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买 CD 要注意的眉角 ?

楼主: Tosca (hi)   2014-09-15 13:43:28
刚好最近南方音响写了篇文章
里面有提到一些录音故事
http://www.southaudio.com.tw/Music%20AFW01.htm
早期的录音工程就是这么大费周章 就像文中写的
不过我想最有趣的还是后面的一段
知名次女高音路德维希( Christa Ludwig, 1928 - )曾提出一个疑问:我们需要那么多
录音吗?为什么身为音乐家的她会对录音价值产生质疑?路德维希说她之前曾完成某出歌
剧录音,由于指挥、乐团、主要歌手间的档期严重冲突,于是部份歌手和指挥、合唱团及
乐团先进录音室录音,然后带子再寄到某处的录音室加入男高音,最后再寄到维也纳加入
她的部份...,这段期间大家都见不到面,反正就顺着走,几乎没有讨论,却有作品产生
,这算是艺术吗?
不可否认的 就算在众多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们的录音里面
仍然会因为商业问题 档期问题 不得不出现分部录音这种事情
大家分开录 感觉就是把歌剧当卡拉ok那样录完嘛XD
难怪连参与录音的Ludwig都自感汗颜 不禁说出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录音吗?
言外之意应该就是 这种为了赚钱而搞得不三不四录音 不如干脆不要出版的好..
分部录音是不是毒蛇猛兽?
很简单 像文中介绍的阿伊达 录音工程繁复浩大 唱片公司就会大力介绍解说
至于分部录音?不好意思 你看不到唱片公司会大力介绍解说:
对 我们这部歌剧是分部录音出来的 演唱者跟指挥完全没见到面喔~~
这就是为何你很难去评估分部录音到底占比有多少
因为唱片公司又不承认 不跟你讲
但显然的 这是音乐家本人都不肯启齿的痛.
作者: LancelotFi   2014-09-15 16:01:00
只能说那样生产出来的,不是艺术家要表达的,而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只能用耳朵去听,只能说我们听到的,不一定是艺术家、演艺家们所想要表达的!这点就可惜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