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5考取会计师心得(自修+非本科+两年过)

楼主: urtan (我没有朋友)   2016-10-22 01:22:42
有鉴于在本板受益良多,因此小弟说一下考取心得
与尚在努力中的未来会计师们共勉
文中有些自己的意见,仅供参考
但似乎又臭又长,请小心服用,多多见谅!!
(直接看结论好像也可以XD)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可略)
大学学历,企管系99级毕业,在校修过初会、成管会、审计实务(这堂没啥用就是...)
企管系通病就是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
所以最晚大三大概要确立自己往后要往什么方向发展
自己再努力
刚好室友想往会计方面发展,并有补习
想说自己也没啥想法,就跟着他买了他推荐的郝强的中会跟金永胜审计
以及萧靖成管会
自修了一段时间,但没到很用心,因为没有决心连考试资格学分都没修足...
一直到当完空军爽兵找工作,阿咧,除了会计好像不知道要找什么工作
但企管系出身的人家实在也不想要,就在家里附近电子厂找了个派遣会计工读生
约一年后,转为百货业出纳(跟会计无关,纯点帐)
再约一年后,因会计缺人刚好有机会转会计(AP)
再约半年后,觉得发展实在有限
决定边工作边赚钱,边考会计师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出路
但为了省钱QQ,决定自修
(其实是被女朋友嫌没出息甩了才想拼的...X!)
(废话结束)
于是设定两年半的时间希望可以考上会计师
前半年是到东海补中会、审计学分,顺便唤醒一下所剩无几的记忆
剩下两年才是准备考试
“第一年(104),过年后开始认真唸,假日8小时,平日4小时,除了加班没间断过”
过:
中会申30测34.4、成管会申45测38、审计申27测40.4
国文54差0.06,X!
其他放弃
成管会:
没什么心得,因为大学自修时,底子打得不错
自己+朋友都觉得我对成管会的理解力颇强
因此第一年,萧靖的教材复习一遍,PASS!
中会:
唸林蕙真老师第五版全一册,这是东海补学分时老师用的书
同样为了省钱QQ所以继续用这本,这本我完整唸了三遍加上郝强中会完整一遍
(但两者皆不含退休金,且所得税只唸基本概念/题型)
痛苦的要死,觉得没有唸完的感觉
主要靠着勤做笔记,反复看要背的地方,但一定不能死记作法
理解为会计之本!必须理解背后理论后再来背,比较不容易忘,也会比较有共鸣
搭配林老师由浅入深的编排
总算累积一点实力,低空PASS!
审计:
这科是集零碎时间而大成,背包随时放一本103金永胜口袋书
(金式纪录重点集锦)
有零碎时间就唸、中会唸累了就唸(转换心情)
加上大学自修过,了解审计架构及重点所在,口袋书陆陆续续唸两遍后PASS
审计抽样只唸基本概念,赌他不考计算
“第二年(105):约过年后1个月开始认真唸,假日6~8小时,平日2小时,偶尔偷懒”
国文申27测28、高会申23测42.8、税法申32测38、三法申27测46
(三科专业科目都有准备)
国文:
去年差0.06虽然很X,但实在抽不出时间准备这个没有范围的一科
只有在考前一个晚上,跟同事借了某补习班的国文
看一下审题技巧、作文架构等,作文分数较去年+5,选择-4
但不知道为什么51分就过,算运气运气吧...(心虚)
高会:
唸林蕙真老师上下册,因为林老师让我过中会,所以继续用他的书拼
总共完整无缺唸一遍,加上习题重复再做一遍
其实高会真的比中会简单,也比中会重理解,背的地方少很多
主题也较少,弄通一个企业合并相关议题,就唸完一半了
只是一般通常主管或资深会计才会接触到合并报表、所得税、关系人交易等帐务
唸起来容易有点空泛的感觉
这部份靠林老师课文解说来克服
应该很多人唸中、高会时,只注重在做题目,觉得前面的解释不重要
但我不得不再提一次,理解为会计之本,与其盲目做题目
不如多花时间在课文的解说上,从解说带出题目解法
难度一题一题递增,一题一题复杂,渐渐加强自己实力
而虽105考的申论算出乎意料的冷门,还好低空PASS(申论6+5+2+10)
接着是法科,因为AP总是月中稍闲,所以在公司电脑会载好法条
(法务部全球资讯网的纯法条)
有空就看一下顺便假装有在工作,毕竟没办法看书太嚣张了
唸的次数数不清了,每个法的法条+细则在公司几乎都额外看完5次以上
重要的几条甚至几十遍应该都有
我认为啃法条是不可或缺,跟中/高会不同,法科先背一些重要法条
或至少要有深一点的印象,再来理解会比较顺
税法:
唸2016施敏税务法规概要,这本书是自己在书局挑的,挺推荐的
架构清楚,细节完整(税法常常要从细节里抢分)
唸法是从课税主体、客体、税率,再来其他特殊情况
例如综所税先会分境内/外所得人→背各类所得及其内容→背累进税率→背各种扣除额
接着扣缴与分离课税,然后才进入房地合一、两税合一、最低税负等特殊议题
不是一定,仅供参考看看
三法:
商会法半放弃(只看法条)
公司法证交法都唸邱律师的图解式法典
这两本都是口袋书,随时放包包有零碎时间就唸(主要是想模仿审计模式啦...)
