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非原住民学东排湾语4年 族语写现代诗获文学奖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3-11-16 19:28:15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11160240.aspx
非原住民学东排湾语4年 族语写现代诗获文学奖
2023/11/16 16:48(11/16 17:07 更新)
https://i.imgur.com/uA1FHFZ.png
教育部16日在政治大学颁发第8届原住民族语文学奖,非原住民的参赛者简维佑(中)以
东排湾语撰写现代诗,呈现年轻世代难以使用母语沟通的尴尬,获评审肯定。中央社记者
陈至中摄 112年11月16日
(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6日电)教育部今天在政大颁发第8届族语文学奖,非原住民身
分的简维佑,学习族语4年,用东排湾语写出现代诗“mamamenaca(对看)”,呈现年轻
世代难以用母语沟通的尴尬,获得评审肯定。
第8届族语文学奖共有135件投稿,共选出34件作品,包含现代诗、散文、翻译文学、短篇
小说,作品使用原住民族语18种语别,以及3种南岛语系本土语言(巴宰语、噶哈巫语、
西拉雅语)。
目前任职于台湾罗马字协会的简维佑,是本届唯一一名非原住民族身分的入选者。他毕业
于逢甲大学外文系,曾在政治大学原民中心担任助理,3、4年前有感于台湾语言的多样,
运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先后在台中教育大学、台东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校学习族语。
得奖作品“mamamenaca(对看)”以诗歌形式,婉转地述说年轻人之间,无法用母语对话
、只能尴尬互视的困境:“你只用眼睛看我,好像我是外人,全部我所说的话都,变成了
奇怪的声音,没有意义。(以上为族语翻译成汉语)”
简维佑表示,这首诗源自在台北生活的一些想法,用一问一答的意境,讲述他实际的人生
经历,几乎所有人都讲汉语,连年轻人在派对中交朋友,也无法用自己的母语对谈,甚至
因此产生自我怀疑。
简维佑说,语言很奥妙,就像是土地的声音。他提到,东排湾语许多词汇都以an作为名词
化的结尾,很适合作为韵脚;但东排湾语的“焦点系统”和汉语不一样,需要花一段时间
学习才能适应。
今年的族语文学奖,还有许多精彩的作品。在多所学校担任族语支援教师的KUMU.TAPAS
(姑目.荅芭丝)以“谁能止住用眼泪串起的记忆(都达赛德克语)”在散文组获奖。
KUMU.TAPAS书写雾社事件中,赛德克族的战争遗孤,共同经历家破人亡的悲剧,承受着
创伤和恐惧。尤其是顾及族人安危而未参与抗日的族人,背负著“味方蕃”的罪名,被迫
在纪念日舞台上,悼念曾经欺负他们族人的加害者。
KUMU.TAPAS表示,希望透过作品,齐平看待部落的不同声音。毕竟部落之间有地方政治
的冲突和历史纠葛,不能一味以“仇日”、“亲日”划分,让单一意识形态掌握历史的诠
释。
政治大学校长李蔡彦在颁奖典礼中致词提到,台湾是多元文化、多元族群的国家,但文化
要永久传承,还要从“舌尖”变成“笔尖”,从口说变成文学作品。
原民会副主委Calivat‧Gadu(钟兴华)感谢得奖者透过文笔,让原民文化更为丰富,展
现原民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社会、自然、文化视角。
原住民族语言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长马耀・谷木则说,要把祖先口传的故事化为行动,再
从行动化为文字,这是一段曼长的路程,“台湾要建构多元文化不容易,要从美丽的文学
开始。”
教育部次长林明裕表示,108课纲让每个孩子都能选择学习自己的母语,“这是不简单的
突破。”未来学校和部落会一起努力,传承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编辑:李亨山)
1121116
第8届族语文学奖颁奖典礼 简维佑、KUMU.TAPAS分享创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0n4PiZ3x7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