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2015.05.17 大分事件一百周年

楼主: shinshong ( )   2015-05-18 21:45:06
https://www.facebook.com/yuliman1971/posts/889826441061039
今天(2015.05.17),是大分事件一百周年整。
  在一百年前,大正四年(1915)五月初,璞石阁支厅长松尾温尔率员巡视位于拉库拉
库溪南岸的喀西帕南驻在所,当地的布农族人以酒会欢迎支厅长,席间族人唱歌致意,由
于歌词中有“槛中的鹿只宰杀容易,但是须待好时机”等语,让这场酒会的情势变得十分
微妙。就在五月二日,喀西帕南驻在所才向当地部落追缴了15把枪枝,这等于将族人原本
打猎护身的重要维生利器白白送到日本人手中,一旦失去枪枝,生活便会立刻陷入困境,
因此当地族人十分愤怒,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之下对着璞石阁支厅厅长松尾温尔唱出如此的
歌曲,很难不让人联想有着言外之音。
  大正三年(1914)五月底,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带领军队讨伐太鲁阁,是为太鲁阁
战争,由于原住民手中的猎枪在平时是打猎的工具,但也是抵抗日本人的武器,所以在太
鲁阁战争的同时,佐久间左马太也接着推行“南蕃枪枝收缴行动”,企图将台湾原住民手
中枪枝弹药全部收缴,以利山区统治。七月一日,日本警察就召集了从奥蕃到璞石阁(从
内山到近山地区)各社的头目以及有力者,希望各社能缴交所有的枪枝,结果是到同年十
月,收到了980把枪,但仍有原住民不愿意就此交出维生的利器,对他们来说,这些枪枝是
父祖所遗留下的财产,是维生狩猎的利器,绝对不容许让外人夺走。也因此“南蕃枪枝收
缴行动”在东台湾,掀起了一连串的抵抗活动。
  日本人一连串的“南蕃枪枝收缴行动”掀起了布农族人的熊熊怒火,五月十二日上午
,喀西帕南社得到附近拉库拉库溪以及新武吕溪诸社的帮助,突袭了喀西帕南驻在所以及
附近的脑寮,冲突中十名警手被杀,武器被夺走,驻在所被焚毁,史称喀西帕南事件。喀
西帕南事件震惊了花莲港厅,于是派遣警务课长宇野英种带领人员收敛尸体并搜捕凶手。
  受到喀西帕南事件的激励,大分社总头目阿里曼西肯与其兄拉荷阿雷率领五十多名壮
丁,于五月十七日早晨日警用餐时攻击大分驻在所,当场造成十一名日警死亡,另外一位
在逃亡时被杀,而大分驻在所也遭到焚毁,史称大分事件。大分事件中起事者除了大分社
之外,新武吕溪的拉马达星星也带领一百多名族人前来支援,由于被杀的警察官阶相当高
,花莲港厅立刻向外求援。之后因为受到日警搜捕,阿里曼西肯与其兄拉荷阿雷率领族人
迁居到塔马荷社。
  大分事件对日本统治东台湾的影响十分深远,由于在历年来的武装冲突中,由于道路
交通不便,日本无力征讨当地布农族部落,驻在所一再遭受攻击,无奈之余花莲港厅只能
以消极的通电网来阻隔蕃地和平地,同时开始计画沿着拉库拉库溪开辟一条道路,直通大
分地区以讨伐当地部落。大正七年(1918)玉里支厅长松尾温尔率领路线调查队踏查八通
关越道路预定路线,大正八年(1919)六月,八通关越道路正式动工。今日玉山国家公园
南安游客中心前的《八通关越道路开凿纪念碑》,上面仍然刻着八通关越道路的动工以及
完工日期:大正八年六月十日起工,大正十年一月二十二日完成。
  八通关越道路完工之后,布农族人的抵抗并没有因为日本人势力的再度进入而稍歇,
反而又有许多日本人遭受到攻击死亡,为了报复历年来日人在此地的伤亡,大正十年六月
十八日晚,日本人诱杀大分一带托西佑社头目共23人,新武吕溪的拉马达星星之弟也同时
遇害,黎明时分军警联合部队开始在大分地区展开蕃社扫荡,破坏耕地、焚毁布农族人屋
舍、没收枪枝,这次事件被称为大分大屠杀。
  原本居住在塔马荷社的阿里曼西肯与拉荷阿雷,由于当地不利于用大规模军事征讨,
于是总督府改采怀柔政策,昭和四年(1929) 十一月阿里曼西肯向台东厅长表达归顺之意
,并携带眷属迁出塔玛荷社。而拉荷阿雷则仍然死守塔马荷社,继续抵抗日本人,最后总
督府不得不接受拉荷阿雷所提出的条件,昭和八年(1933)四月,拉荷阿雷带领部落族人
来到高雄,在高雄州厅前举行归顺式,是台湾最后一个向日本人归顺的原住民部落,被称
为“最后的归顺蕃”。
https://goo.gl/UaaBrv 喀西帕南事件殉职者之碑
https://goo.gl/OYyqFo 大分警察官吏驻在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