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删]
→ yamatai: 看到三颗低音那边有点无言,会这样设计当然有它的原因... 10/16 21:14
→ yamatai: 而且也不是追求低频延伸就是低音单体的全部,你不是也说 10/16 21:14
→ yamatai: 了体积了吗? 15吋大面积大箱体,有可能延伸跟6吋单体一样 10/16 21:15
→ yamatai: 那15吋不就烂爆? 可是这15吋的量感轻松感都不一样啊 10/16 21:15
→ yamatai: 喇叭的测量技术的确有在进步,不过那些现象以前的人都 10/16 21:18
→ yamatai: 有观察到,也有很多类似的设计就是了 10/16 21:18
→ yamatai: 低音单体上waveguide 这个60年代就有了 10/16 21:19
[恕删]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我下面这段话会被解读成 15" 比较不好...
: 我看到用三颗 5" 低音单体的窄体落地就很无语。这样只会比一样设计的书架
: 大声,但是低频一样下不去
→ yamatai: 低音单体上waveguide 这altec就有了阿 10/16 23:28
→ yamatai: 往后的几十年多少人都在讨论低音怎么跟号角融合 10/16 23:29
→ yamatai: 扩散角度当然是主角之一,这个不是新闻 10/16 23:29
→ yamatai: 甚至低音单体进压缩室也很多人玩 10/16 23:33
→ yamatai: 玩过压缩驱动单体之后的人通常都很难回头 10/16 23:33
→ yamatai: 那个猝发爆发力已经可以跟现场几乎无差异了 10/16 23:34
推 annachie: BB5 ? 10/16 23:35
号角的长度要有数个波长才有效,340Hz 波长大约一公尺。频率低到一个程度,
所有喇吧都是点波源。重点是在分音点附近,高低音单体的辐射场型是否类似。
传统的双音路号角设计,在分频点附近号角其实不太有办法控制场型 (不够深)
但同时 15" 的中低音单体,直径在 1.8KHz 已经两个波长了 (beaming)
这个问题在所有 JBL 都存在,直到 M2 开发出一个夸张的压缩单体,把分频点
降到 800Hz 才真正得到控制。
号角的根本思路是用光学反射的方式看待波现象,EOS615 是走另外一条路,
用近场的方式去理解低音单体。最基本的振膜模型就是全钢体,整个一起动。
维持圆形的振膜有利制造和维持振膜的刚性,但是在前面加上结构来调整近
场 (也许可以用 diffuser 类比),来达到和高音单体类似的场型。
对,很多人玩过大低音单体跟号角要怎么融合,但是在低音单体前面放号角只有
视觉效果,思路上的创新在我看来 M2 和 EOS615 是两大进步。
不计较体积的话,和 Genelec 类似的思路是 SynergyHorn,用精选的辐射孔
位置,搭配电子滤波器和声学滤波器,让全音域得到号角点源的效果。
https://www.danleysoundlabs.com/products/loud-speakers/synergy-h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