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网志版: https://sirius99.com/?p=28470
(造访时间:2023年)
赶在三点前,看完“大英博物馆”会提早关闭的区域,终于可以稍稍放慢脚步,但是
压力仍旧没卸除,毕竟展品实在太多。有个声音说都吃过饼干了,快给我继续走,另个声
音却说干嘛这样逼死自己。犹豫几秒,最终是听从了后者去觅食,顺便歇歇腿。
原路穿回至“米诺安与迈锡尼”,那端门后藏了个餐厅主卖pizza。进去一瞧,是有
很多口味可选,偏偏超大块。幸好店员贴心,建议我买儿童的,虽然种类缩减成四,总比
撑死好。博物馆餐食不可能有多美味,随便塞完又稍稍耍废了一阵,我继续朝剩余展区进
攻,首要目标自然是埃及。
这区被标为Room4,占领整个西翼东缘,南端似想形塑神庙入口,有两尊“阿蒙霍特
普三世”坐镇,他属于“第十八王朝”,即“新王国时期”的起始,在其治下国力跟艺术
都相当辉煌,遗下文物也多,这两尊便是来自同名神庙。后面一对狮子亦是其化形,由现
今的苏丹掘出,足见疆域之远。
不过在这之后,展品就从“古王国第四王朝”细说从头了,这时期的法老们醉心研发
金字塔,墓葬文化跟着繁盛,雕板布满人物与象形文字。其中一处较为精致的为陵墓假门
,主人是名为“Tjetji and Debet”的夫妇。所谓假门,是设计给后代祭拜的地方,亡者
魂灵也由这出来用餐,门楣上刻的便是夫妻共桌的场景。两侧亦雕了他们的全身像及尺寸
小很多的儿孙,从文字上看,身穿豹皮的“Tjetji”可是在“卡夫拉金字塔”工作的祭司
呢,难怪有此财力。
邻近另座来自“第五王朝”,为了仿拟木质,特别上了红漆,数千年下来仍有此艳度
,颇令我啧啧称奇。这上头以文字为主,据说明板,都是些夸耀生平的记述。而这位“
Ptahshepses”也的确有资格,工匠神“Ptah”祭司、法老女婿、六朝元老,种种事蹟足
以让他写得天花乱坠。除了自述生平,墓室免不了有对死后生活的期待,“Urirenptah”
的带状雕板便是挺好的范例,清点着牛羊驴,看手下耕种捉鸟织布而后丰收,相当悠哉。
“古王国”在这之后就渐渐衰颓了,常陷入战事,过了五百年,才由“中王国第十二
王朝”带起另个盛世。接续的展品也多源自这期,在侧处醒目的三尊是“Senwosret III
”的塑像,装饰在开创“中王国”的“Montuhotep II”祭庙。另个属于他的头颅来自“
Abydos”,两处冠冕不同,五官却写实地神似,仿佛法老想将自己的励精图治呈现在面相
。
在埃及传说里,冥神“欧西里斯”肉体是葬在“Abydos”,因此也合理成为一处皇家
墓地,在我的深度游清单,便有这儿的“赛提一世神庙”。而老百姓们虽无法葬埋于此,
送块碑牌来还是办得到的,展品之一就有朝臣“Nebipu”的,被摆在“Senwosret III”
墓室邻近,刻描著对冥神的唤请,接受后世的奉祭。
这两时期的展品相对少,走着走着,便进入了“新王国”,以“第十八王朝”的立柱
标志界域。除了开绽的莲花,并束的纸莎草是另种埃及神庙的典型柱头,这根来自已成开
罗一部分的“Heliopolis”,曾支撑著由“阿蒙霍特普三世”砌建的荷鲁斯神庙。
说到“第十八王朝”就无法不提“哈特谢普苏特”跟“图特摩斯三世”,前者是稀有
的女性法老,可说是埃及版的武则天,早年我也曾访过她那占地广袤的陵寝。后者是极度
痛恨她的儿子,想尽办法要抹去母亲的存在。可能是这种心态造就其军功吧,南拓之外,
他往东打败“米坦尼王国”,直抵幼发拉底河,迫使西台、亚述、巴比伦称臣,难怪有学
者用拿破仑跟他比拟。展场也特地放了一尊他戴着上埃及白冠的立像。
猜想是忙着打仗,“图特摩斯三世”在这儿的文物寥寥,大件的便只见被搁在厅中段
的方柱,有他与诸神牵手环围,承接力量。“阿蒙霍特普三世”的仍居多,再过去,又有
他来自“卡纳克神庙”的塑像。这尊本在那儿“姆特神殿”的门侧,身体还倒在附近,只
有头跟手被劫运过来。同区域的“赛克美特”或许是相对小,被搬回四尊,顶着太阳圆盘
的人身狮首在厅侧颇醒目。瞄著读着便想到当年在“卡纳克”的自己,对埃及建筑只知皮
毛,仅能在跟团的匆匆步调中,讶叹神庙的雄伟,真的好想再以自助去了解细节。
除了添饰“卡纳克”,“阿蒙霍特普三世”也曾在自己祭庙认真妆点,据说是当年最
大最华丽的建筑群,可惜遭逢地震,又不断被泛滥的尼罗河侵蚀,目前只剩两尊旅游团必
