世界,
梅林从来不会直呼金士曼特务的真名,一来,他们并不是以真名作为相互介绍的
伙伴;二来,金士曼特务的真名泄漏必有风险,这是一种防备其中一人叛变的保全。
可是,当加哈洛德开始在教堂内展开屠杀时,梅林却脱口叫出了“哈利”,总是会
因为那样而回头的青年在当下却完全没有任何反应。
这或许是他尔后倾向了伊格西的解释。加哈洛德必然被控制了,无以他解。
──
[1]原句是“一个人口中的食物,是另一个人口中的毒药(poison)”,这里哈利
用了法文的鱼(possion)来玩文字游戏。
这梗来自Mark Gatiss的《维苏威俱乐部》
[2]‘加哈洛德,必出于兰斯洛特。’是一个圣经故事。传说兰斯洛特与河神女儿
化成的亚瑟王王后度过一晚,女方后来生下加哈洛德。加哈洛德同时也是预言
所指能找到圣杯的骑士。
[3]鉴于亚瑟的姓氏金(King)及他极为严重的阶级观念,所以猜想亚瑟应该不是
经过外面显赫的家族筛选,而是家族传承。
[4]以及,那个名字的主人在本文出现过,不是只有名字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