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发烧音响到现代有什么科技突破吗

楼主: fostertaz (Placebo Addict)   2018-04-10 15:12:41
※ 引述《YCL13 (静默)》之铭言:
: ※ 引述《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之铭言:
: : 推 djboy: yamataI网友所言甚是。结论呢,就是现在新的音乐,都是数位 04/08 00:38
: : → djboy: 录音,要为了黑胶录2次也少,人材少,所以新音乐也别比了。 04/08 00:38
: : → djboy: 比的只剩 旧音乐(当年只有黑胶)。这个嘛,就看CD重制的功 04/08 00:39
: : → djboy: 力和大小了。黑胶有当年的沙沙韵味,CD就是清彻少了点细节 04/08 00:40
: : → djboy: 我个人偏向后者(不否认,我朋友也偏向后者)。 04/08 00:40
: : 下午喝太多咖啡睡不着,再来回答一下这一题
: : 最好的比较就是 80, 90年代,主要的音乐出版是CD,比较畅销的还会有黑胶出版
: CD虽然是80年代就推出,不过变主流还是90年代之后的事情。80年代
: 的主流应该是录音带。
: 至于到了90年代黑胶唱片的出版和畅销与否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和
: 整个大环境有关。
: 以台湾为例,让厂商继续出黑胶唱片的原因是要给广播、DJ等人使用
: ,你要人家帮你宣传,很抱歉,请配合人家的器材。
: 所以我们可以收到很多当年的黑胶都是公关片,上面贴了致某某主持
: 人之类的贴纸,我收到没贴的,也有很多是后来从仓库挖出来的,本来就
: 没有规划要一般市售,到了90年代中期,更是会收到一些没有印封套的黑
: 胶唱片,就只是在空白的封面用签字笔写上某某艺人的某某唱片而已,不
: 然就是把录音带的封面贴在封套外面,里面的说明也是用录音带的。
: 也因此黑胶是早在唱片行舖货前就准备好了,这是整个行销宣传的一
: 环,和之后畅销与否没有必然关系,当然,你要说因为厂商觉得之后会畅
: 销所以会准备更多黑胶来配合宣传也可以啦。
: 也因此,90年代中期的唱片,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收到黑胶了,甚至根
: 本收不到,就算再畅销也是没有黑胶可收,因为当时广播什么的器材已换
: 成CD为主,所以厂商不再生产。
: 题外话,台湾80年代的CD真的很难收,很多艺人一开始甚至根本没有
: 出CD,或是后来畅销后才发行的,当年还有一些是日本压片的国语CD,音
: 质比一般台版的好很多。像我是没在收啦,有在收的朋友,花的钱比收当
: 年黑胶的还要多很多。
: :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The Cranberries, The Smiths
: : 他们的45转单曲黑胶,对比 CD 真的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 : 黑胶好听非常多
: : 我是大概2000年前后开始玩音响的,我一开始也都是玩数位的。
: : 我大概是用电脑听音乐算很早期的,当时最红的声卡是 EMU-0404 或者 1212M
: : 高阶的是 RME 9632,所以我大致上都知道大家说的数位系统是怎样
: : 我周遭也有玩数位流玩得很好的朋友
: : 三年前我开始认真玩黑胶,我的CD player 就很少开机了,电脑听音乐偶而听一下
: : 不过我的黑胶系统也大概是这个月才真正进入我认为融会贯通
我认为进步很多,只是主要进步方向不是往更发烧,
而是让发烧音响普及的方向。
那么多发烧品牌从神坛上走下来,
不是被大集团并购,就是被迫推出平价产品,都是证明。
一百万的音响,一年可能卖不到一百台;
一万的音响,一年是可以卖超过一百万台的。
两相对比下,能够花费的研发资本相差百倍。
音响如果以系统层级来论,可以粗分成四级。
1. 来源。2. 电讯号处理。3. 声讯号处理。4. 人耳接收
要做到最好,板友都很熟悉。
来源找最低失真的媒体,电讯号找做好的扩大机跟线材,
声讯号找最优的喇叭跟摆位,自己也调整心理状态跟听力训练,就有最发烧的音响呈现。
但这种全系统最佳化,想也知道是无法普及的,成本太高。
在这边举苹果Homepod作为发烧普及化的例子,
各位可能就比较清楚我想阐述的论点。
1. 苹果拥有庞大的音乐来源库,iTunes/Apple Music,
他能主动去分析来源音乐的特性,接着主动调整Homepod的设定。
2. 电讯号处理透过A8处理器去计算怎么补偿后续的放大器与喇叭配置,就能让进一步减轻放大器与喇叭的等级要求。
3. Homepod配置有麦克风阵列,可以侦测机器本体在房间的位置,进而调整喇叭阵列内各自的出力,降低摆位的要求。
4. 人耳接受部分很难讲,谁知道苹果内部花多少资源做这项研究。 一种方法是,他们能找一堆试用者来建立大众的听力模型。一种方法是,他们可能透过iPhone/Apple Watch来推测使用者状态。
全部加总起来,就能在一万上下,实现以往无法想像的方便性与音质。比上是不足,但不能抹灭他们的突破。
最后,想补充的是,很多人说音响是玄学,但还是有知识脉络可言的。只是知识跨太多领域,系统很复杂,影响因素太多,整体来看才显得很玄。
个人非常推荐B&O的声学大师Geoff Martin博士,在业余撰写的音响教科书,Introduction to Sound Recording。
http://www.tonmeister.ca/main/textbook/
(线上只有部分内容,公益捐款到他建议的组织后能向他索取PDF版本)
他从基础的物理数学讲起,到音响系统方方面面会遇到的难题与测量都有提及;至于怎么设计,看来是他吃饭的工具,自然没在此书提及。
可能有人会挑战说,B&O在发烧界不是什么重要角色,但有人愿意分享相关知识,还是非常难得的。
作者: rd56 (rd56)   2018-04-10 23:55:00
好有见地的解说,推一个,希望这能收入精华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