看的“门农巨像”。即便如此,部分被黄沙盖掩的仍被后人挖出,像“开罗博物馆”镇于
中庭的夫妻坐像。这里收藏的,则是“哈托尔”跟法老残破的头颜,在震后被“第十九王
朝”的“麦伦普塔”拿去装饰自己祭庙了。
穿过东西中轴路,进入Room4的北段,“阿蒙霍特普三世”相关的展物仍持续著,可
看到一艘宛如潜舰的石质雕物。莞尔读著说明,原来它是仪式用的圣船,船首以“哈托尔
”引领,看似塔台的部分本为法老母亲的坐像,只是断掉剩被“姆特”展翅拥抱的座椅跟
腿部。其隔邻是个人形石棺,上头环饰保护文字,天空女神“努特”于胸前扬翼。直觉会
认定主人为法老,结果仅是他一位官员所有。不过看解说,这位“Merymose”身份也不简
单,不仅是法老义子,还总管南方的努比亚。
接替“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四世是位奇特法老,他舍弃传统的多神教义,只准信仰由
太阳神演化的“阿顿”,并把王名改为相关的“阿肯纳顿”。面相很具特色,雕像多半是
长脸,有时会呈现双性般的身材。而这样的反传统也导致他留下的东西不多,存在被大幅
抹杀,反倒是太太跟儿子更出名。前者为以头像存世的美人“娜芙蒂蒂”,后者是墓葬完
整金炫的“图坦卡蒙”。可惜这儿没什么和他们有关的物事,只有个五官稚嫩的残破雕像
承接这段历史。
在这之后便是另个盛世“十九王朝”了,展区也以一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头像
标志着。这尊来自其祭庙“拉美西姆”,原本孪生于塔门两侧远望,如今只余下半身在原
处跟一颗断头相伴。至于宏伟庙体残剩的风华,仅能期待未来去实地追想。然令我意外的
是,这时期的展品相当少,就算瞄到,也和法老无关。一尊属于祭司,左右持着刻了神祇
的长杖。另个说是藏宝库的主管,抱着小石龛,龛里雕出欧西里斯、伊西斯、荷鲁斯这一
家的塑像。
而在这小区块之后,年代便迅速转至“第二十五王朝”,在这段时期,埃及内部分裂
互斗,导致努比亚坐大,反倒统御了整个国土。即便血统不同,由于长期受埃及影响,他
们也信仰太阳神“阿蒙”,而在这摆放的便是由其化形的一只公羊,前肢抱着小小的“塔
哈尔卡”法老。就如“卡纳克”与“路克索”之间有条狮身人面大道杂着公羊,努比亚的
“Kawa”也有这样的雕像列陈至阿蒙神庙。
隔壁是三个石棺,能见《亡者之书》工整书写,小小人物成串,内面是更大尊的神祇
。其中属于“第二十六王朝”“Hapmen”的虽略小,来由却曲折,是拿破仑在开罗发现的
,被某清真寺拿来当洗礼盆。然这人是谁,石棺又是如何漂泊的,没人知晓,毕竟饰纹完
全复制了“图特摩斯三世”的棺冢,对主人毫无记述。学者推测,可能是因法老陵墓早已
被盗,“Hapmen”在某机缘见过后觉得精美,便拿来运用。
另个有盖的,属于“Ankhnesneferibre”,她是“普萨美提克二世”的女儿,拥有“
阿蒙神之妻”这阶级挺高的祭司职位。盖上她的轮廓也相应尊贵,竟能持着代表法老王权
的钩杖跟连枷。
在这之后,埃及就被波斯灭了,并在亚历山大的旋风扫掠后变成“托勒密王朝”,统
治者虽同样非本地血统,原本文化仍承袭著,厅北的大型圣甲虫便来自这时期。往旁望,
尚有“伊西斯”哺育“荷鲁斯”的雕板、奇特的小矮人神、一座只有在仪典才会放入雕像
的空龛。后者来自南边的“菲莱神庙”,当年没能去到它跟“阿布辛贝神殿”一直是我难
填的缺憾。
不过能见到传说中的“罗塞塔石碑”,也算稍稍有满足,照道理,它应放在“托勒密
”这区,成了镇馆之宝,就直接无视年代,被奉于这长厅与东西轴路的交会,宛如时空乱
流卷来的陨石,没看到,只可能是被游客层层挡埋。这块石碑是拿破仑远征埃及时代,于
同名地点发现的,书著“托勒密五世”在位周年的纪念诏书,在这之前,古埃及象形文一
直无法解读,它却以三种文字对照凿刻,瞬间让破译有了契机。先是证实这系统表音也表
意,接续找到“图特摩斯”和“拉美西斯”的写法,于是突破点愈渐增殖。
我找着人群缝隙往里瞧,残断的石碑显明分出三段风格不同的字体。上段是古埃及象
形文,它在“托勒密王朝”已成仅祭司会书写的圣书体,中间是又名世俗体的埃及草书,
蚯蚓般弯弯扭扭,主要是平民在使用,最下为颇具棱角的古希腊文。即便有如此的对照,
若交给我,应该也破不出半个字吧,盯了片刻只觉眼花,术业果真需要专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