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星光云寂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5-03-18 11:48:16
http://tinyurl.com/pbmr36o
短评:最具代表性的暇不掩瑜之作。片中小缺点其实非常多,但光是
两件事就让这部片值得一看且让人回味再三:一是导演让Pachelbel的
Canon成为配乐以后芭乐曲的感觉完全消失,二是暮光女在片中大放异
彩,而这和与演员外型上天衣无缝的角色设定以及三妆造型其实密不
可分。
是《侯孝贤画像》的导演暨张曼玉前夫Oliver Assayas集结三大
女星之作。故事叙述一位事业如日中天的欧洲女演员(Juliette Binoche
饰)再次接下让她多年前一炮而红的舞台剧演出,只是她这次的角色是
从年轻的女主角变成中年女配角。她一直无法融入这个角色,以致于
和助理(暮光女Kristen Stewart饰)在对词时意见多有出入。但演员
总是会接到一些不想演出的戏,她和新锐女星(超杀女Chloe Grace
Moretz饰)的对手戏已成新闻,因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演出此剧已
成定局。
由这三位女星演出本出有剧中剧成分的作品其实是相当有意思的
一件事:Juliette Binoche在片中就是真的扮演一位地位崇高的欧洲
女演员,甚至为Chanel代言(而且事实上Chanel还赞助Assayas让他能
够用底片拍摄此片),而演过美漫英雄片或畅销系列作的暮光女和超
杀女,在片中也真的是这种好莱坞大片的爱好者,暮光女在片中饰演
助理时甚至会穿着蝙蝠侠的T-shirt,而超杀女在片中也演了一段电影
剧中剧恶搞钢铁人等片。因此这是世代以致于品味的代沟,而这个代
沟是岁月刻划出来的;但也正是岁月让她能够再次演出该剧,只是岁
月也逼着她接纳不同角色的心境。
片中对于好莱坞这一类大片的争论其实相当有意思,而这也是为
何这里会讨论各式各样的电影的关系。原则上个人把这种电影定位成
受到商业因素严重牵制的现代神话,观众的喜好当然会左右剧情的发
展甚至导演的生死,但这并不代表这一类电影完全就没有好片或者导
演或编剧以致于整个制作团队完全没有发挥空间;而漫画搬到大萤幕
上的英雄造型或许是可笑的,但对个人而言,从某种角度观之女娲或
盘古等神话人物的造型未必就更不可笑,因为这些都是人类对这个世
界的想像的产物。所以这一类的好莱坞大作杰出者当然稀少,但也因
此显得难得。
而在片中两个不同的世代便对这一点有着很深的歧见:助理总是
能从蠢到不行的角色中看到剧情的意涵和启示,但老派演员则是对此
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对于女主角即将演出的角色也是如此。Juliette
Binoche在片中所饰演的女主角像极了台湾某一大类型的家长:对所有
事情完全看不到任何正面的意义,意见和看法永远都是批评和猜忌怀
疑以致于数落别人的不是。当然Assayas并没有把这个角色处理得非常
洒狗血,但这个角色设定却一直在和其他角色产生摩擦,也因而成了
形成剧情张力的动力。
据说这部片是Juliette Binoche向Assayas献的计;不知这整出剧
最核心的剧情设定是否就是她的点子,但这个点子要嘛就是一个双面
刃,要嘛就是Assayas的执导功力有限:片中许多对话常常显得颇为冗
长,因为有很多排练以及讨论剧中剧的桥段;但这对母语不是英语的
观众其实在观影上会构成想像中的障碍,因为观众是在无法掌握剧中
剧的全貌下听到这些对白,而这些对白有许多还是对于角色的讨论,
因此如果母语不是英语的话,对于这些讨论就会因为缺乏语感而且又
在多层资讯不透明的情况下有隔阂感。同为剧中剧爱好者同时也是法
国导演的Truffaut所执导的作品却没有这个问题,相较之下可以发现
Assayas的剧中剧透露的环节实在是太单一了,几乎全部都聚焦在女主
角与女配角摊牌的桥段上,尽管有大量的剧中剧对白,但这些剧中剧
对白有上述的问题,再加上Assayas其实不太懂得用画面表现层次,对
话多以一般的对跳为主,因此其实有些段落似乎显得有点催眠。
但就如短评所说的:这出剧最大的两个卖点在于Kristen Stewart
和角色融合得天衣无缝以及Assayas将Pachebel的Canon芭乐感洗得一
干二净。Kristen Stewart固然是个美女,但其实长得有点怪,这大抵
也是她会成为暮光女的原因之一;但在本片中她的造型,几乎可以说
是只靠一个简单的黑框眼镜,就让她那种有点怪的感觉被冲淡了不少
,并且和她那年轻又有洞见而融入世俗的角色设定十分地相称。个人
其实有看过她除了《暮光之城》系列以外的作品,但相较之下都没有
这一部那么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本段有雷)此外Assayas对于配乐的sense其实也不是顶尖。很
多古典音乐的使用个人觉得其实并不是那么搭,可能的情况之一是其
他的配乐完全都是在为了最后Pachebel的Canon作伏笔。为了和最后一
场戏作呼应,Canon在配乐中出现了两次,另一次则是在女主角和助理
决裂后所安插的一些Sils Maria的空镜。显然这样的安排就是要隐喻
女主角最后在上戏前总算懂得剧中剧女配角的心境,最后一段的画面
处理也十分匠心独具,以几何构图为主轴的剧中剧舞台设计其实搭配
Canon,非常能让音乐的纵向结构和构图互相辉映,仿佛上一次Canon
出现时则是以音乐的横向流动呼应山光水色似的。但尽管如此音乐版
本的选择上速度还是有问题。Assayas选择以古乐版的Canon作为配乐
,优点是在结局的效果上不会那么煽情,但缺点就是他的配乐一直会
有和情境有点格格不入的问题。以整体设计而言,个人会建议用慢速
一点的版本,如此一来在第一次使用时比较能够利用音乐带出景色依
旧人事已非之感,在最后结局的搭配上虽然比较煽情但还不致于有为
赋新词强说愁之感。
说了那么多缺点,但也许正是因为结局后座力之强,以及暮光女
的大翻身(Kristen Stewart本片的演出荣获法国凯撒奖最佳女配角)
,这部片的精采之处依然让人回味再三。对于爱乐者而言,Assayas更
是让Canon这首烂到不能再烂的芭乐起死回生了。因此不能保证处处精
采,但依然值得一看;而Assayas不知是否刻意为之,但结局如此勾人
心弦的配乐,其实正也是他的偶像侯导最常使用的配乐处理方式,这
真是一次伟大的致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