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网志版: https://sirius99.com/?p=28984
(造访时间:2023年)
去英国若没去看场音乐剧,总觉得缺了什么,最早是锁定《哈利波特-被诅咒的孩子
》,偏偏它长到分两部,得多耗一个下午,思来想去删不掉谁,就只能物色别的。后来偏
向当红的《冰雪奇缘》,却觉得剧情都知道,除了Elsa变身,也不清楚会不会有其他亮点
,其他剧情未知的,又不太信任自己的英听。辗转到最后,就决定去看《歌剧魅影》了。
毕竟它对我有着情感加成,永远记得初听闻那刻,静谧厅间里的悠扬歌声流泻,尽管在台
湾看过,仍值得在首演之地朝圣。
原本今天傍晚该满悠闲,看之前可以去买茶叶,好好吃顿饭,被火车罢工一害,议会
观览拖到如此晚,就只能二选一了,想当然被砍的是晚餐。坐上地铁赶去名为“东印度公
司”的茶行。它没像“Fortnum & Mason”那样多角化经营,卖场夸张大,就只以茶叶跟
茶具为主,但由于价格高了一阶,顾客也明显少,当推开大门,被店员目光齐同锁定,难
免有些不自在。
装作若无其事逛了进去,瞥过几组精美礼盒,旋即便被各样茶具闪瞎。店家和当年那
“东印度公司”有着渊源,茶具绘彩自然拥抱东方,很多皆是繁丽的伊斯兰纹饰,也能见
到些杂含了日本元素。反射性瞄了标价,呃,每样都台币好几千啊,没这闲钱的我只能用
相机拍个一圈,乖乖走去茶叶柜。
它卖的茶品相当多,为了省时,来之前便已在官网做了研究,删去基本款,再从较特
别的调茶中选出“First Romance”和“Tropical Punch”这两种。拿起罐装打算让它们
成对,结帐前却有点犹豫,毕竟多个罐子就多十英镑,又占空间。店员满不错,看似冷脸
,却不会故意想赚我钱,聊过后劝我其中一个买袋装就好,还提醒我这两种袋装价钱一样
,罐装却有差别,不要拿到贵的。
回国后拆封,以斯里兰卡红茶为基底的“First Romance”一如文案,打开便能看到
莲花、蓝蜀葵的花瓣,泡开后接续传递芒果、草莓、橘皮的果香,浮泛初恋给予的悸动。
“Tropical Punch”相对特别一点,使用的是斯里兰卡的白茶,形状像剪碎的硬梗叶,加
入的热带果物满多,还包括没听过的玫瑰果,红木槿,喝起来的酸感较强。
入手了茶叶,尽管已放弃原本的素食大餐,想着中午又只吃饼干很不健康,就去附近
的“Five Guys”报到。这家上次吃过觉得不错,这回便点有两片牛肉的大份汉堡。快速
解决后,朝剧院区“West End”推进,途中经过精品店所在的“摄政街”,这儿藏了座百
年老百货“Liberty”,山簷折曲、墨黑木构在墙面外显,里头装潢也尽是木色的深沉温
润,流露着“都铎”风情。
不过在外头主街展扬的,就几乎是新古典楼房了,应该是有经过规划,屋主也以默契
遵守,拱弧、列窗用同样基调变演,若到了抛弯处,更勾画出一幅典雅景致。重点是没人
以夸张招牌破坏那满目的石色,望来相当舒畅。由于时间有限,我只在途中歪进茶行“
Whittard”瞄了一下兼试喝,这家“爱丁堡”也有,就不急着买了。
如此逛至“His Majesty's Theatre”,门口接待员问我是坐哪,听到我买二楼第一
排中央的高价区,一脸意外,笑着说:“喔~那是很棒的位置呢。”可能以为我这贫民样
应是买烂区的边角吧。其实我原本也没想败家,当年听原声带虽很爱,买了四千元座区看
表演仍觉肉痛,现在财富自主了,就决定管他的,都已花大钱飞来,首演伦敦戏院原汁原
味呢,才不要哪天回想再来后悔。
戏院的门厅不大,人潮将其塞得水泄不通,但视线往上,仍能窥得木质框板间那以金
纹勾勒的奢华。二楼就是比较敷衍的洛可可了,设有贩卖香槟的小吧台。走进座位区坐定
,洒钱换来的视野果真好,没有哪个角度被遮挡,不仅能包揽全局,距离也足够看清演员
表情。只是剧院很心机,把舞台上的布景摆设全罩住了,即便如此,罩幕仍设计得颇具美
感,在幽微的打灯下,交错烙影先行定调了氛围。
怀着期待等了一阵,剧终于开演,拍卖会小猴音乐盒将人回忆拉至过往。而当熟悉的
曲符澎湃奏响,罩幕掀开,水晶灯升起,倒地的结构物变形金刚般组合,绽耀出光彩。我
