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科大财税系的学生,108年很开心可以应届考取“彰师大会研所(正取)”,
我也一下是这次成绩单给各位理解今年录取的分数。
想在版上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为什么选择“高点”及我准备会研所的历程。
没错!是考取会研所,其实我一直都比较想走会计这条路,
所以我算是非本科系学生我是一直到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才开始补习的,
因为大学时期都在玩系会,所以比起很多大二就开始补习的,
我真的起步很晚,虽然财税系的必修有中会成会,
但由于某些因素系上所开的这两门课基本是有上等于没上,
所以我算是一个零基础的人,加上我时间不多,所以我势必需要透过补习班,
当初是和同学一起先去试听高点,各科只试听了十几分钟吧,
我十分喜欢郑泓老师的教学,觉得听他上课很有趣,
其实补习班我就是挑顺眼的,觉得老师上课如果能吸引我就够了,
当然我也稍微比较过榜单,最后选择高点。
暑假开始上课之后,我把自己排的很紧,如果没有上课都是九点就到图书馆,
吃饭休息一小时后又继续读到闭馆,回家洗个澡再读到一点才会睡觉,
基本上是舍去所有娱乐时间,而且将手机里不必要的社群软件都删除,
不让自己花时间在手机上面,等于我准备考试的这段时间是在朋友圈中消失的。
暑假的课程很满,一整个礼拜几乎都要上课,每天的课程内容也很多,
由于非本科系,所以我很重视各科基础,花很多的时间在建立基础观念上,
而且高点的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中会及成会都有先修课程,
上完先修课程再衔接正课会轻松很多。上课的时候我会很专心,勤作笔记,
所有观念都尽量在课堂上弄懂,不懂就会下课问老师或是助教,
会加之后就会复习而且狂做题目。每次上课之前都会有一个小考,
可以测试自己学习的状况,我觉得很好。
正课结束之后会开始总复习,同时老师们也会安排复习进度还有复习考,
这个阶段我就是按照老师的安排复习,每天狂写题目,
几乎所有题目都写过,然后每次考试都有去考,
透过这个复习的进度可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把三科都复习至少两次,非常有效率,
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较弱的章节,然后对其加强。
到了考试前几周我就没有再写新题目了,
就是把过去上课老师强调的习题还有常错的题目再写一遍,
增加自己的熟练度与信心,考前的心态也很重要,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而且相信自己。
由于会研所的考试科目会不断地更新或修改,常常遇到公报更新或是教科书改版,
准备起来会很辛苦,而补习的好处是就是各科老师都于第一时间就补充课程及讲义,
确保所有同学都有学会新的内容,这样的安排帮我节省许多时间去整理资料,
我也很喜欢高点的自习教室,因为我们学校图书馆常常遇到休馆,
而且星期日只开到五点,所以常常会到自习教室去读书,就像是另外一个图书馆一样。
我各科推荐的高点老师:
“中会”的部分我是上郑泓老师的课,上课内容很有趣,会举很多有趣的例子,
观念也讲得很仔细,可以很容易理解。
而且老师的解题技巧非常受用,缩短很多解题时间,
下课也花很多时间解答大家的问题,几乎都是最晚离开教室的。
老师安排的复习考非常完整,
只要跟着复习考就可以轻松的在一两个月内复习完整的两次了。
过程中老师也很关心每个学生,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聊天,
了解每个人的状况,并给予我们鼓励,是非常认真用心的老师。
“成会”的部分我是上林立老师的,他对于解题非常有一套,
像是标准成本制用他的解题技巧可以非常轻易且快速地算出答案,
而且适用各种题型。复习考的部分也安排得很好,让我在短时间可以完整地复习一轮。
还有陈友心老师的“审计”,审计学对我来说很抽象,
但是老师一开始会先帮助大家建立审计宏观,了解整个审计的架构,
再从架构中延伸出去各章节,当学完审计,也能够将所有章节串联起来,非常受用。
会研所的准备真的非常辛苦,付出的时间及精力真得超乎想像,
中途遇到很多挫折也好几次出现放弃的念头,但是想到当初的努力还有理想,
又拼了命的撑过来了,还有读书千万不要单打独斗,
找个战友一起彼此督促鼓励,读起书会更有干劲喔。
所以只要有决心与耐力,然后跟着老师的步调,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祝所有想考研的人都能考到理想的学校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