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邂逅在六号车厢》俄国影业参与国际合制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1-11-21 17:29:29
《邂逅在六号车厢》镜头下的“真实俄国”,兼谈俄国影业参与国际合制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68/5899051
“跨国合制”是现代电影业趋势,虽然台湾电影仍多属本地制作,但在地理距离相近的欧
陆国家则已行之有年。近年俄国开始鼓励跨国合制,吸取他国经验的同时,也盼以“国片
”的定位打进合作国市场。
今年坎城影展主竞赛选入两部以俄罗斯为主要故事背景的作品:《邂逅在六号车厢》(К
упе номер 6)、《梦流感》(Петровы в гриппе),皆属跨国
合制佳作,前者由芬兰导演尤侯・郭斯曼宁(Juho Kuosmanen)执导,芬兰、俄罗斯、德
国和爱沙尼亚参与制作,后者为俄国导演基里尔・赛勒布伦尼科夫新作,俄罗斯、法国、
德国与瑞士联合制作。
赛勒布伦尼科夫至今仍被政府限制出境,因多次创作同志题材作品,以及第七工作室案缓
刑期未满的情况下,近期不太可能再获得政府补助,而导演也更倾向寻求国内的私人投资
与国外资金。因此,以获俄国文化部支持的《邂逅在六号车厢》来看俄罗斯电影业参与国
际合制的情况,将更符合现今俄国政府与电影产业意向。
“外国视角”下的俄罗斯
欧美电影中偶有俄国角色,但脸孔十分单一,多是恶棍、间谍,且经常由欧美演员操著厚
重腔调演出,有时则找来俄国演员,使其发展受到局限(这同时也是东欧演员参演欧美电
影时面临的问题)。
《邂逅在六号车厢》是一部精准描绘俄国人样貌的作品,透过郭斯曼宁的“外国视角”,
细腻捕捉俄国人的日常与心理。本片叙述在莫斯科读书的芬兰女孩劳拉想与女友到莫曼斯
克探访古老岩刻,最后却因女友以工作为由拒绝而独自前往。在到莫曼斯克的长途卧铺火
车中,劳拉遇上了狂放难搞的俄国矿工里奥哈,两人从最初互相厌弃,到最后成为了彼此
心里的某道风景。
许多人倾心铁道风光,在国土浩大的国家中,搭乘耗时需好几个日夜的长程火车相当常见
。旅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旅客、房友,而因为在诺大国家中能相遇即是缘分,且“仅止
于”这趟旅程的交会,许多人都愿意向陌生人敞开心房。他们长期生活在地广人稀的国家
,明白“相遇”、明白“人”的可贵,因此一旦遇上了,把酒言欢、诉衷情都是被允许的
任性。如同找到树洞一般,旅人彼此倾吐,而不将这段感情带下火车。
俄式悲伤与浪漫
本片不仅透过劳拉与里奥哈的互动呈现俄罗斯式的情谊,在全片的诗词、对白中,也深刻
描绘了俄国人的灵魂深境,例如片头聚会、车厢内部的细致重现、片尾曲选用风靡90年代
俄罗斯的〈Voyage, voyage〉、劳拉与里奥哈的对话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句便是:“
唯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加理解现在。”
虽然是由劳拉说出,但这句话非常贴合俄国社会长期以来对于“正统性”的坚持,历史必
要求其主干之正确,而其他枝微末节才有能够讨论的空间。“正统”、“正确”来自知识
份子的激烈争辩,不论宗教、国体、哲学概念,都追求溯源,寻求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
贯性。在艺术作品上,诉求批判,而非推翻,因此可以看到许多导演在面对过往时,虽带
著批判的视角,但绝不会否认自己也曾经身在那样的年代,甚至不否定自己对于该年代的
情感认同。
除了时间上的连结之外,片中也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当下”的珍惜,里奥哈的朋友对劳拉