不同于税法申论还有计算题,三法是真。法科
所以大概考前两个月买了学稔出版的公司法/证交法题型破解
建立一下自己的解题架构(开门见山写答案、条列式写法条/立法理由/本题套用/结论)
但是真的写题目,大多没办法写很完整
遇到不熟的题目不要硬写法条,也不要空白
放大自己确定对的,回避不会/不确定的,篇幅稍微撑大一点,分数会有意外收获的!
例如,105商会法的申论我不太会,但大概觉得往否定方向写比较合理
所以简单用“依商会法之规定”起头
开门见山说乙的作法不合法
提一下自己确定的,结算报表经承认才解除责任
点一下因时限到而可销毁凭证免除责任,显与立法目的不符
(以上当然用撑篇幅的方式写)
这样得5分,对我来说,我学的解题架构,非常有价值!!
总结
非本科毕业、为了省钱QQ只好自修、边工作边准备...等
似乎不利的条件都在我身上,却能顺利考上
自己大概归纳了几个原因,作为总结:
1.恒心:
最悲哀的不是有人比你聪明,悲哀的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更努力
2.知己:
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背负很多不利条件,因此时间分配非常重要
每科皆以70~75分为目标来准备,再依自己情况分配各科时间
一开始就设定两年考上,不妄想一次上
3.运气:
考试100%有运气成分存在,考难考易、改严改松...等
因此觉得有些教材或补习班教的很难很难似乎没什么益处
(退休金、审计抽样计算等)
就我研究考古题
觉得要考过会计师并不需要每科都唸到这么...钻牛角尖
每个难题都想唸,又唸不通,浪费时间又打击信心,何苦?
不如唸个70~75分程度,把时间拿去补其他程度还在60~65分程度的
最大化能过的科目数,比较实际
但不讳言,这是个拼运气的赌注,毕竟105中会好像就考出退休金?
即使如此,如果要从106开始再考一次,我应该也不会改变我的方针吧!
4.认真挑教材:教材除了刚好用了林蕙真老师的中会,觉得适合自己
直接也买她的高会外,都是自己花时间在书局每个科目一本一本翻
挑适合自己的,每个人个性不同,程度不同,适合的教材当然也不同
同样的决心,同样的努力,却少了适合自己的教材,岂不可惜?
以上,个人心得及意见,仅供参考
再次感谢会计板的前辈
谢谢!
作者: jontaxx (jontaxx)   2016-10-22 06:10:00
厉害…推
作者: Boringlive (Outlook)   2016-10-22 07:57:00
厉害 推
作者: Arielkao (同步不同调~"~)   2016-10-22 08:47:00
恭喜,看来我也要加油了
作者: wing60313 (阿华)   2016-10-22 09:44:00
恭喜!!
作者: peix (pei)   2016-10-22 10:13:00
恭喜
作者: friendegg (☆橘☆)   2016-10-22 10:40:00
厉害!!!!推!
作者: tttttalcon (ttttalcon)   2016-10-22 12:17:00
恭喜~~加油!
作者: a0021028 (TheFatKao)   2016-10-22 12:57:00
原po真的太强了!恭喜你
作者: changejing   2016-10-23 13:43:00
恭喜!
作者: butterflys (蝶恋)   2016-10-23 19:14:00
同样工作兼考中 原PO很有毅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