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
102年:
审计73(选择44;申论29)
高会85(选择42;申论43)
税法64(选择32;申论32)
商法71(选择40;申论31)
中会90(选择44;申论46)
103年:
国文62(选择30;作文32)
管会90(选择40;申论50)
潜水非常久,终于可以浮出水面惹。
我是在职考生,在四大事务所五年,跑路后在产业第二年开始准备会计师。
除了第一年有幸获得公司留停两个月外,其他时间都是半工半读。
第二年还中间转弯跑去准备考一般生会研所,但是没能进第一志愿,离题了...!
在这边我要分享我的各科考试心得、答题时的技巧以及参考书目
,希望对于还在准备的板友有帮助。
另外要提的是,我知道自己喜欢上课,也因为离校太久远,会计观念忘光光,
所以我没有犹豫就去报名补习班,至于补习班我看大学同学补哪间就直接报名,
现在想想好像应该多听多问,由于懒惰所以就一脚踏入名师补习班,
不过以结果而言,我不会后悔,而且过程都蛮愉悦的,
所以后面分享的内文多有提及补习班老师的名字,就当作给予想补习的同学参考吧。
各科考试心得
中会
我在名师补习班,中会有两个教师,巫毓琪老师以及黄喆文老师,两轮一百多堂,
我有全部上完(现在想想三百多个小时也太多到恶心了),两个老师教学优缺点如下:
巫毓琪老师重观念及理解,
优点是非常容易听懂,很容易把观念带起来,上完他的课好像对会计很熟悉(?)。
缺点是回家不练习,观念很快就会放水流,遇到题目会卡住。
黄喆文老师重解题及架构,
优点是对理解题意及申论作答非常有帮助,看到题目变化比较不会害怕。
缺点就是比较容易流于解题形式,遇到观念题可能会有瓶颈。
克服不足之处,我的秘诀是笔记。
一开始是直接抄板书笔记,但是边上课边抄笔记会影响上课专心度,
后来我改变笔记方式,上课专心听讲,必要时把帮助理解的白话文或分录在课文旁边,
找下课后或是可以静下心的时间,用自己逻辑整理架构笔记。
好处是吸收了课文精华,增加与课本以及公报有字天书的亲切度(?),
在不断翻阅修正笔记的过程中又可以帮助自己不断训练解题的思考程序。
笔记的另一个重点是复习,无论平时答题或是最后在考场时,
拿出笔记好好自己照着笔记架构走完一轮,就等于复习一次整个章节架构,
并且能稍微稳定一下考前紧张心情,增加考试定心程度。
我的会科都有做笔记,重点是加深印象并且帮助理解解题流程,
内容多寡不重要,重点是要自己动手建立笔记,对考试会很有帮助。
参考书目的部分,除了讲义,只能泪推会计基金会的IFRS释例,
申论该写的解题架构以及用词,我在练笔时都会参照。
(以前是免费下载,现在两本1,200有点贵又很重,我还花钱买两版,能不泪推吗...。
而且没有IFRS 2013版,前阵子打到基金会询问的结果是目前还没有改版计画。)
高会
现在问我如果中、高会只能选一科念,我自己会先念中会。
内部交易冲销,没有从中会熟悉,就像我一开始根本是硬背,超痛苦。
念完中会后,觉得内部交易冲销跟天堂一样(外币交易冲销除外)。
而且高会就像现世报一样,前面基础没打好,后面兵败如山倒。
虽然说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但是遇到好师傅真的有差。
高会我只上过巫毓琪老师,但是我蛮幸运(?)遇到他时他的身体状况还OK,
三十几堂的课程,没感觉有缺很多课。
重点就如中会一样,上他的课会觉得很简单就听懂,
好像每个题目都跟着他的观念就行云流水的解完了,敲开心!
