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elderly 看板 #1TZk2a0b ]
70岁当背包客 叶金川:做“一流老人”而非“上流老人”
2019-09-27 15:1850+(Fifty Plus) 文/蔡怡琳
人生70才开始!前卫生署长叶金川刚过完70岁生日,首度向我们透露新的目标——当一名
“背包客”,豪气不输年轻人,那体力呢?他颇有信心,选在生日同天,发表记录退休生
活的新书,现场好友云集,拱他许下愿望,他毫不犹豫地朗声说道:“大家健康”。
走过事业颠峰和罹患淋巴癌的日子,这是他的真心体悟,“健康第一,然后家庭生活,再
来才是工作”,直言现在工作的目的,已不是为了赚钱,如果花一年去赚一大笔钱,可能
忽然来场大病,一周就花完,“我值得用我现在的时间,卖命去赚钱吗?”他笑问。
山友口中的“叶老大”,70岁要当背包客
卖命工作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少过。叶金川曾在SARS期间,挺身走入和平医院,担任火线
内外的调度者,也是台湾健保开办的第一任总经理,带队出席世界卫生大会,推动医疗网
,丰功伟业已如云烟,他很少再向人提起。
过去现身时,总是紧锁眉头的硬汉,如今卸下西装,成为山友们口中的“叶老大”,对他
来说,是难得的自在,采访时一身萤光色的运动衣,连笑容都不经意灿烂了起来。
“叶老大”对生活有了细微的体察,以前常忙到没时间吃饭,现在可以烧得一手好菜,“
烤羊排很厉害,去腥浸泡要有点技术。爬山时会烤乌鱼子,或煮雪里红,都是登山也可以
吃的,平常尽量模拟地中海饮食。”他分析。
有热情,就有进一步的学习,“我还去开平(餐饮学校)学做点心,后来又去报名信义社
区大学,有时间就慢慢学,做布丁果冻很简单。”难怪小孙子都爱这位阿公。
谈到接下来的旅程计画,他眼中炙热有光,“跟朋友去加拿大育空漂流、还要去看北极光
、住马修连恩的民宿,等寒假到新西兰,车友带队去一起考察民宿,明年生日要去黄石公
园……。”
叶金川把规画政策的本事,转为规画旅程,他会先列好目的清单、上网找遍资料、拟定行
程大纲,最后逐步完成,还能集结沿途心得,写成一本书来。
自许“70岁的背包客”,不同于一般长辈喜欢跟团住饭店,处处有人打点,他强调:“我
跟年轻人一样能睡在睡袋,这让我自己觉得很年轻,我比较偏好背包客栈和民宿,会先查
有没有厨房。”
他与妻子协议,出门在外不管是煮饭或搭帐篷,都由他一手包办,“所以她很享受出去爬
山旅游。”他又笑着说。
爬完台湾百岳,挑战深山前先写遗书
年近60岁时,是他重新找回“过生活”的转折点,那年辞去卫生署长职务,返回花莲参选
县长,不过党内初选就败阵下来,如今想起来,却像是一个祝福。
他索性远离政坛,决定“任性”地爬完台湾百岳,终于能有时间挑战难度较高的横断,“
最久爬了12天,真正的高手9天就爬完了啦。”他并不自满。
谈起山友们,有的相差15、20来岁,但叶金川身在其中,反倒不觉得自己像长辈,“我觉
得跟他们一样年轻,心情就会觉得好玩。”
他曾带着老友杨志良登上雪山,开玩笑说,“所有医师请我趁机把他踢到山下,但这样很
明显,人家会知道是我做的,结果一路保护他平安到家。”
他正想借此鼓励同辈,即使像当时67岁的杨志良,不谙运动,只要有练习,有好的向导,
就有机会体会山林的美好,也“并非要爬完百岳才叫爬山”。
叶金川从大二开始爬第一岳,到60岁完成百岳,足足花了40年,之后他走遍海外高山,从
日本、非洲、马丘比丘、澳洲南边的塔斯马尼亚岛,以及土耳其的亚拉腊山,海拔最高有
5,137公尺,他也承认体能有所极限,“65岁后就不太敢爬高山了”。
现任捐血运动协会理事长,办公室里摆放一台自行车,他曾因骑脚踏车摔伤,肩胛骨和手骨
关节都脱臼,但要再继续爬山,想想风险不小,因而写下“给儿子们的一封信”,坦然交
代身后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内容包括:“我希望你们将这些钱,捐给林务局新竹管理处,请他们把大霸尖山途中的九
九山庄龙门一号山庄,依照我构想的方式将山庄改善……”
“另外一小撮骨灰则放在合欢北峰,那里是百岳中最容易到达的地点之一……”。生死都
念著山,山也带给他最大的寄托。
妻子跟着爬百岳,结伴看山水
叶金川脸书里的照片,除了有山有水,还常有妻子张媚的身影。他转述许多朋友曾说,“
