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russian (prussian)
2015-07-18 03:50:33(日经中文网)
http://zh.cn.nikkei.com/industry/management-strategy/15209-20150717.html
航空公司找到新赢利点——航校
2015/07/17
到2030年,亚太地区将需要约23万名飞行员,需求扩大4.5倍,
导致飞行员人才的严重缺口。这一问题被日本航空界称为“2030年问
题”。目前,已有一些大型航空公司开始采取行动,将问题变为商机
。日本全日空(ANA)和新加坡航空将设立飞行员训练设施,供廉价
航空(LCC)等使用。为了分享亚洲航空需求增长的蛋糕,这些航空
企业既可以协助廉航企业,也可为自己创造一条稳定的收益来源。
(图片)
在全日空的培训设施内接受训练的泰国廉航飞行员(曼谷)
“将机身向右转!”“准备进入着陆状态”,坐在身后的教官不
断发出指令。2名飞行员根据指示驾驶著空中巴士“A320”,“机身
”上下左右剧烈摆动,从驾驶舱望去的曼谷街道和机场周边的景色也
不断变化。
6月中旬,当地的廉航飞行员在全日空设在泰国曼谷郊外的训练
设施中进行模拟飞行训练。上述画面为训练一景。
随着亚太地区的廉价航空公司飞速发展以及飞行员的大量离职,
据推算每年的飞行员缺口达9000人左右。据一家廉航企业介绍,培养
飞行员必须要接受1个月共150小时的模拟训练。但“以往一直使用的
香港训练设施处于满员状态,不得不在成本高昂的东京进行训练”,
泰国第2大廉航飞鸟航空(NokAir)训练负责人本洽·布阿萨本(音译)
这样。
嗅到商机的全日空携手飞鸟航空等公司设立了“汎美国际飞行训
练中心(Pan Am International Flight Training Center,简称
PIFTC)”,于2014年9月开始24小时运营。训练基地的训练指导人员
三船英明表示,该基地的优势是“母公司也是航空公司,所以了解飞
行员紧凑的工作日程等,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以泰国为主的
约10家廉航企业正在这里实施培训。
该基地计划在8月推出美国波音“B737”模拟器,到2016年增至4
架。2013年全日空收购美国汎美航校,计划将业务扩展到设施租赁和
飞行员培训。全日空的目标为开业3年后,培训业务销售额达到每年
7.5亿日元。
行动的不仅是全日空。新加坡航空和欧洲空中巴士合作,将于
2016年在新加坡开设“空中巴士亚洲训练中心(AATC)”,引进8架
飞行模拟器。新加坡航空董事长兼CEO吴俊鹏表示,训练中心将满足
亚太地区的训练需求,计划每年向1万人以上提供训练服务。
航空业人士认为出现这种趋势是因为“大型航空公司也被卷入日
益激烈的价格战中,靠航运几乎赚不到钱。所以需要拓展能稳定获取
盈利的业务”。新加坡航空与空中巴士的想法不谋而合。后者希望通
过扩大亚洲的训练设施来夺取美国波音的市占率。
此外,廉航企业自身也开始努力。亚洲最大廉航亚洲航空
(AirAsia)与加拿大知名飞行模拟器生商CAE成立了训练中心“亚洲
卓越航空中心(Asian Aviation Centre of Excellence,简称AACE
)”。
印度尼西亚第3大廉航公司连城航空(Citilink)计划将目前每天
190趟航班到2015年末增加至225趟。连城航空CEO艾伯特·包尔汉(
Albert Burhan)表示,计划今后招聘140名飞行员,“以有经验者和
航空学校的毕业生为中心。”其母公司印尼航空(Garuda Indonesia)
将配备1部飞行模拟器用于培训飞行员。训练负责人拜尤·乌迪阿特莫
科(音译)表示,“正在讨论向有关方面请求扩建”。
飞行模拟器仅引进费用一项就需要每部10亿日元,规模较小的廉
航公司难以引进和维护。虽然在部分业务上存在竞争,但大型航空企
业认为,廉价航空占东南亚座位总数的60%,抓住廉航的增长需求对
于本公司来更为有效。在人员等跟不上快速扩张,廉航收益下降日
趋突出的环境中,两者正在摸索竞争和合作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