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ed5566 (美德5566)》之铭言:
: 本肥宅刚打了盹
: 梦到了以前读高中的时候
: 物理老师在教克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 提到说他老兄是用肉眼加个望远镜
: 看出行星运动轨道是个椭圆、而且在同一个支配的恒星之下
: 所有的行星会满足R^3/T^2为一个定值
: 如果可以、超想问看看他老人家当初是看到了啥才能发现这神奇事
: 大家以前也有读过什么神奇的事迹吗
克卜勒的行星运动大三定律并不是一次提出的喔,而是有先后的发展过程。
而要谈到克卜勒,就不能不提他的老师: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 1546-1601),
若没有第谷的精确观察与记录,就没有后来的克卜勒与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那是望眼镜还没发明的时代,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仅靠着肉著每天记录行星的位置,
并且因为他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说系统,
曾经提出一个被后人称为“第谷行星体系”的系统。(如下图1)
https://i.imgur.com/pX1sDsS.png
图1 第谷行星体系
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Tychonian_system.svg
此系统是介于日心说与地心说之间的理论,
将地球视为静止的中心点,太阳与月球皆绕行地球做圆周运动,
除地球与月球之外的其他天体再绕行太阳进行圆周运动。
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第谷开始对行星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
他被视为天文史上精确计算行星位置的第一人。
第谷在读到年轻的约翰内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
在著作《宇宙的奥秘》所展现的才智与数学能力,
便邀请他以助手的身分协助自己,负责计算行星的轨道。
1600年2月4日是两人的初次见面(中间劳资纠纷吵架又和解的事就不提了)。
隔年,第谷逝世,留下大量且精确的行星观测资料,
期望克卜勒能证明自己的行星体系是正确的。(苏明俊、陈辉桦,2001a)
幸运获得第谷观测行星多年资料的克卜勒继续观察星体,
经过无数次的计算后,他发现火星的轨道并不是正圆形,
于是改以“太阳与火星的连线”思考,
验证了“相等时间内,太阳与火星连线所扫过的面积是相等”,
即为“等面积定律”(如图2)。
https://i.imgur.com/0bOiSgQ.gif
图2 克卜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等面积定律
蓝色的部份为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所以靠近太阳的近日点,行星会运行得比较快。
取自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epler-second-law.gif
在等面积定律的基础下,克卜勒持续对火星进行研究,
他发现两个问题:
1. 火星轨道的直径与正交直径有8角分的误差
2. 运行的速率时快时慢、并非等速运动
8角分有多少?从地平面到天顶是90度,
将你的手臂伸直、手掌并拢,此时眼睛看到手掌的宽度约为10度,
每一指手指约为2度。(如图3)
而一度=60角分,
所以……8角分在地球上观测大约就是把一根手指切成15等分的位置差。
https://i.imgur.com/cyKN0go.jpg
图3 天文观测单位:秒弧 (Arc-second)
取自 http://aeea.nmns.edu.tw/2001/0109/ap010908.html
这时你会怎么办呢?忽略不计?视为单纯的观测误差?
克卜勒他相信第谷的观测结果,
于是放弃自希腊时代以来公认最完美的正圆形,另寻他种轨道形状。
最后发现椭圆轨道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太阳正好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之上,
推广到当时已测得之所有行星亦符合观测结果,
完成“椭圆轨道定律”
他将这个结果写在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学》一书,
(拉丁文:Astronomia nova、英文:New Astronomy),
提出了三大定律中的前两条定律:
椭圆轨道定律(第一定律)与等面积定律(第二定律)。
下图4取自《新天文学》,虚线为实际的火星椭圆轨道、实线是辅助圆,
几个三角形是用于证明椭圆轨道对于等面积定律也成立。
此二定律的发表,代表第谷所提出的行星模式被推翻、哥白尼的日心说才是正确的,
但哥白尼的错误是把行星轨迹假设为正圆形,克卜勒修正了这个错误。
(苏明俊、陈辉桦,2001b)
https://i.imgur.com/jihFR6X.png
图4 克卜勒绘制之椭圆定律示意图
取自 http://www.kepler-museum.de/index.php/einfuehrung/bereich-4.html
右上角的插图是他老兄在欣喜之下画出心目中的天文女神w
1610年,伽俐略用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克卜勒在隔年得到一架望远镜,并用它观测木星的四颗卫星后,
写成《四颗卫星的观测报告》支持伽俐略的发现。
在发表上述两条定律之后,长年观测行星、记录行星运行的克卜勒,
从行星的运行之中,发现行星之间似乎存在着巧妙的和谐性。
他在1618年出版的《世界的和谐》
(拉丁文:Harmonices Mundi、英文:The Harmony of the Worlds)
用了大量的篇幅在描述音乐宇宙
(又称天体音乐,Musica Universalis。Musica为音乐的中世纪拉丁文用词)
的和谐、音乐合声的原理,
书中也指出火星和木星之间出现了不合谐的情况,产生“例外”。
而第三定律相关的内容,在《世界的和谐》全书五章的第五章才出现,而且只有一页。
“任两行星之间,恰存在其周期比,等于其轨道平均距离的3/2次方比之比例”
(Kepler, 1618;引自Hawking, ed., 2003, p.648)。
但克卜勒并未说明他怎么得到这个结论,
因此推测是尝试不同的数字组合后,
发现“欸这样刚刚好\(☆_☆)/”就这么用了。
加上这第三个“周期定律”,克卜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于焉成形。
一直到1801年(克卜勒逝世后170年),科学家发现小星行带的存在,
等于验证克卜勒《世界的和谐》一书是正确的,他所说的例外并不是例外,
而是小行星带处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导致的结果。
至于行星三大运动定律对牛顿提出万有引力,
哈雷发现哈雷彗星的重要性,相信已不需要我再多言。
写了这么多,回到原po的疑问,
“超想问看看他老人家当初是看到了啥才能发现这神奇事”。
答案是他没看到啥特别的,只是精确的观察、检查数据,
大胆提出新的假设、小心谨慎验证而已。
科学发展从来不是靠一个人,也不是一次就得到正确答案,
后辈修正前辈的错误、再被后来的人修正,
哥白尼、克卜勒、牛顿、爱因斯坦、哈伯……
一位一位,叠加成一位巨大的巨人。
每个做研究的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然后期许自己能看得更远一点、成为其他人的肩膀。
最后,分享一段我非常喜欢的影片,现任科博馆馆长孙维新演讲:
人生苦短,何不找些知识的趣味
https://youtu.be/ZMUJ72BEIPY
“科学的发展就是一部认错过程的历史。”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句话。
科博馆目前有个“漫步太阳系”展(展期至明年02/17),
对天文有兴趣的可以找时间去看看喔。
http://web3.nmns.edu.tw/Exhibits/107/SolarSystem/
没想到之前写的论文有部份在这派上用场,
参考文献中的陈辉桦博士任职于科博馆,是我的口试委员之一。
参考文献
苏明俊、陈辉桦(2001a)。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讯165期──天文学家系列:第谷。
取自 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90/165/10.htm
苏明俊、陈辉桦(2001b)。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讯169期──天文学家系列:刻卜勒。
取自 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90/169/10.htm
Hawking, S. W. (Ed.). (2002).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Philadelphia, PA: Running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