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Goldsmiths skype interview 心得

楼主: sempre (如果说曾经)   2015-01-23 14:52:46
Programme: MA in Cities and Society
背景:台大心理系毕,GPA不到80。一年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
申请时程:2014年12月17日透过UKEAS代办丢出申请,
2015年1月20日收到面试通知,
2015年1月22日晚上10点半面试。(只有两天准备时间orz)
状态:面试谈完后面试老师当场就口头给我uncon offer了。
面试官:programme convenor Alex Rhys-Taylor
大家好,我念的这个领域很新,很冷门,版上几乎没资讯,所以来分享一下。
首先向所有回复过我问题的本版版友道谢,
之前在版上发文不但得到大家热心回复,
还有好心人私讯跟我讲解申请中的疑难杂症,
真的非常感谢大家。
先介绍一下我申请的这个programme,是sociology下专门研究都市发展的programme,
包括都市如何演变、
都市空间中的权力分配、
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都市如何形塑城市居民的生活等等。
换成比较实际的例子,
像是都市中的高房价、都市空间的仕绅化、
在地社区的韧性和主体性辩论、
都更决策过程中的政治角力分析等等。
它不是planning、不是architecture、不是urban design,
或者说以上皆是,
它以社会学及人类学的观点来省思
以上领域实践过程中带来的利弊、影响和改变。
面试过程:
1/20收到面试通知时,就已在信中附上3篇essay,
请我面试时
respond to these three articles with reference to
a) your own experiences of inhabiting and moving
through contemporary urban spaces and
b) how you imagine future urban spaces
will be shaped.
三篇论文如下:
http://ppt.cc/FZSZ
http://ppt.cc/EFk9
http://ppt.cc/-wp5
我一开始就决定要写讲稿(逐字稿程度),
一来是对自己的口说没把握,
再来题目都先给好了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从我个人工作经历和对城市现象的观察出发,每篇各写一到两个
例子,来达到信中的要求(a和b),总共写了一千多个字。
面试以skype进行,老师一开始先跟我寒暄,
我有问他预计面试时间多久,他说预计15分钟,
不过叫我别担心时间,尽量把我想讲的讲完。
接下来开始就按照信中要求逐篇回应:
第一篇先讲zone的文章,我先提出我认为的zone的特性,
以及如何理解zone as a city without the shaping power from bottom to top?
接着用我的个人观察来自问自答,
我提出的观察是关于台湾在工业区工作的外籍劳工,
在城市中缺乏适当的社交空间,
以致在开斋节时必须在台北车站举办庆典的例子。
老师听的津津有味,一直说哇我没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
第二篇讲伦敦房价飙涨和仕绅化现象,
我回应这跟台湾情况很类似,
然后提出之前工作时,进行都市空间改造的案子却不断遭居民反对的例子,
指出民众对高房价和都更的反感;
另外,我也举了松山文创园区名不符实的例子,
回应这篇文章所说的都市想像渐趋贫乏并向上层阶级靠拢的现象。
最后我说,身在资本主义社会,
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
就算没有要营利的意思,最后却一定避免不了落入市场导向,
让我的作为成为商品,所以我很挫折,
想要回到学校寻求慰藉。
老师就笑了,他说他之前也在空间部门工作,
而我举的这些例子很典型,这也是让他想回到学校的原因。
第三篇讲永续城市,
老师问我前两篇我讲的都是社会面向的问题,
那我要如何看待这篇非常科学并从绿色工程工法的角度出发的文章?
这问题有点不在我讲稿中,不过我还是分享当初在空间部门工作的例子,
讲一个失败的永续社区提案,
因为永续社区所含括的面向十分多元,
而跨部门合作,
在台湾的公部门体系几乎不可能因为这小小一个案子而达成,
所以并未提案成功。
原本我的讲稿只写到这里,
但由于老师有问我对这文章叙述角度的看法,
所以我只好硬著头皮继续掰:
因此,我认为永续城市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问题而是结构问题。
没想到老师拍手叫好(没有真的拍手只是比喻),
他说:对~这就是我的重点,永续城市的问题就是在结构啊~
根本跟技术无关!
我心想哇竟然宾果了暗自开心,
结果老师竟然在我回答完后多加了两个问题,
应该是所有版友都会准备的,就是1.Why London 2. Why Goldsmiths
但偏偏我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写前面三篇文章的讲稿,
根本没计画要怎么讲,
只有在当初申请的时候稍微想过而已,
只好临场乱掰:
1.因为之前工作借镜过很多伦敦的作法,(我还自爆我忘记是什么作法了),
老师笑了一下,我就赶快说,
还有因为我有朋友在伦敦(其实是有啦但不是因为这样选伦敦啊~),
不过老师似乎很理解这个答案频频点头。
我就赶快进行 2.的回答:
因为我觉得我这个人很保守,想要到很creative的地方刺激一下自己。
老师显得很高兴,他说这个答案很棒。
接着就是老师频频称赞说我的英文很流利,这个programme超级适合你来念!我现在就给
你unconditional offer!
我心中呐喊:您误会了那是因为姊姊有先写讲稿啊~~
不过还是很镇静地跟他说谢谢。
感想:
我觉得有题目可以先准备内容真的大大帮助了我,
因为老师到面试最后他还特别又讲了一遍,
他觉得跟我交谈很有趣,
让他知道很多以前没想过的事情。
(当然这不是个好现象,真的去国外留学哪那么多时间准备讲稿~
不过还没出去当然还是会拼死拼活再狼狈也要拿到入场卷)
还有请版友不要像我一样蠢到没准备到最后两题(应该是最好猜的两题)
而只能用掰的,
完全显示出真正的哩哩腊腊口说能力。
整个面试时间有超过预定时间,应该有讲了20多分钟。
Goldsmiths在我整个申请过程都给人非常亲切又认真的印象,
之前我有写信过给面试我的这个老师,
询问课程问题,他不到一天就回了,而且回得很详细。
我在留学展碰到的校方国际招生代表也非常亲切回答我的问题,
再加上这次面试的感觉,老师也是很专业人也很好,
对这所学校印象整个大加分。
不过我还有其他所也有offer,所以还在考虑要去哪边。
如果有版友对我念的领域有兴趣,欢迎私信跟我讨论,
因为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领域,
也觉得需要有更多人关注,
一起投入来创造更好的城市及生活。
谢谢大家的收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