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CL13 (静默)
2018-04-10 09:48:40※ 引述《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之铭言:
: 推 djboy: yamataI网友所言甚是。结论呢,就是现在新的音乐,都是数位 04/08 00:38
: → djboy: 录音,要为了黑胶录2次也少,人材少,所以新音乐也别比了。 04/08 00:38
: → djboy: 比的只剩 旧音乐(当年只有黑胶)。这个嘛,就看CD重制的功 04/08 00:39
: → djboy: 力和大小了。黑胶有当年的沙沙韵味,CD就是清彻少了点细节 04/08 00:40
: → djboy: 我个人偏向后者(不否认,我朋友也偏向后者)。 04/08 00:40
: 下午喝太多咖啡睡不着,再来回答一下这一题
: 最好的比较就是 80, 90年代,主要的音乐出版是CD,比较畅销的还会有黑胶出版
CD虽然是80年代就推出,不过变主流还是90年代之后的事情。80年代
的主流应该是录音带。
至于到了90年代黑胶唱片的出版和畅销与否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和
整个大环境有关。
以台湾为例,让厂商继续出黑胶唱片的原因是要给广播、DJ等人使用
,你要人家帮你宣传,很抱歉,请配合人家的器材。
所以我们可以收到很多当年的黑胶都是公关片,上面贴了致某某主持
人之类的贴纸,我收到没贴的,也有很多是后来从仓库挖出来的,本来就
没有规划要一般市售,到了90年代中期,更是会收到一些没有印封套的黑
胶唱片,就只是在空白的封面用签字笔写上某某艺人的某某唱片而已,不
然就是把录音带的封面贴在封套外面,里面的说明也是用录音带的。
也因此黑胶是早在唱片行舖货前就准备好了,这是整个行销宣传的一
环,和之后畅销与否没有必然关系,当然,你要说因为厂商觉得之后会畅
销所以会准备更多黑胶来配合宣传也可以啦。
也因此,90年代中期的唱片,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收到黑胶了,甚至根
本收不到,就算再畅销也是没有黑胶可收,因为当时广播什么的器材已换
成CD为主,所以厂商不再生产。
题外话,台湾80年代的CD真的很难收,很多艺人一开始甚至根本没有
出CD,或是后来畅销后才发行的,当年还有一些是日本压片的国语CD,音
质比一般台版的好很多。像我是没在收啦,有在收的朋友,花的钱比收当
年黑胶的还要多很多。
: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The Cranberries, The Smiths
: 他们的45转单曲黑胶,对比 CD 真的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 黑胶好听非常多
: 我是大概2000年前后开始玩音响的,我一开始也都是玩数位的。
: 我大概是用电脑听音乐算很早期的,当时最红的声卡是 EMU-0404 或者 1212M
: 高阶的是 RME 9632,所以我大致上都知道大家说的数位系统是怎样
: 我周遭也有玩数位流玩得很好的朋友
: 三年前我开始认真玩黑胶,我的CD player 就很少开机了,电脑听音乐偶而听一下
: 不过我的黑胶系统也大概是这个月才真正进入我认为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