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兼具美学与议题性的视听飨宴

楼主: gdmylove (gdmylove)   2022-10-19 22:02:58
翁煌德
影评人、部落客
粉丝专页与部落格“无影无踪”经营者,现任台湾影评人协会常务理事。文章散见于《端
传媒》、《放映周报》、《联合新闻网》、《关键评论网》、《联合文学》等媒体,同时
致力于独立策展工作。
记得第一次接触口述影像,是观赏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的作品《光》。剧中,负责撰写口述
影像稿的女主角煞费苦心地去揣摩视障者的“心思”。之所以在这里把这个词汇括起来,
正是希望强调视障者固然无法用肉眼看见,但却会用心去重新组构、去想像。
也因为这部电影的启发,后来我向当时合作的杂志提案,找上国内口述影像的权威赵又慈
老师,做了两篇主题专访,目的正是为了更细节地去理解口述影像撰稿的细节。印象深刻
的是老师提到了“反映、再现与表现”的差异,她说明眼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往往是“再
现”的,例如看到一处空无一人,会说这里感觉很“寂寥”。但对于视障者而言,更重要
的却是去向他们表达,什么样的视觉组成让这里显得寂寥。遑论有些非专业的撰稿人会加
入太多个人感受,深怕视障者不懂情节,其实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自以为是。
当时才深感国内对视障者的类似专场太少,也认为国民太欠缺机会去理解之,这次就接触
了台北市劳动力重建运用处主办的无限影展。在今年的放映场次之中,也会将张荣吉导演
的代表作《逆光飞翔》以口述影像的形式与视障者共享。
此外,个人由衷喜爱的芬兰电影《不看铁达尼号的男人》也在影展片单之中,该片别于以
往描绘身心障碍者的电影常以悲情为导向,导演反而是让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的主角屡屡“
说干话”。妙趣横生之余,也透过导演精心构筑的摄影风格让观者去体会他所看见的世界

平俗的电影导演只能用单一的视听语言让观众去“看故事”,《不看铁达尼号的男人》却
更胜一筹,让观者进一步感受视障者的体会。获得奥斯卡奖肯定的《静寂的鼓手》也同样
利用了电影这个媒介做出了精彩的展示,片中,鼓手逐渐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听觉能力,导
演也在音效处理费尽心思,令观者有如亲身感受到他所听见的声响,如此一来,也让人更
能融入故事与角色的处境。
再以《凡高:星夜之谜》为例,完全以凡高的画作风格来呈现整部电影既是噱头,却也是
对这位一代名家当时心理状态的完美重建。可说这次影展之中所展映的作品也都属一时之
选,除了让观众得以去关注到议题性之外,在电影美学的展现上也都有不俗的成果,值得
诚挚推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