敬酒,敬“现在她在这里”,不求健康、功名,只因此时此刻、此人此地。人们对每个当
下十足珍视,所以这段感情能否延续并不是那么重要,甚至因为知道他们不会有以后,在
当下才能如此投入、自在地相处,在皑皑白雪之中,萍水相逢的缘分已然足够。
本片透过对话揭露角色的性格与背后故事,没有太多哲学性的谈话,而是与一个随机房友
的简单、琐碎的谈天。导演抹去对火车旅行的过度浪漫幻想,揭开旅途中所有的不便和尴
尬,如此真诚和真实,却反过来使得两人的相遇如此浪漫。
俄罗斯参与跨国合制的拉力与目标
《邂逅在六号车厢》代表芬兰角逐2022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这也是首度同时有两部俄语
发音的电影进入最佳国际影片长名单。更难能可贵的是,本片是一部非常俄罗斯的外国电
影,不同于多数以刻板印象解读俄罗斯的作品,俄国媒体普遍给予很高的赞誉,但本片因
为俄国疫情严峻的关系而延档,暂无法得知大众观感。
本片拍摄地点横跨莫斯科、莫曼斯克……等地,尽显雪国之美,而吸引外国电影人到俄国
拍摄,正是俄国政府近来推广跨国合制的其中一个目标。每年有超过两百部电影在莫斯科
拍摄,但莫斯科必须面对与布拉格、柏林等地的竞争,尚未成为跨国取景的第一首选。
目前俄国以能够在莫斯科拍摄出莫斯科、柏林、底特律等城市,以及许多自然保护区的天
然景致为主打,配合电影权力下放、推广区域电影的政策,吸引外国导演到俄国拍摄,同
时给予相关补贴支持,并训练精通英语的人才,以盼与国际接轨。
今年许多国际影展盛大开幕,俄国也以“与俄罗斯联合制作”作为今年参与影展、市场展
的主轴,而其主办的“Key Buyers Event”邀请多国电影工作者分享购买、发行、联合制
作俄国影视作品的经验,欲将俄罗斯电影推往国际的意味浓厚。
对俄国电影来说,参与国际合制或许是打开国际市场的其中一个方法,因为不论是传统的
俄国大片、艺术片在市场上都难以与他国电影抗衡。这也造成一个问题:“俄罗斯的形象
是由他国塑造”,由于外国观众不习惯俄式叙事,且俄国电影习于以自身文化、经典作为
隐喻、符码,甚至整体故事背景,造成观众经常无法接收到电影透露的讯息。“跨国合制
”是个突破困境的方式,改变俄国电影叙事上过于“高冷”的问题,但又能呈现俄国创作
者想传达的俄国、俄国人形象,虽然可能会牺牲掉部分思想、文化的置入,但不失为一个
折衷办法。
除了导演、编剧之外,越来越多俄罗斯演员进军国际。Roskino今年6月与美国《综艺报》
(Varitety)合作刊出〈12位崛起的俄罗斯人才准备登上国际舞台〉,介绍受到国际瞩目
的演员、编剧及导演,本片男主角尤拉.鲍里索夫1(Юра Борисов)也在其中

说他是今年最耀眼的俄国男演员一点也不为过,他出现在各大国际影展红毯上,除参演上
述两部坎城主竞赛片外,还有入围威尼斯影展主竞赛的Captain Volkonogov Escaped(К
апитан Волконогов бежал)、地平线竞赛的Mama, I'm Home(М
ама, я дома),入围卢卡诺影展主竞赛的Gerda(Герда),在国内最大的
本土影展“索契电影节”则有六部他参演的作品放映。2010年代是俄国演员开始参与国际
的时刻,Roskino也曾为演员支付差旅费到国外参与演出,而现今国际VOD崛起,它们企图
开发更多元的作品,也提升了俄国演员国际参与的机会。
小结
《邂逅在六号车厢》可说是俄国电影跨国合制的一次成功尝试,能否持续在跨国合制电影
取得成功,拉近俄国电影业与世界的关系,就端看俄国政府的持续行动,以及对于外资、
外国公司限制的松绑程度。
郭斯曼宁打破公路电影的公式,将俄国的粗暴与温暖都浓缩在一趟铁道旅程,它是浪漫的
,也可以是悲伤的。本片给予世界一个更加容易凝视俄罗斯的方式,之于俄罗斯,镜头内
的他们是如此似曾相似,劳拉与里奥哈的相互理解,或许正如同本片为俄国开辟一条通往
世界的秘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