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恶习让执拗的他罹肠癌 棋圣:远离癌症,以我为戒
2019-10-26 14:35元气网 健康时报
说起“棋圣”聂卫平,很多人绝对不陌生。聂卫平之所以被大家称为是“棋圣”,因为他
在中日擂台赛上的辉煌战绩,1982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九段,1988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
予围棋“棋圣”称号。
最近几年谈到聂卫平,除了围棋外,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他曾患癌的经历。2013年,聂卫平
罹患直肠癌,经过了手术,聂卫平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5年,由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主办《婚姻与家庭》杂志采访了聂卫平,回首抗击癌症的
点点滴滴,聂卫平感叹道,“拒绝直肠癌,以我为戒”!
大便带血,我被查出了直肠癌
曾经我是一个相当执拗的人。2013年我突然发现大便带血,开始以为是痔疮、肛裂,想着
忍几天就过去了,没想到拖到后来大便都便不出来,最后被棋院的同事“连蒙带骗”送到
医院检查。一检查完就给我转院到肿瘤医院,虽然大家都想瞒着我,可我再笨也知道肿瘤
医院是干嘛的,我这才知道自己患上了直肠癌。
患上直肠癌,多少让棋迷们感觉意外,其实最难以接受的是我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自己
也有得癌症的那一天,而且一发现,就是晚期:直肠大约15cm长,我的肿瘤居然已经达到
了10cm。在我的感觉中,得癌症的人都是小心眼,像我这种平时不怎么爱生气的人,怎么
也会得癌呢?
专家对我说,癌症中,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肺癌。临床上早期常无特异症状,只
是会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便频或排便不尽感,一般都会被误当作痔疮而忽视,所以要
经常做体检。
现在想来,我的直肠癌与久坐有关。我久坐的习惯也算是职业病,比赛的时候,一盘棋有
时能下一天,一坐就基本不起来。平常时间身体最大的活动就是动脑,看书、看电脑。因
为不活动,胃肠蠕动减慢,毒素堆积越来越多。现在我没事就活动,外面冷就在屋里走,
也开始按时做体检。早期做个肛门指检就能确诊这种病。像我这样的久坐族更要定期做指
检,至少每半年一次。
以前我是坚决排斥体检的,心想不体检啥毛病没有,一体检说不定查出什么毛病。手术后
我每3个月就做一次检查,前阵子又做了次小手术,是因为在检查中发现一个小息肉,赶
紧割掉了。因为医生说过,直肠癌80%都是从息肉变成的,及时切掉后就不会变成癌症了
。因为这次检查,还救了自己一次。另外有一点要注意的,直肠癌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
果家里有得过此病的,更要按时做检查。
患癌前,生活习惯有很多恶习!
近年来,直肠癌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根治术后生存率大大提高。但如
果生活起居习惯和饮食习惯不良,直肠癌还有可能回来找麻烦。我以前的生活习惯就存在
很多恶习。
1.久坐不运动,作息不规律
除了久坐不运动外就是作息不规律,而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正是直肠癌的两大诱发因素。
当人疲劳、工作压力过大时,会导致肠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给癌症有了可乘之机。像
我,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有时坐在车上都在研究棋谱,一有点儿空就赶紧补觉,甚至让人
误会,说我得了嗜睡症,其实是由于身心过于疲惫造成的。
2.摄入过量高蛋白
除了生活习惯有不少毛病,我的饮食习惯也很不好。以前我可是有名的“蟹帮帮主”,经
常带一群人一起吃螃蟹,半斤一个的螃蟹我可以一口气吃13只。每年螃蟹肥美的时候我们
就开始下江南,“蟹帮”集体行动,换着地方吃,中午晚上都吃。现在我是不敢吃了,前
阵子蟹帮聚会,我光看不吃,搞得大家要换帮主。为了巩固“帮主”地位,我咨询了医生
以后决定少吃点,最多吃3个。
其实,螃蟹本身和直肠癌没关系,主要由于螃蟹是高蛋白,摄入过量高蛋白是直肠癌发生
率越来越高的原因。这也就是说没有什么食物是错的,量的把握很重要,按照专家提议合
理饮食就行。
3.烟不离手,酒不离口
螃蟹问题还可以有商量余地,医生让我菸酒必须坚决戒掉,没商量余地,这可让我为难。
手捏香烟下棋都成了我的标志了,这么大的烟瘾,让我戒菸不是太难为我了吗?
聂卫平在棋盘上的一大特色就是抽烟,也是围棋界唯一一个被允许在比赛中抽烟的人,因
其德高望重,因其嗜烟如命。
※ 提醒您:抽菸,有碍健康
另外,我还有个外号“4斤哥”,喝50多度的白酒一次喝4斤,喝完还带一帮人去给朋友演
出捧场。平常一喝加了冰的白酒就会放不下杯子,还有一个喝酒的习惯是要用大瓷杯,总
觉得小杯小酌不过瘾。
如今,医生规定我坚决戒掉菸酒,甚至拿我女儿说事儿,为了能陪女儿长大,只好遵从医
嘱了。无论做什么靠的是毅力,真的想去做了,没有什么做不到的,现在我是白酒一点不
喝,实在馋了就喝点啤酒,也能做到公众场合不吸烟了。
患癌前,曾经我是一个相当执拗的人,俗称耳根子硬,通过这次得病让我改变了很多。如
今的我开始按时检查身体,合理饮食起居,现在身体恢复得相当好,基本回到了当年我最
好的状态。
患癌后,我不仅自己开始注重养生,也用我的自身经历,教导身边的人,“拒绝直肠癌,
以我为戒”吧。
本文摘自健康时报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4/412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