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依达的抉择》一个人,两个名

楼主: quay (无关理智纯粹自傲)   2015-03-11 18:04:26
无音乐图文网页版http://goo.gl/nZ0ql3
《依达的抉择》:
誓言面前仍可犹豫,毕竟,她是人不是神。
【剧情简介】
无家无眷的安娜是一位见习修女,
立誓之前获悉尚有一名亲属在世,
结伴进一步探索父母亲长眠何处。
透过这些接触,
安娜得知自己的本名依达
以及原生家庭的悲剧,
信仰开始徬徨。
【想像力的迷走神经】
这是一个出入世的故事
(且容许笔者取其概念相近,
以佛家用语描述天主教的故事),
也是一部获得
87th奥斯卡外语片肯定的波兰电影。
导演Pawel Pawlikowski(以下简称PP)
说了一段柔美中略带哀伤的故事。
安娜立誓成为修女之前,
见了失散多年的亲戚,
得知自己的本名依达,
一个人有两个名,PP知道这是个好点子,
用来告诉观众女主角的徬徨是什么?
笔者观察,在修道院的女孩是安娜,
透过亲戚开始接触社会的是依达,
自己只有一个,一个正处花样年华的少女,
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人生,
然而名字有两个,
两个来自和走向不同世界的象征,
甚至说标签?
所以笔者头先借用出入世来形容这个故事,
正是这个意思。
面对选择难免徬徨,
而女主角很勇敢也很幸运,
她愿意把握机会去了解与体会,
安娜是什么以及依达又是什么,
进而面对选择。
纵然人生迫使她非选不可,她已经是所谓的
“能做的都做了”,
也许片尾悸动的孤单身影很哀伤,
心是了无遗憾的。
【几句对白几个念头】
本片影像意念强于对白,
也许在某些摄影专家的眼里,
大量出现“天留太多”的构图瑕疵,
但在笔者看来,
这样失衡的构图反而更贴近故事本身,
为什么呢?
不妨从影像与镜头两方面来切入。
影像初步给予笔者一个感觉:
女主角这个人物没有自己。
而故事看下来,确定了这个感觉。
她纯真的脸庞,孤单的身影,
被搁置在影像的边缘,
那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是环境,是十架,是其他人。
修道院的养成时光,让安娜活得拘谨,
但她不是那种灵魂禁锢的人物,
而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所接触到的就是拘束,
那是一种没有见过众生的纯真。
本片镜头语言非常“省钱”,
一大段铺陈下来都是定点定焦,
也就是摄影机不动的状态拍摄,
画面只有人物活动,
没有摄影机运动(camera movement),
这样会看见什么?
形式上来说有如观赏舞台剧,
也因为这个镜头语言,
笔者感受到女主角,
从修道院的安娜到尘世间的依达,
她都是受框限的人生。
但是,她最后抉择之后,
镜头语言丕变,
转为“正常”的摄影机运动,
摄影机活起来了!
似乎也传达着女主角某种灵魂活起来了!
于此,笔者非常赞赏PP导演处理影像的方式,
换句话说几个简单的画面
将女主角介绍给观众,
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以及处在什么样的环境,
选择的技法贴近故事本色,
亦省去了繁琐的手法。
【意犹未尽再来一杯】
将本片制作为
画面比例标准尺寸的有声黑白片,
时长82分钟,电影学与实务发展至今,
长片(feature)的定义略显约定成俗的味道。
就笔者所知,影片时长40分钟、58分钟、
80分钟以上的各方标准,才能称为长片,
甚至也有耳闻长片是相对说法,
比短片长的就是长片,
而较长片短的便是短片。
笔者偏向认定80分钟以上才能称为长片,
一来是公映或竞赛时常见的门槛,
二来80分钟的时长
对于人物、环境、情绪、情节…等等
酝酿时间相对贴近长片的本质。
故此,本片82分钟低空飞过,
却几近涵盖长片该有的叙事品质,
PP圆满完成一部长片,功力不凡。
无音乐图文网页版http://goo.gl/nZ0ql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