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从文学院跨考到会计师及格

楼主: deathheaven (呐喊只是奢望。...)   2014-10-27 22:50:23
看着板上的心得文好几年了,终于也有发文的机会。
受惠于此版太多,虽然我的读书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甚至一路走来什么不良示范都作过了,
不过想了想还是决定写成一篇,希望能帮助到某些板友 ^^
先放上我的成绩汇总
101年 国文 37+34=71 审计34+48=82 成会29+34=63 中会21+36=57
102年 税法 32+34=66 商法29+44=73
103年 中会 38+44.8=82.8 高会38+46.8=84.8
接着再说我从考研究所到过会计师的历程和读书方式吧!
100年
因为某些因素决定跳脱大学主修英文系,转考会计硕士班。
当时在学校辅系修过 初会 成会 和税会,
但现在想想依然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 orz
在几乎没有底子的情况之下,
我从春季班开始上高点的中会,成会,和审计。
中会-> 洪爷(春) 孔王(暑) 成会->徐锦华
审计->忘了是谁,不过不重要,听了几堂课瞌睡连连我就放弃了,完全靠自修金永胜的书
徐妈的课对于已经在校扎实读过一轮的我来说还算跟得上
但中会就真的很悲惨,尽管我上课认真听,回家狂记口诀,猛算题目
直到了暑假过后,还是连为什么有折溢价都不知道
不过那时候我并没有掌握问题点 还是一样死吞硬记
再加上到了过年前 跟前任男友分手 整个人陷入了大低潮
到后来根本半放弃.....最后放榜自然是一间理想的学校都没考上
还好家人很支持我 ...说我若是愿意振作 再让我拼一年
想了很久,决定打起精神,重头再来
整段重点:
1. 高点会科绝对不适合 不适合 不适合 没有底子的人去上课
2. 选补习班一定要试听 不要傻傻的人云亦云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3. 会计绝不是用背的,如果你还在背一些该理解的东西...请尽可能改掉这习惯
101年
这一年下定决心要一起准备研究所和会计师
到东吴会计学分班补上了中会和审计的学分
打算中成审+国文一起考
同时还兼一份夜班工作
其实我觉得学分班的课程对于考研究所和考试帮助都不算很大...
毕竟 是学分班 堂数少 老师要求不严格 上课也听不出重点
所以主要还是以补习和自修为主
中会- 首先详读了一次林蕙真,林的书真的帮助很大
让我厘清了很多原本不懂的观念,书本后面的习题也都做过一次
在试听过后(这次试听了...),买了郝强的函授
郝强的问答式教学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虽然是函授,但他问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尽量跟着回答
这对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一开始常常都答错... orz
当时我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遇到比较大或是需要画表的题目
常常都很偷懒,觉得看懂就好了!
所以写到难题的时候常常第一件事就是看解答
然后看一看就过了 可想而知在解题时有很多小细节根本搞不清楚
或是看到题目不知如何切入
这也是超级坏习惯...有此习惯也务必改过 Q_Q
成会- 读徐锦华讲义搭配在校时念Horngren的上课笔记
把两边都详读 汇总成一本笔记 再把徐的题目都写完一次(包括题库班)
审计- 买了金永胜的函授。我想大家对他都不陌生了
他的教学方式对我来说就是很受用,听他的课都精神超好
也让我对审计很有爱。坦白说我没多写什么题库,
就是读他的书,然后,
完全照他上课教的做,该理解的都用理解的,不用背的,
该背的尽量背,整理自己的笔记,然后他的书后面的题型都写一写而已
国文- 仗着自己文科出身没太多准备,但毕竟是我是外文出身,而非中文
考前两天看了前几年的考古题 觉得名言锦句对八股论说文而言还是很重要!
还是上网记下了许多可能会用到的论语 四书五经的佳句
结果作文考题一出来,我记得是谈道德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重要性吧...
立马用记下的那些玩意儿凑出一篇起承转合,共写三面多
整体而言,当年我中会的表现还是普普通通...会计师考四科唯一没过就是他!
不过靠着审计跟成会成绩不错,还是考上两所自己觉得ok的研究所
选校也是板友帮了很多忙
102年
这一年我过的有点怠惰,因为硕一生活多采多姿
除了要读paper 还有很多活动
本来要准备中/税/商法 搞到最后 只剩两三个月了
什么都没开始
很鸵鸟的抛下自己害怕的中会 决定只准备法科 = =...
最后还是以函授课程为主来准备
税法-高点 施敏
施敏上课很仔细,也会补充一些自己整理的表格
虽然高点大家好像都推王澍,但我就是比较喜欢她的风格
听完她的课一轮之后,我就把剩余的时间拆成两段
规定自己至少把她的书念过两轮!
