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ogler 2024-11-08 17:52:49表板的大家好
以下文章大概会很长,但是也希望多和大家分享一些机芯开发的心路历程,虽然其实累的都是我的崩溃伙伴们而不是我,在文章开头我想先谢谢愿意看完的板友
在我刚出社会的几年刚好赶上了COVID之后的钟表市场热潮,当年买手表之后卖掉可是不会赔钱的,这点我相信板上的各位也有跟我一样的经历,当时一支手表买来可能不到两个月就可以用几乎原价卖掉,而过程中也有幸把主流大厂的产品都接触过了,同时也认识了一位技术精湛的维修师父
作为一位讨厌的客人我时不时都在骚扰他,常常用一些奇怪的想法去当问问哥,例如能不能帮我用古董机芯组装,或是石英机芯的海马换成机械机芯这种讨厌的问题呵呵
时候我们想要自己做手表,我在吸收独立制表的知识的时候也不断的被那些精细的倒角和抛光所吸引,撇开知名的大师们的先不谈,当时我第一次和他真的讨论大胆想法的时候是我看到Daniel Malchert的手表之时,如同大家所看到的,他用nomos的机芯最为基础,似乎并没有做什么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动,只是纯粹把边缘做出细腻的倒角,搭配夹板的霜金处理之后便得到了这个美不胜收的作品,当时我手上刚好也有一支nomos Orion,于是我们便有了第一次对于大胆想法的讨论,我也想把我的nomos变成这样
Daniel Malchert Schlossberg
https://i.imgur.com/Sr5JAVf.jpeg
但我的概念一直改变,他的理想也远不只像对岸的师父们一样对现有机芯做表面加工这么简单,于是我们便开始给对方画著越来越大的饼,他的技术随着时间越发精进的同时,我也开始用ipad照着6498机芯的蓝图在那边画著粗糙的线条。至于为什么是6498?其实当时不只6498,我也照着7001甚至是2804机芯画过,而其中7001更是许多师父的选择,例如上个月在韩国我有幸见到面的Minhoo Yoo这位师父,先放点他的手表照片,近期我会再写一篇文章介绍他的作品
但最终或许是因为我的能力只能在6498的结构上画出自己满意的结构,也或许是因为考量6498的夹板比较厚可以制造更多的立体感以及加工上相对方便,也或许是因为被法国的独立制表师Pascal Coyon和Laine的成果所吸引,最终选择了用这款经典老机芯来天马行空,喔对,还因为上面的宝石特别大颗
至于要放什么样的概念上去呢,这部分真的完全就是我试着凑一起做撒尿牛丸惹,我参考了一些大师的作品,举凡Philippe Dufour, J. N. Shapiro, Laurent Ferrier等,我从大师们的设计中寻找灵感,在取些神韵而不抄袭的同时,试着设计一个独特的夹板构造,于是有了自己的设计,在上面有interior angle, exterior angle, fringer bridge, 以及我想在自己设计中强调的反曲线条
Laurent Ferrier LF116.01
https://i.imgur.com/2nNWkuC.jpeg
Philippe Dufour Simplicity
https://i.imgur.com/OTrcCZf.jpeg
Akrivia AK-06
https://i.imgur.com/FpudZjq.jpeg
J.N.Shapiro Resurgence
https://i.imgur.com/jIukf7e.jpeg
以下也在放上最后选用的设计草图
https://i.imgur.com/aYDxxbI.jpeg
正常来说设计一只手表的过程不是这种瀑布式流程,就我所知都是表壳和机芯一起设计的,不过管他的呢,毕竟这就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另一方面我们喜欢和重视的也都是机芯上的作工,因此一开始都把心力放在机芯的设计和可行性讨论上了,再来则是机芯夹板的设计其实有分为”自制桥板”和"修改桥板”两个方向,而国外多数小型的独立钟表工作室一开始都是透过裁切原有的机芯夹板来创造外观上的独特性,但师父跟我说他想做成原创性更高的款式,因此我们最后决定想办法自制桥板,除了在设计发挥上的考量以外,这也可以为了之后如果真的要自制机芯的话当作一个ꬊe测,恩对,真的是有点太大胆了
以下是6498最为基础机芯的案例
Laine
https://i.imgur.com/WhPTwsK.jpeg
Felipe Pikullik
https://i.imgur.com/pddpWzu.jpeg
Garrick
https://i.imgur.com/MgugINU.jpeg
和大概是最厉害Pascal Coyon
https://i.imgur.com/aQRNhsN.jpeg
有一天师傅突然跟我说,ㄟ我们可以开始做了,他已经掌握现代黑魔法了,不得不说当下我是有点震惊的,我没想到这天会这么快来其实,而且不只上层桥板,连机芯的底层主板师傅也想自己做
一切的一开始始于一枚外购的6498-1机芯,即使自制了夹板和主板,多数的齿轮和轴承我们都会沿用6498上面原有的零件,芯片要买MIT但是手表似乎不是这样,大家还是认为手表除了瑞士的也只有日本做的可以放上台面,因此一些决定精准度和稳定性的零件我们决定沿用原本的部件
首先便是先复制一份6498机芯的主板和桥板进行测试,以确保宝石和轮系的精准定位,如果有任何偏差都会导致后续的失效,因此我们来回做了多个版本以确保在基础结构上的可靠性 (这边真的做了很多个版本) ,而后续的自行设计也会建立在这些构造之下来延伸。在完成自制桥板在原先6498主板上的测试之后,我们也成功地完成了在自制的主板和桥板上安装6498的所有轮系和擒纵系统的测试,大家可以过程中看到黄铜板材随时间氧化变色的情况。