我真羡慕,不是你可以到处乱跑,是你可以跟你的太太到处乱跑。”
他认为,老后有伴是幸福,“猫狗也可以当伴,或是要有可以分享情绪的朋友,不然多孤
单啊。”而接下来就可以结伴往外走,“如果绑在家里,一直看政论节目、骂政府,那是
很不健康的生活。”
妻子在大学任教多年,2人最初的蜜月旅行,也是叶金川提议背着帐篷去环台露营。原本
妻子对他的“为山痴狂”颇有微词,但退休后,叶金川带着她先爬上玉山,“没想到原来
这么简单”,有了信心之后,就继续挑战雪山、南湖大山、大霸尖山,远至南二段纵走和
圣棱线,竟然也迷上户外活动。
叶金川不只上山还下海,他和儿子一起去学冲浪,看着儿子3分钟就学会,他奋战一个多
小时还是宣告放弃,“那个年龄已经过去了,只能做老人可以做的了。”语气并不哀怨。
而他胆子仍不小,2016年才到新西兰爬米佛步道,同时顺道去“跳伞”(见本文主图),
看到照片时,才知道狂风把脸都被吹歪了,却不枉走这么一回,“都是一种体验,要先做
好心理建设就不会害怕。”
65岁得淋巴癌,回顾幸福生活
叶金川曾在台大医学系37年的同学会时,向老友们报告“退休就是要做一些疯狂的事”,
罗列爬百岳、跑太鲁阁马拉松、煮一道名菜、酿酒、种树等目标,“跑到62岁时,全马就
跑不动了,变成半马。”老后的重点,要任性也要懂得变通。
到了一般人届龄退休的65岁,叶金川脑中还有梦想,却没想到检查出罹患淋巴癌,“很讶
异啊!”他犹记得当时虔心向老天祈祷,再让自己多活5年吧。
很快整理好情绪,历经半年的放射治疗、切片割除、标靶药物,在生日前夕宣告治疗完成
,此后每过一年,确实都像重生一回。
从发病到现在已过4年半,他很清楚,医学上指“5年存活率”的意义,“代表撑过5年之
后,就不会再复发,往后再有癌症,就是新长的,不是旧的种子。”也在历经这场大病后
,他开始动念要回顾“幸福”的生活。
“现在把身体保养好,就是一种对社会、家人最好的交代。”因此他这几年陆续写书,再
把版税都捐给董氏基金会,要让更多人晓得,衰老、生病虽是必然,但大可不必怀忧丧志
。
要做“一流老人”,定义:满意自己的生活
叶金川演讲时,总会鼓励听众要做“一流老人”,而不是“上流老人”,他解释“一流就
是你满意你的生活,能够自由自在,要有一些积蓄,但钱不是最重要的,健康才是第一。
”
他主张,50岁的人“要准备换档”,不能一直用一档冲冲冲到高峰,“50岁如果还没走到
事业颠峰,一直做下去,也不会有太大突破。”
虽有许多50岁创业成功的案例,但他认为,可能因此赔上健康,不如认清事实,发挥想像
力和创意,为老后博得更多的时间和心灵自由。
陪伴罹癌母亲善终,生命都该有个快乐结局
对于生死的体会,除了自己罹癌的过程,照顾母亲的经历,也让他大力提倡“善终”与安
宁照护的重要。
他回忆,母亲在膝关节手术时,意外发现罹患肺癌,医师评估,90多岁年事已高,不宜再
动手术,建议采取化疗,但病况不一定会有进展。叶金川想,与其承受未知的折磨,不如
让她活得开心更重要。
自那时起,他常常陪伴母亲吃饭、带她出游,直到终老。他想分享这段经验,是让许多家
属去掉社会的枷锁,“你明知道他是临终病人,就不要再勉强,或五花大绑去折磨他,快
乐过完2年比起化疗3、4年,哪个比较值得?”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就该正向看待,他说:“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不要老得那么快,每
个生命阶段,都有可以被你珍惜的地方。”
他看过一名临终病人,走到生命末期却满心欢喜,原来这名老先生已同意成为大体老师,
叶金川颇为震撼,“老年还是可以Do something,即使是很小的一件事,就应该坚持去做
,与其如丧考妣,不如高高兴兴地去度过。”
叶金川还有个“云端墓园”的发想,“文章和照片都放在那边,更有意义。我的儿孙如果
还记得我,就去看看网络,比扫墓更慎终追远。”新颖的形式里,含有老派的体贴心情。
天下之大,纵然不可能登上每一座高山湖泊,能常保心境悠然,已是另一番成就,访谈最
后,叶金川笑容依然爽朗,他像是为人生注解,忽然这么说:
“我们都应该要有个Happy ending。”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5/407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