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大肠癌筛检追踪跌2成 2年后大肠癌死亡率

楼主: villagermess (我是女生)   2022-03-05 09:19:01
请问一下 怎么确定是否有大肠息肉
只要不吃水果, 就会有痔疮, 然后粪便就会磨破痔疮 然后造成鲜红色的流血
这种情况算是大肠息肉吗? 谢谢
※ 引述《sony577 (小孩双性:《姓名权》平等)》之铭言:
: 大肠癌筛检追踪跌2成 医师忧:2年后大肠癌死亡率恐增
: 2022-03-03 12:45 联合报 / 记者许政榆/台北即时报导
: 新冠疫情降低民众接受癌筛意愿,连带影响大肠癌筛检、追踪。根据国民健康署统计,去
: 年相较2019年,大肠癌筛检人数减少22%,筛检出大肠癌人数减少1100人,医师警告,若
: 已是粪便潜血阳性患者,没有做大肠镜追踪,死于大肠癌风险增加64%。呼吁民众若拿到
: 阳性报告,应在3个月至半年内做大肠镜检查,远离大肠癌风险。
: 国健署癌症防治组长林莉茹指出,根据癌症筛检数据库,大肠癌筛检相较2020年减少19.4
: 万人,等于约680位大肠癌患者“待”被找出。疫情影响阳性个案转介率下降,去年大肠
: 癌筛检阳性个案追踪率,相较2020年下降6.4%。
: 台湾大肠直肠癌筛检计画主持人、台湾消化系医学会秘书长邱瀚模医师表示,各国癌症筛
: 检率无法提升,民众担心到医院增加新冠肺炎确诊风险、支出PCR费用,但根据美国统计
: ,死于心血管、呼吸道疾病或癌症等慢性病比新冠肺炎更多,台湾也没有例外。
: 邱瀚模表示,若在去年3、4月已拿到粪便潜血阳性报告,但迟迟未到医院进一步做大肠镜
: 检查,至今罹患大肠癌机率增加3成,若超过1年以上罹大肠癌机率增加2倍,意指去年本
: 来只是0期、1期,拖到现在才诊断,有3倍的机会变成1期、2期。
: 不过大肠癌存活率0期至4期差异大,无论诊断出哪一期,都比晚期好。邱瀚模指出,以五
: 年存活率来看,确诊0期为99%、1期93%、2期83%、3期69%、4期14%。透过粪便潜血筛检,
: 有一半甚至六成机率都是0期、1期,就算筛检出2期、3期,存活率仍比4期高许多。
: 邱瀚模提醒,大肠癌0期、1期几乎无症状,2期、3期症状才会出现。如果肿瘤长在远端大
: 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因是大肠后半段,大便水分慢慢被吸干、成形,容易产
: 生摩擦,也距离肛门较近,容易看到流血,以及阻塞造成肚子痛、大便出不来症状。
: 若肿瘤长在近端大肠(升结肠和横结肠),属于大肠前半段,邱瀚模说,这时大便水份量
: 仍高,不会出现阻塞等症状,除非肿瘤大到流血,导致贫血、头晕、走路会喘等,才透过
: 检查发现大肠癌,不过这时多半已3期、4期。且容易长在近端大肠的“锯齿状腺瘤”,如
: 果恶化到3期,生长速度会加快,预后也比一般腺瘤造成的大肠癌更差。
: 邱瀚模指出,近年观察到大肠癌病人,也有新陈代谢异常、高血脂、肥胖、高龄化等因素
: ,此外近端大肠癌病患也越来越多,发生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近端大肠癌与远端大肠癌
: 比率,30、40年是二比八,如今已变成四比六,不可不慎。而粪便潜血检查就是专门侦测
: 肉眼看不到血的检体,呼吁民众没看到出血不代表没有癌症,有8成机率可以提前筛检出
: 。
: 经分析,2021年透过粪便潜血检查,发现3万1611人为癌前病变及2191人诊断为大肠癌,
: 筛检人数男性为46.6万人、低于女性61.5万人,但男性大肠癌发生率又高于女性1.5倍。
: 邱瀚模表示,近年也发现年轻大肠癌、45至49岁比例有上升趋势,将评估癌筛年龄是否需
: 调整。
: 国健署副署长贾淑丽指出,国民健康署补助50至74岁民众每2年一次粪便潜血检查,透过
: 定期筛检可以早期发现异常,早期接受治疗,以阻断癌症的发生或恶化。粪便潜血检查没
: 有侵入性且检查前不必限制饮食,只要带健保卡就近至健保特约医疗院所领取采便管,就
: 可在家轻松采集检体后送回医疗院所作检验。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137203
作者: robinson (阿呆)   2022-03-05 10:13:00
去做大肠镜就知道了 不用自己乱猜吧
作者: waakye (明天的太阳)   2022-03-05 12:49:00
痔疮不是息肉
作者: sunbeamlala (爱笑的拉拉)   2022-03-07 20:38:00
只要流血看个医生比较安心。大肠直肠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