但是回家没练题目,下周来上课就是上面的现世报 现世报 现世报。
(很重要所以要说三次)
高会参考书目我用林蕙真教授的教科书,
考前两个月,我重新做了一两遍选择题,每个章节选择不多,可以一天一章吃得下。
申论题的部分除了这本的混合题型外,还是泪推基金会的IFRS释例(眼泪好多)。
审计
有过审计经验的人,念起这科比较容易进入状况,也可以比较具体化。
但实务经验反而在很多考题会有瓶颈,这就是学问与实务的不同。
所以该念的,该背的,不会比较少。
审计我也只上过黄喆文老师的课,他上课喜欢做笔记,让同学理解审计架构内容。
也会将考试重点的地方叫大家用红笔、萤光笔画起来。
简单而言,他是考试导向的老师。
我觉得这样没有不好,而且这样省去我很多复习找重点的时间,对我帮助很大。
参考书目...补习班讲义。
前半年我都在配合课程把选择题作完,最后两个月狂背补习班发的问答题集。
公证商、税法
我对背科就是,背呗。
老师讲的再口吐白沫,立法故事讲得再多,不能写在答案纸上就没有意义。
但是由于我非常非常非常讨厌背书(包含审计),所以这两科我稍微投机了一下。
考前两个月我把近五年所有考商法、税法的考卷印下来,另外准备法条,
开始把考过的法条标记起来,累计考试类型(选择、申论)以及次数。
法条看起来被画的花枝招展的那几条,不背都说不过去。
我听从我另外一个今年一起上榜的好朋友意见,把这些法条抄写在小本子上。
坐公共汽车、捷运背书、吃饭空档背书、吹头发背书,甚至睡觉前都要复诵一次。
(但是常常复诵不到一条法条就睡着了...。)
我的公司法、证交法,遇到的也是非常考试导向的詹森,不过他现在消失了。
他唯一让我感谢的是他告诉我们法科的解题技巧,我觉得从结果来看蛮受用的。
第一段写题目所问(类似抄题目)。
第二段引用法条,知道条号就写注明条号,不知道就不要写,
只要写法律名称,不然会被扣分。
另外引用法律内文如果要加“”那就得有十足的把握100%一字不漏,
不然就写依XXX法XXX条所述…。
第三段就写结论。
就算不知道答案,只要题目出几分就要写到几行,字尽量正楷放大,
可以充版面,不要交白卷。
我考的那一年证交法就考董监事人数的立法理由(啥鬼?),完全不知道答案,
也是依照上述架构硬写了25行交卷,平安过关。
税法,我没上课,只照了上面的方式背法条,
所以当考试出了审计人员都讨厌的ICA,还有没有人会知道的个人捐赠限额,
心中是个X,心想可能是缴钱不上课的报应。
不过可能有烧香拜佛,也可能是有审计经验还是有差,过了。
所以这科,我还是弱到爆了。
参考书目,就法条。
另外蛮推荐柯宪荣老师的总复习题库,商法、税法在考前都很适合冲刺练习。
成管会
第一年我没上课,考前两个月我买了高点的成管会题库硬算,
结果58分,完全是缴钱不上课的报应。
第二年成管会巫毓琪老师上课又把我的观念带回来,
并且感受到成管会与实务接轨的地方,很多分析概念现在还有运用在工作中。
但如同上面所述,上课都很愉快,回家不练习,
成管会忘记的速度更容易像大江东流,一去不复返,车尾灯都看不到(?)。
不开玩笑,就是这么可怕,我曾经考完研究所到了五月要练习,
提笔振书时,看到题目,发现脑子是一片空白的。
但是幸运的是,成管会 没有考复选题 没有考复选题 没有考复选题。
而且成管会更新的速度大概比中高会慢大概一百年,
所以可以拿以前讲义一直念这样,不用每年买新课程或新讲义。
参考书目,我有另外买郑丁旺教授的成管会教科书,
内容浅显易懂,我买来主要也是练习选择题,有很多考试题目都会从教科书出,
教科书也很多是抓国家考试当例题,所以抓来抓去(咦?)可以拿来参考。
国文
第一年,我真的很认真,把补习班国文的阅读测验一百篇的文章念了两遍。
结果选择32分,作文19分。到此时我再也不能否认国文不好,唉,我讨厌背科。
第二年,除了继续回去念那一百篇的文章,我认了,我背名言佳句。
作文我的参考书目是李智平的“国家考试作文:得分技巧及写作要领”。
书里把历年国家考试作文分16类,每一类附上30句名言佳句,
我是每类挑5句,整理约60个左右,也是写在小本子随时背诵,
并且把他的范例文章文章架构写出来加强记忆,推荐这本!
今年写作文时,每个段落都引用名言佳句,作文进步12分,
终于顺利考过这科大魔王(泪)。
读书计画
准备考试除了上课,立定读书计画我觉得也非常重要。
第一年两个月的留停,我安排每天念七科,对,每天,七科。
一方面科目多,时间少,才不会故意找借口在那边摸时间。
另一方面是,每天都有碰触的内容才会容易记在脑中。
剩下三个月我开始开安排写考古题,一开始是下班时每天三小时找不同科目写。
两个月开始中、高会练考古题,法科审计各抓半小时写选择,其他时间背法条。
剩下一个月开始减量,中、高开始把不熟的主题抓最难的一题,一直练,练到熟。
练习题目时,把不懂的、会错的、不保证的题目圈起来,其他的下一遍时不要再做。
简化题目才能把握时间冲刺,同样的时间,宁愿一题做两次,都不要两题各做一次。
我做到了,也恭喜其他上榜版友,也希望还在苦海的版友们,努力加油,
目标就在不远处了!
文章很长,谢谢收看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