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妈妈是派对女孩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4-12-10 18:18:15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59497057
在今年坎城影展拿到金摄影机奖(相当于最佳新导演)以及一种
注目单元的最佳整体表演奖的《我妈妈是派对女孩》(Party Girl)
,由于标榜除了男主角以外其余皆为当事人亲身演出,并且导演是女
主角的小孩之一(本片有三位导演),如此的话题不禁让人好奇这部
到底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结果没想到这部片无论是在剧情内容还是
手法上,走得都比想像中还要更远。
(本段有剧透)本片叙述女主角是一位已经年华不再的酒家女,
由于乏人问津故只好拜托老顾客多上门,结果没想到老顾客竟然对她
求婚。对于有一定年纪的人就某方面而言,这其实是满感人的一件事
,毕竟以女方的条件男方愿意做出这样的决定,或多或少都可以视为
男方是真心的而非是基于妥协,更何况一开始是女方去求男方来“消
费”而不是男方去求女方。但随着婚礼的逼近,女方开始怀疑自己当
初的决定,因为女方对男方一点感觉都没有,而她虽然是酒家女但是
却不卖身,所以也一直无法确定这件事。因此,她到了新婚之夜才确
定也因而和男主角坦承了这件事。
这部作品的题材要透过电影表现,可以说是集不利因素于一身:
首先,拍摄素人演员尤其是老人,其实在画面上很难赏心悦目。而导
演为了克服此一先天题材上的障碍,本片通常尽量采用背光拍摄男女
主角对话的部分;而且导演在拍摄上决定以脸部特写为主要镜头,但
相较于《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几乎谨守只有特写和全身两种尺寸的
画面,本片让脸部特写作为主要镜头,但却不是全部的镜头,使得画
面在安排上会因为“非重点画面”使得重点画面显得明确却不单调疲
乏。
再者,在题材上,这样的剧情其实是有违一般观众期待的,因为
剧情的张力解除点最终并非是落在皆大欢喜的结局上,而是以女主角
终究还是过自己想过的人生作结,无论她的人生对于局外人而言是多
么的荒唐和虚掷人生。但所幸她的孩子支持她的决定,也才会有这部
电影的诞生。
而且这部电影正因为除了男主角以外都是本人演出,在电影史上
便有其话题性:在意大利新写实电影里,曾经有过邀请当事人拍摄社
会问题题材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当然也引起影评人不小的反应,毕
竟这样的创作方式很可能会让电影变成像台湾的媒体一样,对当事者
造成二次伤害;但对于《我妈妈是派对女孩》而言,这样的问题是不
存在的,因为这是当事人自愿拍摄的作品,而且导演之一就是女主角
的儿子。也因此更不可思议的是,很显然正是因为女主角的小孩们赞
成女主角的决定,才会决定要拍摄如此大胆的题材;也因此在片中孩
子们对于女主角的支持不单纯是演出来的,有些孩子在片中的反应也
因而凸显出他们对母亲复杂的观感,但最终决定支持母亲的决定的态
度。
在最后仍然不能免俗地要赞许一下法国电影。在去年坎城金棕榈
的作品里看到的问题,没想到今年就可以在金摄影机奖暨一种注目最
佳整体表演奖的作品里看到解答,坎城从来没有因为商业化而让艺术
去屈就什么。这也是为何明明坎城影展的会场有非常多片商在做生意
,但竞赛影片却从来不会因为生意的热络而失了格调。真不知道明年
坎城影展还能看到什么惊人之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