按照她的书编排的方式搭配法典去读
整理自己的笔记 还有一些必背项目 自己想一些口诀去记起来
一样没写题目 zzz
结果中大奖 当年题目很偏... 觉得自己考过好像有点幸运
商法-高点 周律师
证交法-高点 程律师
周律师风格和施敏有点像 就是口气柔柔的 讲课很详细
程律师就比较不一样 讲话条理分明
不过两个人同样都很对我胃口 讲义内容也都整理得很完整
不过上完一轮课后,我没有完全念他们的讲义
而是在学长姐推荐之下购买了两本图解式法典(证券交易法和公司法)
一样是高点出版的
里面除了有图解,口诀什么的都帮你搞定了,还满方便记忆的
我就以图解法典为主,两位老师的讲义为辅
去把法条和法理都go through 两次左右
考前再把老师整理的申论题型都读过1~2次
就去考了
结果同样也是中大奖 是真的大奖!
公司法有一题完全命中 好像15分...
这边要特别的感谢杨叶承老师的FB
上面神人众多 解决了我许多法科的问题...
补习班的咨询我都没用过 用FB询问快又有效!
但要注意礼貌...
103年
论文口试完已经五月中了
这一年我当了一年的初会会计学助教
其实我觉得这份工作还不错 帮助我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又更扎实了一些
不过各位有没有发现从头到尾我都没提过高会...
因为我真的到考前三个月都还没怎么碰过
虽然研究所毕业要求至少要有高会三学分
但我在校修的3学分 只教到林蕙真第六版第三章
跟没学差不多 zzz 现在想起来真是向天借胆了
当时真的压力很大 因为已经面试上事务所
实在不想边工作边考试
而且D所L1考上会计师奖金多一万...
我豪想拿啊!! = =+
于是决定背水一战,到八月底还有两个半月的情况之下...
我把时间拆成三块
第一个月:每天念10小时左右 高会约6小时 中会4小时
高会- 巫毓琪 函授 每天听一堂 慢慢听 务求观念通透
想不懂的就停下来想或问同学,并写讲义后面的题目
时间内能写多少算多少,没能写完的就放弃
中会-郝强 函授 每天听一堂 一样不懂的弄到懂 不写题目
这部分的规画很顺利的完成
接下来20天:每天约念12小时 高中会各6小时 视当天进度调整
高会- 林蕙真第七版 原本是打算略读前面的说明 但是各位都知道今年高会大改
有更新的部分都要认真读懂 所以这部分我花了很多时间 还有后面的题目全写
一天一章
中会- 郑丁旺的书 略读前面的说明就直接攻题目 其实我觉得观念我都还ok
真的就是题目不熟 从前没有好好做 所以就是卯起来写 同样 一天一章
完全按照进度表操课,预留两天缓冲时间
虽然有点勉强,一度也觉得脑子快炸了,但有顺利达成
剩下的时间:一样每天念12小时,高会约6~7 中会约3~4 视进度
高会- 林蕙真第七版 把第一次写的时候不熟的题目勾出来重新写过
有多余的时间就写巫讲义的选择题
中会-郑丁旺的书 一样把第一次写的时候不熟的题目重新写过 一天一章
有多余的时间就写郝强课本后面的习题
这中间有什么问题大多都是跟同学讨论,GOOGLE,或是跟板友讨教
结果...从没想过高会会是我成绩单上最高分的科目
但坦白说入场考试的时候我就觉得满顺手
因为就是林蕙真的题型,甚至第一大题20分就是抄他的课本习题
真的满爽的
中会题型很新,完全不是郑/郝的题型,考完也一度觉得没把握
不过事实证明观念正确且做题熟练的话,即使题型改换,也都是能应用的
以上 就是我一路走过来的历程和读书方法的整理
有很多的不良示范 拐了很多弯
还在努力的板友 有跟我过去一样的坏习惯的话
希望你们别跟我走一样的冤枉路
还在寻找老师和参考书的板友 也希望这篇文章对妳们有些帮助
大家加油囉:)
作者: Mike1203 (MrMike)   2014-10-28 00:55:00
好厉害唷!
作者: ninaAJ (ninaAJ)   2014-10-28 01:12:00
恭喜及格!!!
作者: demotion (台北陈松勇)   2014-10-28 09:42:00
作者: joanna4582 (巧克)   2014-10-28 10:18:00
神人
作者: shinfe (我爱熊大)   2014-10-28 10:33:00
恭喜唷^_^
作者: mypineapple (土凤梨)   2014-10-28 13:09:00
恭喜~
作者: milk7117 (milk7117)   2014-10-28 20:08:00
还是第一次看文科来考的!!
作者: MinSchool (格林斯)   2014-10-28 20:24:00
恭喜喔!!!不过话说这样函授下来说了多少钱啊??啊!是花了多少抠抠,原来我手残!
楼主: deathheaven (呐喊只是奢望。...)   2014-10-28 20:48:00
楼上站内信回你喔:)
作者: schumacher56 (schumacher56)   2014-10-28 23:30:00
想知道花多少抠抠+1
作者: s914234 (BIG-NO)   2014-10-29 01:18:00
恭喜你!这不容易啊!话说我也想知道+1
楼主: deathheaven (呐喊只是奢望。...)   2014-10-30 20:20:00
回应楼上大家 函授部份约花4.3w :) 3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