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18 536 两年考取心得

楼主: silarry47 (叭叭拉叭拉)   2018-10-21 16:37:55
https://i.imgur.com/vUy3Gr6.jpg
1. 背景:东吴大学会计系学士
2.补习班:北一补习班
3.各科心得分享:
A. 中级会计学(第一年) 80.2(47/33.2)
还记得中会是我在北一上的第一堂课程,我想永远不会忘记林正老师那顶着满头白发,讲话却铿锵有力的声音。能够在学习中会这等繁琐的科目上有这么一位老师,确实是我辈之幸,不论问题有多么简单抑或繁杂,老师总是一如往常的娓娓道确保我们能够真的吸收进去。然而,
相信有很多的同学都跟我一样,一开始会觉得说好像跟学校所教的东西差不多,甚至会觉得林正老师的速度有点慢,而渐渐忽略了认真听课、回家复习的重要性。只能说庆幸有坚持住每一堂的课程,待大考将至时,所有科目都混杂再一起念的时候,唯有像林正老师这样扎扎实实的教学方式,能让我安定下来。相信只要跟随着林正老师的节奏,便能稳稳地把整整八本的教材好好的吸收进去。就敝人的方式来说,读中会并没有所谓的捷径,大约于16年12月时便已开始着手准备17年8月的考试了。也没有特别准备其他题库,重点是把所有教材后附的题目都写过,先把握住基本题。ꘊ较为特殊的题型(尤其是林正老师上课重点提醒的部分)时,就是不断的重复做,尽管题目连同数字一样也没关系,能看懂每一个分录、金额的由来向来才是解特殊题型的关键。最后,考前所发的总复习再给他做个3、4遍,然后记得去考模拟考。尽管第一年考的时候约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念中会,但能够让自己在考场面对中会考卷时,不必去担心有什么完全没遇过的新题型或是把握不住基本题,就是值得的。
B. 审计学(第一年) 60.8(20/40.8)
我想很多人在准备审计学时,肯定多少都会担心自己的背诵能力,尤其是一个还在念大学完全只从课本上看过审计的学生。但在上过黄喆文老师的课程后,会发现审计并不像是法科一样,只要有背出对应的条文就有基本分。在准备审计时,我把审计分成两个部份去准备,第一个部分就是好好的听课、以及了解何谓审计,喆文老师丰富的实务经验及冷笑话都要听才值得,要读好审计,一定要懂每一个步骤的意义为何,并且去把前后的程序、步骤做连结,当心中能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图,面对涉及主观判断的选择题及申论题时,才有办法写出内容。第二步骤就是把所有的题目都写
完并且检讨到自己可以接受答案为止,特别是喆文老师的考前申论猜题,能背多少就尽量背。
C. 成管会(第一年) 64(22/42)
在林诠老师的带领下,其实并未花很多时间在准备成本会计学,而这个科目老实说相对其他的会科,肯定是比较好准备的。考试前,再把林诠老师上过的题目复习过,再去写历届便会发现其实该科在会计师考试并未有太多的变化题型须应付。
D. 高等会计学(第一年) 69.4(27/42.4)
相信上过林诠老师高会的人,都对于老师的大表记忆犹新,由于自己在大学时并非是念林蕙真老师的课本,在准备高会时有好有坏,坏的是面对版本差异时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重新适应,好的是自己的高会也因此较能顾及不同版本的做法差异。整个高会约有80%的内容是连贯的,因此在准备时,尽量不要因为没时间准备而放掉特定的章节,配合著老师的大表来解题,便足矣在考试中拿下漂亮的分数了。
E. 税法(第二年) 缺/72(32/40)
在准备税法的时候,千万不要看到整整两大本的税法讲义就因此却步,在温柔优雅的张季老师带领下,好好的作笔记把重点都记熟。切记要把课后的选择题都做过,因为法科的题目不太有变化,只有没有读到的问题,因此,好好地把题目做完检讨自己哪边没有背到,跟随着各章节的配分比例去运用时间。并且在考试前熟读老师的总复习讲义。就放心地去考场应试吧。
F. 三法(第二年) 缺/82(38/44)
1. 第一年的时候有上过李洙德老师的三法,老师在法理上、实务见解及各项法条的缘由都了若指掌,听完老师的课程后,不只能把握住该科的重点,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对于法律有更深一层的认知。
2. 碍于自己的能力、准备时间不足,法科留至第二年才应试。第二年则是想说把两位老师的课程都听过,便选择张季老师的课程,承袭老师一贯的风格,各式完整的流程及重点填空,把死板的法条便成了较浅显易懂的笔记。只能说,老师的课程内容是完全充足的,但法科还是须自己花时间好好背诵。法条没有背完的一刻,唯有时刻提醒自己才是面对法科应有的态度。
作者: rocky20811 (rocky)   2018-10-21 17:13:00
同校同班推
作者: iamhon0822 (伟威)   2018-10-22 19:26:00
这考生太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