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关心是真切的,你妈妈的惶恐不安也是真切的
这两种情绪都不该被否认,也没有谁对谁错
有时候,人对于某件确实发生的事实
会产生不适应的幻觉感
例如考试上榜,你理智上知道上榜了,却忍不住怀疑是不是美梦一场
又或者亲人过世,你明明办完后事了,却可能觉得他其实还在
生病也会有这种感觉
医师确诊了,药也在吃了,甚至都排了手术
可病人还是有种“这一切是真的吗”、“我真的罹癌了吗”的质疑
这不是不服现实,也不是软弱不肯面对
而是心灵上的调适,本来就需要时间
需要多长时间,每个人都不一样
生病是一场赛跑,为了避免延误
必须赶着手术、化疗、吃药等等一连串的治疗
这个着急的过程中,病人面对一个个新的挑战
还要强迫自己接受这具变得陌生的身体(少了乳房、掉了头发、体能突然大不如前...)
对于这些冲击,病人其实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调适这份心情
种种负面的压力情绪纠结在一块
病人无力收拾自己的情绪,做出来的反应就会不理智、情绪化
说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生气什么、希望别人怎么帮助自己
家属也是一样的
家属陪着病人接受一个又一个的治疗
还要蒐集资讯、张罗各种照顾事宜、安抚病人
又有什么余力厘清自己内心的困惑、失落和难过
这份压力只是迫于现况被压抑下去
一段时间后,很可能就会爆发
家属会气病人不配合、不努力、不够坚强
明明我这么努力要帮你,你为什么不争气点?
明明就是不能避免的治疗,你为什么不好好面对?
在情绪问题上,家属和病人是同样危险的
所以原PO,我想告诉你
在你思考着如何小心翼翼的和妈妈谈话时
我想请你先陪自己说说话
你可以拟一份治疗时程表(从第一次看诊到未来治疗计画)
时间表有助于你厘清思绪,并且整理接下来要做的事
去回想在每一个阶段时,你的反应、你的心情;妈妈的反应、妈妈的心情
你会惊讶的发现,那么多那么多复杂难解的情绪
竟然全塞在短短几个礼拜内
你会感到混乱无助,是正常的
妈妈会感到惶恐不安,也是正常的
可是你们还是一步步走了过来,而且鼓起勇气准备面对下一步
所以你们也都是坚强努力的
肯定自己的付出,也肯定妈妈已经尽力勇敢面对这个疾病
人都必须先理解自己,才有办法尝试理解别人
所以你一定要先整理自己的心情
才有办法进行你所谓的“好好和妈妈谈”
当你准备和妈妈讨论癌症的话题时
如果妈妈是知道自己的病情的
那就不需要刻意回避
你的问句要“具体”一点,不要问什么“妳觉得怎么样”、“心情如何”、“妳到底怎么
想的”
病人已经一团乱了,这么抽象、范围又大的问句
她会抓不到重点,也就无法透过谈话去厘清感受
你可以问“在妳罹癌之前,有听过乳癌吗”、“身边有没有人也有这个癌”、“她们做了
哪些治疗”、“她们现在怎么样了”
去了解妈妈对这个疾病的认识有多少
你才能知道她为什么对你提出的检查或方针有所质疑
接下来你可以问问她“医师说之后要化疗,妳想做吗”
依妈妈的年纪和病程,我猜你妈妈会说,她要做,她想治好
你可以回馈她“化疗满辛苦的,老实说如果是我要做,我也会怕,妳说妳要做,我觉得妳
很勇敢”
家属不要觉得病人理应接受一切治疗
讲白点,针不是打在你身上、刀切的不是你的奶
病人做的每一个治疗决策,都是勇敢而且不容易的
把接受治疗看得太理所当然,当病人萌生“不治疗”、“我累了”、“我想缓一缓”的想
法时,病人会自责,而这份自责会令病人痛苦
病人可能也会不敢向家人表达最真实的心声
如果妈妈愿意谈
你可以试着陪她回想发病以来的种种
让她说说躺在手术床上的感受、进病房后的感受、少一边乳房的感受、对下一步治疗的想
法
她觉得现在的自己怎么样?她觉得以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她觉得治疗是有用的吗?她觉得承受治疗过程中的痛楚,就真的会好吗?她是不是担心一
切都是白受罪?
她知道为什么要看牙医吗?她害怕看牙医吗?还是害怕后面的化疗?她是不是想缓一缓?
她是不是觉得自己拖累家人?她是不是担心影响孩子的生活?担心花钱?
你妈妈内心究竟怎么想的,我不得而知
当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你才能更靠近她的心,才知道怎么陪着她走下一步
这个谈话通常不会只有一次
病人可能会只说一点点,或甚至不想谈
那也没关系,告诉她你随时愿意倾听
找机会再引导她说出来
同时你也要调适自己被拒绝的挫折感
不是你做得不够好,只是妈妈还需要时间整理自己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