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在职三年考取 (代PO)

楼主: bntimlin (AAAAAda)   2018-10-21 20:00:54
前言-
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十年以上,在校念的是ROC GAAP,虽经历过上市公司IFRSs转换
,但仅对部分较常接触的IFRSs公报熟悉。因为事务所长期忙碌的工作填满了我的生活,
过去十年全然没有准备考试的念头。就在二年多前,几位贵人的鼓励及静心思考下,决定
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拾起书本,好好的研读IFRSs,燃起了考会计师的想法…
在事务所忙季结束,6月底离职专心准备考试。第一年只有短短一个半月时间,我选
择名师的总复习及题库班函授课程。第二年选择全修面授课程。第三年选择中级会计学函
授课程。
第一年:
及格科目:审计学、税务法规、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及商业会计法
审计学
虽然有事务所的实务经验,但审计的理论架构已经离我太遥远,对于审计学的准备,
我非常依赖黄喆文老师编写的讲义,老师的讲义架构条理分明、容易理解,上课提及重要
的问答题,我会汇整在笔记本内,每天照着老师的逻辑默背复习;选择题的部分,黄老师
非常贴心的设计很多的复选题,每一题每个选项我都会了解对/错的原因,加上老师的考
前猜题超级神准,让我的审计拿了蛮不错的分数。
税务法规
本人是财政税务系毕业,对于税务法规架构及理论虽不陌生,但工作期间较常接触仅
止于营利事业所得税法,对于书本内的理论架构还是需要时间重新理解整理。我非常喜欢
于芳老师上课方式,课程期间老师会不时打破框架,引导同学思考不同税法间的规定,并
一一整理重点及架构,让对于熟悉的税法的我有瞬间打通的感觉,加上老师总复习讲义整
理的逻辑非常切入重点,让我可以很轻松的准备税法,上于芳老师的课对我来说是一种享
受~~。
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及商业会计法
商法对我来说是一个平常会接触,但不太熟悉的科目。我是上柯宪荣老师的课,柯老
师在课堂上解题方式,一边写板书一边背法条,真的是非常洗脑,上完一堂课听着听着法
条也默默背了一些。除此之外,我有到全国法规数据库打印出法条内容,逐条研读理解并
于条文旁边整理及摘录重点,加上老师讲义内的重要问答题,汇整在笔记本内每天复习,
准备期间对于商法的架构逻辑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考试时也能轻松解题。
第二年:
及格科目:高等会计学、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国文
高等会计学
离开学校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平时工作会使用到的”合并”较为熟悉外,其它的范围
是陌生的。巫毓琪的高会真的非常无敌,巫老师非常的有耐心,讲解题目时,不断的变换
题目情境,刺激同学思考,观察同学的反应,进而调整上课的速度,为的就是同学真正理
解课程内容。高会中的衍生性商品,对我来说是大魔王,但听了巫老师的讲解,弄懂了逻
辑,让我对衍生性商品不再恐惧,练习题目也越来越驾轻就熟。在课程期间,除了上课专
心外,我也尽可能的在上完课的一个礼拜内复习完上课的内容,并且及时作完各章节后面
的重要题目,一年完整的高会课程除了考试及格,对我往后的工作也是受益匪浅。
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
我想大部分的会计人都会觉得成管会是会计中较简单的,但我却觉得成管会很难驾驭,进
而对成管会有点畏惧。巫老师上课期间,非常有耐心的讲解各种题型,不厌其烦的重复强
调考试重点,久而久之让我慢慢的对成管会不这么的畏惧。上课时间认真的听讲课程内容
,课后及时的复习,因为对成管会的不熟悉,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练习各章节后面的题目
,让我的成管会很幸运的在第二年低空飞过。
第三年:
及格科目:中级会计学
中级会计学
中会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第二年准备期间,投入中会的时间相较于高会及成管会是
偏少的。第二年我是上黄喆文老师的中会,老师每个章节一开始都会讲解理论架构并整理
出各章节重点笔记;解题时,有一套黄老师的解题模式,老师的重点笔记以及解题模式让
我受益良多。第二年因为准备投入的时间较少,解题速度慢,以致没有写完所有的试题,
以些小差距没能及格。第三年选择巫老师授课的中会函授课程,选择因为工作关系,只能
假日抓时间听课程,忙季结束便向事务所请2个月的考试假,每天准时到图书馆报到,专
心准备考试。因为考试范围有收入及金融资产的新公报,我花了较长时间准备新公报,而
后慢慢的把之前的课程补上,因为有第二年黄老师授课的中会的基础加上巫老师函授课程
中耐心的提醒讲解,新公报以外的章节准备起来相对比较轻松。我习惯在上完每一个章节
后,耐心阅读讲义并整理各章节重点在笔记本上,整理笔记在准备考试期间及进考场前的
复习有极大的帮助。
从决定考会计师开始,一直对自己说 ”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考上会计师对我来
说是一种自我实现,很荣幸有机会分享我的经验,也希望对你/妳有所帮助。相信只要坚
持,目标就离你/妳不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