的心瞬间激动了,音乐剧果真要在剧院看才有临场感啊。时间倒转后上演的是《汉尼拔》
,红绿色调的北非场景相当华丽,众多演员穿插来去,每个小区都有戏,还有位半裸男子
在那旋转跳跃满场飞,偏偏我只有一双眼,根本找不出女主角藏在哪群杂鱼里。要到笑完
花腔女高音跟胖将军的夸张表演,剧情转至“Think of Me”,才知晓是谁。
演员有两组轮替,一组的女主角是长得较平凡的黑人,我遇上的是漂亮那位,不得不
承认一路看下去的确赏心悦目。只是“莎拉布莱曼”的歌声太深植入心了,总觉得音质不
论高低音域都远胜,但现场这位也不错,且唱得颇有情绪。男主角就真的强大了,不仅随
口便是丰沛感情,歌声也细腻,连渐弱的句尾都收得很稳定干净。
心里的哼歌从“Angel of Music”跟随至经典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眼
前的舞台转换很令人瞠目结舌,明明就只是个小空间,不像电影版可以恣意延伸剪切,却
很精妙地靠景片、机关在推拉起落间顺了过去。隧道做成层层以不同角度倾斜的移动架台
,地下河道用干冰营造水雾,烛台缓升著,幽幻的窟境就此化生。
浪漫完,《哑仆》将场景换替为法式宫廷,这段偷情戏码在记忆里相对淡薄,然看着
花腔女高音浮夸作势,女主角以仆人装扮在床上边扫除边摇屁股,一切都鲜活有趣起来。
机关术在这之后又有了表现,“All I Ask Of You”那场,魅影本是躲在屋顶的骏马雕塑
后,偷听完,马直接旋过来,将原先的互诉情衷切至音声伤恸。吊灯自然是重头戏,它就
在正前,算算时刻将届,我便一直留意。它也没辜负期待,在魅影怒吼后,便以闪光及爆
破随音阶滑坠,气势惊人。
中场时间终于能大肆拍照了,哪知这时莫名手残,明明有机会录到吊灯升起回归,却
没按到录影键,只能在扼腕后补张照片。相比开演前刻意的幽晦,这回帘幕转为缀金的华
贵,框架也保持绽露,顶额以乐器串着花叶,两道边柱雕有人面鸟与牧神潘的攻防。妙的
是,演出时若为阔气场景,侧景片也会以类似风格层层往内递延,相当用心。由于心情大
好,见工作人员端篮过来相诱,就手滑买了草莓冰淇淋,边吃边回味。
下半场领头的“Masquerades”自是很盛大的群舞,想辨认谁是谁,繁复妆点的面具
却令我眼花。虽有些刻意,不得不佩服演员走位的熟稔,每次的定格都仿佛经过严谨构图
的画。
欢闹后转入的,便是我最爱的旋律“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阴
暗的墓园里,徬徨中带着渴望的声音很撩拨情绪,让那些被深埋的酸楚微微骚动。可惜还
放任自己耽溺著,《唐璜的胜利》便以那奇诡的音程,将气氛转为肃杀。一边听着“The
Point of No Return”,一边看面具被残酷摘下,那瞬间觉得世事好残酷啊,同时也再次
感叹舞台机关的神奇,虽知道大致是怎样运作,每次的消失术实在太快速俐落了。
这之后便又是场景变换的主秀,兵荒马乱间,地底世界现显,只是曾经的浪漫诉情已
消散。男女主角争纷著,先前的曲目巧妙变奏串接,尤其当劳尔闯入,三人明明唱的都来
自不同段落,却搭衬得异常和谐,很令人赞佩“安德鲁·洛伊·韦伯”的才华。然这样庞
杂的情绪,最终皆凝为无奈哀伤,于送别后,徒留苍白面具一只。
散场了,禁止拍照让剧里华炫在脑海迅速淡缈。见工作人员在推销场刊,经他拨翻,
是有些大幅场景聊胜于无,我就不禁把信用卡递出。出来依依不舍沿墙盯着海报,发现有
几个人在侧边等,正猜想她们在干嘛时,答案就揭晓了。居然是那位花腔女高音啊,本以
为是个胖胖中年妇人,结果竟这么年轻,卸掉大浓妆其实长得不错。接续女主角也现了身
,见有人跟她合照,我便鼓起勇气凑了过去。拍完后,女配角看向我,可能是等我去提出
要求,但她应该没料到本人的脸皮已耗尽,只笑笑点头,送她离去。
走在人潮逐渐稀寥的大街,我轻轻哼著歌,过往的回忆浮现叠合,我应该会永远记得
这一夜吧,圆梦一般,被音符点缀的幻境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