自制板料的测试过程
https://i.imgur.com/659YpK7.jpeg
https://i.imgur.com/c5oMF7M.jpeg
https://i.imgur.com/8EUcUBt.jpeg
https://i.imgur.com/p2cGEk2.jpeg
https://i.imgur.com/IqJBf3m.jpeg
再来便是将机芯的外观改成我们设计的样子,一切一开始都相对顺利,毕竟已经有了前面的结构做为参考标准,直到摆轮的桥板的部分。由于我们想做成篓空,而切削的范围需要考量到夹板背面的构造,再来就是对应机芯要使用哪种微调系统,因为不同的系统对应到的规格也不相同,一开始我们希望作成最顶的无卡度游丝搭配砝码摆轮,但是一来在台湾不容易买到游丝做改装,瑞士人也不太理不会讲法文的人,二来是担心即使能做,对应到的价格未来大概也无法商品化,因此最后决定沿用原有的微调系统,或许到了真的可以自制机芯的那天会放上这些暂时妥协的设计。
后续我们便做出了这个版本的主板和桥板,其中做出了以下调整
1. 增加了一个螺丝孔位以固定2,3番车上方的桥板
2. 修改了一些法条盒桥板上面螺丝的位置
3. 取消了一些机芯上的固定孔位,例如摆轮桥板旁边的螺丝
4. 修改主板的形状以更好的配合夹板的线条
以下是设计板料的测试流程和照片
https://i.imgur.com/Dyv5Hmg.jpeg
https://i.imgur.com/X24mhKj.jpeg
https://i.imgur.com/ESi63AR.jpeg
https://i.imgur.com/IH6Ww8T.jpeg
https://i.imgur.com/0oRBtdt.jpeg
https://i.imgur.com/totkOqP.jpeg
https://i.imgur.com/Gqv0vA9.jpeg
https://i.imgur.com/eRvabH0.jpeg
后续便是再次针对粗胚机芯做测试,先不说精准度,至少稳定度也是一只手表的基础,总不能手表走一走偷停,因此我们同样的将原始6498的宝石,齿轮,擒纵,摆轮系统等等装上自制的零件上进行走时等调整
下期再和各位分享整体的组装测试和抛光修饰过程,感谢看完的各位
作者:
jamesism (jamesism)
2024-11-08 17:58:00头香推
作者: wueric0306 (amo) 2024-11-08 18:00:00
推~~
明明有很简单的路可以走,选了最难的一条,真正的设计跟制造,期待品牌成立!推爆
作者:
kinxub (KinXub)
2024-11-08 18:05:00推 实做勇者!
作者: fatoil27 (...) 2024-11-08 18:45:00
推
作者:
bearbrik (bearbrik)
2024-11-08 19:10:00加油
作者:
gw10313 (GoCrazy)
2024-11-08 19:19:00推爆
作者:
derekjj (忘记帐号的男子)
2024-11-08 19:37:00我一定推 师傅人太强太好了吧
作者:
spy99915 (孤单心事♂)
2024-11-08 20:29:00厉害
作者: tsuta103 2024-11-08 20:57:00
推
作者:
s870196 (凤梨酥)
2024-11-08 21:27:00推
作者:
weechia (wee)
2024-11-08 21:45:00期待 制琴就是要制机芯 才算实力派品牌
作者:
NFESNFM (穿过我的巴巴)
2024-11-08 22:24:00强啊…
作者:
GFRAN 2024-11-08 22:43:00推
作者: wb7566 2024-11-08 23:36:00
推!!
作者:
yafayu (Cessna 172 C-GBKO)
2024-11-08 23:48:00赞
作者:
a13810 (阿硕)
2024-11-09 09:19:00推推!
作者:
mass178 (mass)
2024-11-09 09:22:00推,但想请问为何Coyon是最厉害的?Garrick跟Pullik的桥板雕刻也是很着重手艺的部分Pikullik
作者: VegeEgg (菜圃) 2024-11-09 11:51:00
还有德国的d.d
楼主:
Fogler 2024-11-09 12:27:00Coyon有贝桑松天文台认证,同时他把避震和微调系统都重新做了,我觉得这已经无限接近自制机芯了,同时在抛磨的部分他在6498 base机芯里面应该是做的最好的,可以参考horomariobro的IG
作者: yorushika (法兰秀秀) 2024-11-09 14:51:00
续推
作者:
zxcmnb (我的证照来自ㄊ大电脑)
2024-11-09 18:32:00太专业了 只能推了
作者:
ajim36 (阿泰ㄚㄚㄚ)
2024-11-09 21:37:00推,好猛
作者: Brioni 2024-11-09 22:45:00
哇噻
作者:
sachili (嗨嗨你好)
2024-11-10 00:23:00酷毙!!
作者: KurtMike 2024-11-10 12:20:00
推
作者: no0000no00 (德) 2024-11-11 16:36:00
推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