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考取108高考财税行政(代PO)

楼主: conk (conk)   2019-10-11 18:43:30
成绩单如下:
https://imgur.com/k8VdKHM.jpg
身为中年妈妈的我,念书的时间还必须与照顾小小孩的时间互相拉扯...
与一般考生比起来,时间变得十分琐碎,大多数都是小孩去上学,
才有时间开电脑上课与半夜再复习。虽然曾有幸考取会计师及格,
但是多年前的内容,早就因长期睡眠不足还给老师了。
分享一下自己的备考心得:
会计学:
我个人是大概10多年没有算会计了....
重新读起IFRS 公报,比年轻时读会计还痛苦。(体力与耐性都变差了)
会计学的考题都好长...光读完就要5分钟了...
分录写完大概10分钟就过去了,答案可能还是错的,
要回到熟练的手感大概花了我近半年时间。
中会内容多,讲义多,例题多,版本也好多好杂...
很多后来只能靠硬记,偏偏我记忆力很差...
考前2-3个月惊觉自己的底子不足,
赶紧另报名师补习班的巫毓琪老师的会计全训班,
号称会计之神的他,用简单的版书观念讲解,
搭配一两题基础的题目讲解,
瞬间把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让我重新理解。
唸巫毓琪老师的中会,除了如沐春风,还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外,
巫老师只讲重点与我们常会碰到的盲点,
版书也整齐有逻辑,讲解十分细腻,
每个数字的前因后果都讲解透彻。
巫老师把金融资产章节讲得十分精采,AC与FV-OCI
财报上的比较与变化一次表达,相较于又多又厚的讲义,
简单的一堂课,比埋头苦算100题会计还厉害,可节省不少考生的时间。
我本身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原本以为把X点讲义后面的练习题算完就念完了,
观念不清的结果,下次考还是会继续错下去,
更何况遇到观念题或从没出现的新考题><
印象最深刻的是现金流量表那章,
应收帐款备抵坏帐与冲销呆帐,以前我总是会算错。
巫老师的讲解让我彻底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
就连银行调节表,其实都不用背口诀呢!相见恨晚!
如果当初早一点上到巫老师的正班课程,说不定我的会计可以考更好。
最后只拿到基本分数,毕竟修行还是差得远~会计题目太千变万化了。
税务法规:
是我上榜的关键科目,会计学没有别人厉害,
我就想办法把自己法科尽量读熟^^"
这科虽然名为法规,但是都考得十分细,选择题的陷阱也很多。
107地特考完,税法虽然勉强及格,但仍未达录取门槛。
马上另外报名师补习班的108会计师税法课
(高普考比会计师税法考试范围只多货物税、娱乐税与印花税等,
范围很相似)
许美满老师:好喜欢美满老师的声音,
她重复念营业税法与税捐稽征法法条,做梦都会梦到法条的关键字。
罗白卿老师:
关键字与表格背诵法,让冗长的所得税法变得容易上手,不易遗忘。
但税法实在太容易忘记,就算上完一轮课复习完一轮,
还是会忘后来我特地去请教于芳老师(小妹我99年考会计师时,
也是念于芳老师的正课+题库班讲义考取及格的,
老师的重点与笔记真的抓超准!感谢于芳老师!)
于芳老师告诉我一些考前的读书方法,也不吝与大家分享:
1.由题目开始回想自己还记得多少?如果大部分都讲得出来,
就可以先pass 做下一题
2.于芳老师给我一张总复习的表格,
以往我们读税法都是一章读完换下一章,
但是总复习改为用横的读:〔租税客体〕、〔租税主体〕、
〔租税优惠〕、〔税率〕、〔计算方式〕
等把每个税目的相关法条全部跨章节的整理在A4表格中。
读到后来,非常容易搞混:e.g. 遗产税与综所税的亲属免税额差异....
自己用横的方式把法条与重点重新读过一遍,才不会有似是而非观念。
考前最后2周我选择回归税法的法条本身,多如牛毛的函示与细则,
先放一边,真的如果考到了,大概也只会考选择题。
考试前1周到进考场前,几乎都只念自己整理的法条与老师的笔记。
考试当天监考老师说不可以带计算机,我马上把房地合一的计算公式先丢旁边,
开始狂背自己整理的法条。
一拿到考卷:视同赠与,马上开始默写....
我有一度觉得自己考很烂,考试时太紧张,很多科目的申论题不太会写,
脑中一片空白 例如:会计学考试时计算题花了太多时间,
结果选择题很多都来不及算,时间掌控不佳,一紧张就只好乱猜@@"
其他科目如财政学、经济学与民法申论题结果都考糟了,
但是凭著税务法规与会计学的稳定分数,还好上榜了^^
高考这条路,我走了约1年半,加地特共考了2次, 从未录取到录取,
其实每一天都需要跟自己打气。
个人感想是:
国考其实是比赛谁忘记的少, 谁可以在考场发挥应有的实力,不要失常而已。
高考更别放弃任何一科,原本的弱科可能成了拯救的关键。
连身为二个小孩的中年妈妈都考取了,高考其实没有想像中的难。
写完高考最后一科税务法规的当下,
只希望自己再也不要写国考的卷子了,还好文昌帝君有听到我的祈祷。
感谢名师补习班的各位老师与柜台人员,十分热心地提供协助,
让我可以拯救弱科。
感谢我的老公,在我唸书考试或上课时帮我带小孩,
有家人的支持,陪伴我走完这场旅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