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癌友盼成立癌症药品基金 国健署长吴昭军:研议中
2022-08-12 17:59 联合报/ 记者林琮恩/台北即时报导
罹癌人数上升,不少年轻族群也罹癌。台湾年轻病友协会今天举办“青年健康论坛”,协
会理事长潘怡伶指出,新药新科技减缓副作用,让病友有机会回归职场,但新药给付速度
慢,期望成立“癌症用药基金”作为健保给付前过度机制。卫福部国健署长吴昭军说,目
前研议中,将举行专家会议,参考国外制度,并探讨财务来源及运用方式。
根据国家发展委员会人口推估资料,2021年台湾死亡率已超过出生率,面临人口流失及劳
动力缺乏困境。而卫福部统计,青年劳动力人口中,癌症治疗者达30万人。潘怡伶指出,
年轻病友具“低薪、低存款、商保给付额低”困境,治疗后能否回归职场也是一大考验。
台湾年轻病友协会副执行长刘桓睿指出,根据“年轻癌友劳动力调查” ,年轻癌友收入
普遍偏低,以年收入低于五十万为大宗;高达四成患者治疗费用加上生活开支已超支,因
此不少病友期望重回职场。“有人好奇为何生病不专心治疗就好,其实他们是不得不回去
工作。”刘桓睿指出,近五成癌友因治疗副作用或揭露癌症病史无法回归职场;重返职场
者约六成收入减少达五千至两万元。
刘桓睿说,为了保有生产力,维系经济来源,年轻病友希望积极尝试治疗成效较佳、副作
用较小的新治疗选项。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癌友认为健保给付不够,九成八癌友希
望新型疗法能够接轨国际,纳入健保。
副总统赖清德透过影片致词,健保开办以来,大幅改善民众“因病而贫”的情况。近年,
新药新科技蓬勃发展,让年轻病友有机会兼顾工作与治疗。但罕见疾病、癌症等新药花费
甚钜,如何降低病友经济负担、保障年轻病友劳动权益,同时兼顾健保财务永续,减少财
务冲击,需要取得平衡。他也说,期待建置“永续经营的癌症防治体系”。
卫福部健保署长李伯璋指出,青壮年罹癌人数约30.5万人,每年花费健保四百九十七亿。
“所有药物里面,癌症药品是花健保最多钱的。”李伯璋指出,110年癌症病患不分年龄
约有80万人,医疗花费一千三百零一亿元。
针对年轻癌症病友对于新药、新治疗纳保的期待,李伯璋说,商业保险补位、推动部分负
担,是健保署正推动的方向。然而,原订前年上路的部分负担政策,先后遇到公投、疫情
等社会、政治因素,一延再延。
李伯璋说,除了部分负担,希望借由资讯透明化,让民众能够透过商业保险补足健保给付
不足。他表示,曾与卫福部长薛瑞元讨论各界期待的癌症新药基金,薛瑞元已请国健署研
议。吴昭军表示,国健署已着手研议,将针对癌症药品基金召开专家会议,探讨财源、未
来如何落实等。
台湾的健保预算仅占国内生产毛额(GDP)3.8% ,在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
偏低,要调整、提升费率,又须受到安全准备金、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相当困难。
台湾癌症基金会副执行长蔡丽娟表示,“健保财务有限,在须考量药物的经济效益的前提
下,怎么样让病人即时用药,同时考量经济状况负担得起,非常重要。”
同时也是健保药物给付项目及支付标准共同拟订会议(PBRS)病友团体代表的蔡丽娟表示
,癌症新药纳保平均等待时长超过两年,即便纳入健保给付,因考量财务冲击,多采取限
缩给付,后线才得使用或设有门槛。然因新药价格昂贵,加上健保“非全有、即全无”的
给付机制,病友往往面临两难,“好像在生与死之间做选择。”
台湾癌症基金会参考英国制度,提出成立“台湾癌症药品支持基金TmCDF”的政策建言,
作为“独立于健保体制之外的过渡型机制”,希望透过政府逐年编列预算,以及企业与慈
善团体捐款、菸捐与酒捐、药品给付协议(MEA)返还金等财源挹注,“在新药纳入健保
之前,帮助病友早一点用药,减低经济负担。”
蔡丽娟说,此机制也希望组成委员会,除了癌症病友外,也纳入药厂角色;由公正机构提
供真实世界数据,则可作为日后新药纳入健保常规给付的参考,成为附加价值。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53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