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P03D (总统府防御用MA)
2013-10-29 11:30:47[前言]
很久没有分享心得,倒也不是冷漠或忙碌(虽然真的很忙,加班加到死)
而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也不知道写出来的东西在这个媒体平台上有没有价值
留学异乡的文章很多,学校里前卫实验性的想法总是很诱人
国外的墨水充满著挑战性,吸引著在台湾已经是建筑师的人也来取经
四年多以前我初生之犊不畏虎,所以才可以打打嘴炮,讲一讲美国人在干嘛
但是业界跟学界毕竟是两回事,人人都抱着热情与梦想跳入这个火坑里后
所拿到的回报又是什么?
国内跟国外也是不同的环境,重点是总要交流些什么,比较看看吧?
不过一年半以来,除了抱怨客户的无理要求,老板的软弱,工程师的懒惰,自己的无知
还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好分享给后进晚辈的...因为我总觉得看到的层面还不够多
总觉得自己是工程师XD
[背景介绍]
我是2009年出国到纽约唸学士后建筑所,2012年毕业
目前在一家20多年有20多个人的事务所上班,
老板是广东人,公司一半是老美,一半是华人
进行中的工程案大概有10个,很多是曼哈顿岛上的旅馆
公司里讲英文,华人之间有时候讲中文
我只跟老板讲英文,虽然他会用中文跟我解释一些东西...
基本上老板要求所有的内部电子邮件都要CC给他
也就是他控管全部的案子,一天要收3~400封信,于是他是周休0日...
这个size(20多人)也差不多是一个建筑师可以全面掌握的范围
跟日本众多事务所(ando的好像33人左右,ito的也是30人上下)差不多
公司几年前也有参加过高雄海洋文化中心的竞图案
这也是很有趣的地方,跟台湾有所连结
[软件硬件]
公司四年前全面购入REVIT,有一半的案子全面使用REVIT画图,另一半当然还是CAD
有些案子配合的结构工程师及机电工程师也使用REVIT,所以整合上颇为方便
只是REVIT非常吃电脑资源,因此需要强力桌机,才会跑得顺一点
有趣的是原本只有零星几套3DSMAX,在我进公司以MAX为主要渲染工具后
老板于是把整层楼电脑都买了MAX来用 XD
REVIT2013已经附有WORKFLOW功能,可以输出MODEL到MAX上材质再渲染(
但不能在MAX里修模型)
大公司才会有其他比较炫的机器,像3D PRINTER
我刚进公司的工作也是在手工作纸模型
[工时]
建筑业在美国工时也很长,也要常加班,敝公司9-7,但我很少7点走,最晚到半夜2点
全公司只有一个待了5年的美国人每天准时6点下班,
他的REVIT很强,不知道他怎么老板谈条件的...
因为连主管级都会忙到十点多才走,但我觉得他已经把建筑视为"工作"而已
"热情"已经消失了,他也极少会来加班
不过操不操要看公司类型与业务,我也有朋友待室内设计公司,就很准时下班
可是我觉得学不到太多东西,还有如果在大公司,因为分工很细,会不容易接触别的层面
一开始在业界里学知识,软件,管理,沟通都要花很多时间的
相对的就是会牺牲掉生活品质,但年轻的建筑人总得要有责任感才会成长
[业界实况]
入行几个月后,我就从初阶的模型制作,渲染图,跑建筑局外送...
开始画施工图,甚至要参与会议,(客户好有钱!是银行家!而且女儿好正!)
代表公司出外参加会议,这些都要使用英语,而且我对法规的认识是0%...orz
我对"业界"最大的惊讶之处是:
原来一栋15层的高楼的施工图是1个人画就够了!?
(我的case是20层,但也只有2个绘图员)
另外关于造价,台北盖大楼一坪造价好像是8-10万? 美国物价3倍,所以造价也3倍
但有一个差别是"工会",工会的工人收费比较高
很多营造厂是不作"非工会工人来施工"的案子
在纽约的工地外有时会看到一只很大的黑老鼠气球
那个不是警告工地有老鼠出没,而是工会向该工地抗议他们雇用非工会成员的工人XD
基本业务多的小公司都是压力锅,压力很大,我也掉了一堆头发Orz
网络名言:
architects handle life pressure well, because deadline is more stressful.
每周都要统计该周工作内容时数,不同项目要分开列清楚
以方便祕书统计报给主管,这个目的是算加班费以及控制人力,还有报给客户
有些案子的收费不是固定金额,而是照小时算设计费的
[薪水与福利]
美国税重,我要扣三成,不过税后实拿年薪还是有破百万台币
另外有周末的加班费,公司鼓励加班(恶习...)
(在纽约设计界有发加班费的公司不多,我的台湾朋友几乎都没有,大家都是责任制!)
不过纽约生活开销超大,所以还是穷光蛋一枚...
美国没有发几个月年终这种习俗,年终奖金发多少看各家老板高兴
还有就是国定假日比台湾少很多,敝公司一年只放8天
但请假就容易而且很正当,美国劳工一年似乎有13天的年假
敝公司是三个月前申请,就会准假
老板很高兴的时候(例如生日)会找所有人来一杯18年威士忌shot...
公司也有办过游艇员工旅游和耶诞节趴踢,但没有万圣节扮装这种年轻活动
不过农历过年时我收到信来问周末是否可以加班,而且只寄给华人,实在是气死我了
[纽约]
曼哈顿是一个很挤的地方,各种建筑腹地都小小的
但它底下是很硬的岩盘,所以很适合盖摩天大楼
所以设计图都会朝寸土寸金这个方向走
(我很常吃日本料理,又很晚下班,我常觉得我是不是在东京上班呀?)
相对的建筑法规也很严格
不过跟建筑相关的活动也很多,每年都有一次OPEN HOUSE
很多私人大楼或设计公司会开放给民众参观,也有导游团可以参加,极富教育意义
[执照]
套句我学长讲的话:美国执照只能考来孝敬父母!
原因是出在要自行开业的话,向政府缴交的工程保险金非常高
所以就是一个title,也许薪水会涨
我班上同学总共60人,只有一个人毕业半年后考到执照
其他大概都在上班累积必要的实习时数(要5800小时,也就是3年)
该州执照也只能在该州执业
好消息是通过率有5成!
最快2年后才能分享考试心得...orz
[未来]
?
(简洁有力的问号,代表着人还是自由的,也许唸完建筑就不作建筑了,也许入行建筑
几年也改行了,未来就是一堆问号,设计也是,会不断有冲突发生,需要解决问题)
[后记]
建筑师的养成我觉得还是在业界里,虽然学界里我学到的是影响比较远的思维
和很科幻的型式,在这问公司是无法实现的,
但是要慢慢地往这个方向走,除了技术经验的累积
也是需要遇到有预算的客户,以及已经在该领域里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