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好雷 凡高.星空之谜 Loving Vincent

楼主: Nobita5729 (阿拉伯芥)   2017-10-20 22:17:25
“大艺术家的灵魂,并不平静”。
就像是凡高与至亲胞弟西奥绵长的鱼雁往返,现代艺术家藉苦心绘制的油画,与我们分享
他们一遍遍临摹仿作那些遗作来与已逝的伟人私密对谈,创作出的传记动画电影。
主线场景的油画色彩瑰丽而饱满,带着凡高著名粗犷的笔触和突兀的用色,却是纪念如是
的在生活中癫狂,对艺术虔诚的画家,最有意思的方式。回忆镜头中现实精准的光影与灰
暗的色调,又将我们拉入历史的脉络,真实的人生里。
虽然人物间的关系与线索并未在电影中被完整交代和解决,而凡高在精神疾病与异乡生活
中历经的挣扎和冲突,恐怕得先有具备一定的认识,才能妥善的理解抽丝剥茧中的美化与
删节。但整体情绪与叙事的强度是平衡的,角色相互质问与衬托刻画出鲜明的个性。
第一次有这样的感动,是在看高畑勲的《辉夜姬》的时候。水墨的留白,是用简明的黑白
熬煮世俗与青春的孟婆汤,底下鼓躁的是转瞬即逝的对生命的眷恋;Loving Vincent则用
最喧闹的色彩,包裹踬踣的生命与受难的心智,遗憾层层叠叠,惆怅如雨霏霏。
心不甘情不愿踏上凭吊父亲摰友,替凡高送信给胞弟的阿曼德罗林,在陪伴他生命最后时
光的人口中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角色多根据画作中的原型塑造,无怨无悔的弟弟,惋
惜的唐基老爷,好客的旅馆店主女儿爱德琳,苛薄的管家,仿佛置身事外的玛格丽特,不
舍的嘉舍医师。表面中如侦探电影,但罗生门式的结构,并不乐于凡高的死找罪魁祸手,
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是共犯。他也许想问一个问题:解读一个人的生活轨迹与所思所想如何
困难?
我们是否曾经为在乎的人留下只字词组,整理我们对世界的坚持和理想,好让别人在我们
死后能拼凑出我们存在的样子?
在数度的语言交峰与坦白里,阿曼德化解了对凡高的误解,为其所受的欺凌愤恨,为追求
真相孜孜矻矻,为那个伟大的平凡沉默,我们也不断更新对各个角色的偏见和想法,发觉
理解他人的心灵如何不易,参与他们的生活多么困难。
嘉舍在丧礼上取走了凡高最好的画,真是为了抵治疗费,尽管当时一文不值?还是仍想与
摰友分享从事艺术的梦想与灵感?
荷内究竟为何开枪?嘉舍为何不替凡高取出子弹?玛格丽特对凡高的情感是否不同于他人?
这群人是如何爱莫能助,还是终究事不关己?
我们也许想尽力从笔墨间挤出他的思想,从画作瞥见他内心的悸动,渴望理解他的生活与
灵魂。即使心里都知道,作者已死,但我们都希望真实的诠释他人,也渴望被充分的解读

想把自己的热诚与激情燃尽,好为别人照亮生命的甬道;渴望友谊,即使被欺悔也还惦记
著得之不易的相处时光;尽管伤痕累累,仍牵挂著自己在别人心中的重量与负担,最终宁
愿豢养孤独。他只剩绘画作为救赎,救那些对生活失去细腻欣赏与礼赞之气力的人,却不
包括自己。
但因为他,我们好像都拥有了面对自己疏离、激动、忧郁、病态的理由和勇气。在内心混
乱而狂暴的汪洋里,找一叶扁舟栖身,想引你去看我们一直仰望着,但无法参透的星空。
“我一无是处,一个怪异又讨人厌的人,于今往后都无以于社会立足。即便如此,我仍冀
盼透过我的作品来表达这样一个异类,如是的无名小卒,内心所蕴含的东西。”
作者: RachelMcAdam (瑞秋卖灯丝)   2017-11-26 20:41:00
中文译名应该是星夜之迷我认为这部比可可夜总会深刻许多,可惜拿不下奥斯卡最佳动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