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论艺术社会学

楼主: gregorsamsa (海边的卡夫卡)   2022-01-03 18:42:16
有教养的人还没有自由到可以完全放弃“宗教慰藉”。而他们重视艺术,
也是因为在里面听到已经沉寂的宗教的回音。另一方面,有些不够坚决的人们,
虽然盼望着另一种生活,却没有“颠覆”自己的力量,因此追求艺术所承诺的新环境。
再者则是空想者,他们不要“牺牲奉献的工作”,艺术因此被当作懒人的吊床。
此外还有家境富裕的女人,聪明又无所事事,她们需要艺术,
因为她们的生命里少了一个义务的圈子。最后是医生、富商、公务员等等,
他们虽然有体面的工作,但是“心里有虫”,让他们对更高贵的事物心痒不已。
艺术对这些人的意义是什么?“它得在几个小时里,或在短暂的片刻里,
为他们驱逐种种的不悦、无聊、浅浅的良心不安,甚至可以让他们重新解释自己的生命和
性格里的错误,把它们曲解为世界和命运的错误。”我们看到的不是幸福和健康的满溢,
而是缺陷使人们去拥抱艺术。这些艺术的玩家都是跟自己处不好的人。尼采说,在今天,
人们需要艺术的原因不是“自我享受”,而是“自我厌倦”。
观众席上的自我厌倦和某些艺术家不顾一切的自我享受,其实是一体两面。有时,
他们如此漫无节制地热爱自己的作品,以至于渴盼“一切事态都被颠覆”,
为的只是方便他们的作品有更大影响力。……大艺术家只要“吹响他的笛子”,
却发现没有人随之起舞,就会感到满腹委屈……有时自认不被了解的艺术家
“的确非常痛苦,但那只是因为他的好胜心和他的忌妒心太强烈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