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网志版: https://sirius99.com/?p=26488
(造访时间:2023年)
英国身为欧洲的古老大国,本就是我旅游清单中必访的一项,只是对该选哪家旅行社
、景点如何取舍一直犹疑不定,便被这么搁著。还记得2017那年,原是打算去“九寨沟”
,怎料却突然传出地震灾情,不想让当年的旅游空窗,就只能临时抓了英国来补。老实说
,当时心里对这个决定颇不踏实,毕竟旅行社开出的就是市面一般的经典路线,注定跟某
些较偏门的无缘。
可能是老天探查到我的心声吧,付订金之前,有人传了新闻给我,上面报导“大笨钟
”要开始维修,这还得了,这塔虽不算主要景点,总是伦敦地标,好不容易去一趟,留下
的河岸照片却有根丑陋的鹰架包裹物,怎么想都觉得怪,于是就改变了计画,最后去了南
印度。
如此的一错身,就过了六年。这段时间思想改变着,想看的东西越来越多,益发觉得
跟团的蜻蜓点水根本满足不了我,自助的念头变得强烈。想着已有日本、印度、泰国、越
南的经验值,使用英文的英国至少沟通不会有问题吧,且网络评论皆将其列为初阶,说其
不论交通、景点都规划得简便完善,就下定了决心,开始作细部研究。
首要当然是景点路线的抉择,英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排行第八,壮观的教堂难以计
数,光是伦敦周边最少就得耗用一个礼拜,而我只有两周的假,就算冒着被上级唸的风险
,再多请两天,还是有好多得割舍。几番衡量后,我先大刀将西边威尔斯、北爱尔兰截去
,湖区峰区无视,留五天半给苏格兰,接着施展乾坤大挪移把剩余景点搬来补去。自然想
把每天塞得满满,又担忧渐衰的体力跟肯定会被牺牲的观览品质,花了一年,才终于对那
些难度高的、太偏远的放了手,将一切定了案,以一种大冒险的心情准备出发。
~※ 伦敦夜游、Fortnum & Mason ※~
都说人算不如天算,这句话还真体现在这次的英国行。最早是想把时程排在五六月,
日照较长也能错开暑假人潮,却看到文章说“牛津”、“剑桥”那时是考季,很多学院不
对外开放,便只好延到九月,跟自己说晚点去可以再降低中新冠肺炎的机率。哪知出发前
两周,台风陆续来袭,很令我担忧飞机会不会停飞,毁了我规划这么久的行程。那几天不
停点开网络的预测分析,煎熬得要死,好在最近的一个跑得稍快也偏南,得以顺利搭机。
但这还没完,到了伦敦海关,眼前是折转好几排的长长人龙,很令人望之愣呆,想起
网络说这边官员拷问得严谨,该不会每人都要细细询问身家,行程无法倒背如流就会被怀
疑是恐怖份子?尽管晚上没排主行程,仍有家茶行想去采买,这景况怎么来得及。结果这
场耐心的淬炼延续了一小时余,我才终能出关去领行李。至于传说中的拷问,是有看到某
小弟在那罚站夸张久,而我不晓得是遇上佛心官员觉得我长相人畜无害,还是他们也觉得
人龙实在太长,“一个人?旅游?”寥寥几个确认就放我过去了。
从机场去伦敦有几个选择,最先删去的是容易遇上塞车的巴士,地铁比较保险也能直
达我要去的“王十字车站”(King's cross),一堆站点却说得耗上一小时。最后我选了
“Heathrow Express”机场快线,尽管这火车只到“帕丁顿车站”(Paddington),得再
转地铁,至少到市区只要十五分,若三个月前预购还有相当便宜的早鸟价。
这样的规划看似美好,衰神附身便成两回事,先是我耍笨错过了早鸟价,然后又遇上
铁路罢工这大魔王。这事我在出发前确认各段车票时已经发现,还庆幸罢工的这个周末我
不用搭火车,而机场快线要到晚上才会配合停驶,哪知地铁似乎也被波及。当时我按照规
划在售票机储值好“牡蛎卡”(Oyster Card),这卡能让每日搭地铁有个封顶值,三次
以上便有赚,很适合长时间在伦敦逛的游客。偏偏当走去“Circle线”的通道口,一道铁
闸门却封著,不让人进。
这很让我傻眼,地铁也罢工了吗?那要怎么去旅馆,我对公共汽车完全没研究啊,况且还
拖着笨重行李。瞄向周边的人流,大伙好像都没怎么困惑,无视栅栏直接拐向另条地铁线
的通道。难不成是入口改了?我瞥向在闸前聊天的一对黑人,他们穿着工作服,应该会清
楚。“去‘王十字车站’?那你得改搭‘Bakerloo线’到‘Oxford Circus’,再转搭‘
Victoria线’过去。”他如此跟我说。
这还满考验记忆力跟对伦敦站点的理解,我赶紧在心里不断复诵,转去“Bakerloo线
”的通道。而正如网络所述,由于伦敦地铁年代老,设施环境跟台北的完全无法比,虽没
垃圾满地,到处污渍又无设计亮点就让人不想久留。但这也由不得我,各路线的连通道相
当长,又弯弯转转,完全不知道自己走到哪,只能随时注意指标,致命的是还有阶梯上上
下下,就算偶尔瞥见电梯,也不一定直通,到了另一层还得再找路,只觉行李越来越重。
很好奇别国游客是否都洒钱直接叫车去旅馆,小小车厢里只有我拉着大行李左闪右挪,深
怕挡了谁,好尴尬啊。
好不容易,我终于抵达传说中的“王十字车站”,望着它的褐黄站体,两个大圆拱交
划的门面,总算松了口气。不禁也瞥了瞥隔壁的“圣潘克拉斯车站”(St. Pancras),
即便入了夜,它以尖塔引领的轮廓仍比其邻居耀目,难怪《哈利波特》会将站体的取景偷
偷换替。
这形貌上的显明差别一度让我疑惑,“王十字车站”主理往北的火车,应该非常重要
,莫非是因为“圣潘克拉斯车站”接了跨国列车,所以就有了装饰上的升格?不过后来找
了资料便比较理解,前者仅是简单从医院改建,后者为竞图后的成果,自然华丽气势兼具
。
拖着行李往东,订的旅馆“Point A”得再走一段距离。很多文章皆提醒,这边族群
复杂,要小心自身安危,也的确,一面走不时能见乞丐、流浪汉、以及举止诡异之人。最
开始我本想订“帕丁顿车站”周边,从机场过来就能直接入住,考量离开伦敦的那晚得从
“王十字车站”搭车,不容任何意外,而多一段车程就多个变量,就还是选了这边。好在
这附近游客也多,只要别太晚,走来仍算安心。较奇妙的是,不晓得是有什么潜规则,明
明同条街,两侧人行道却宛如两个世界,这在每天清早尤其明显,我住的这侧相对干净,
对面则可见不少流浪汉倒著,沿路满满垃圾。
找到了旅馆,衰神终于离去,Check in这关没遇上意外,一楼附设的餐厅、咖啡厅明
亮雅致,房间也整洁清新,缺点就是相当小,如果行李箱摊开,就很难行走。这也没办法
,车站周边的几乎都这样,除非去住四五星大饭店,但以伦敦的物价,实在花不下去,光
眼前这小间的,周六就会飙到台币六千以上,相当可怕。
为了保险顺口问了柜台,结果他完全不知环状线被封的事,本想就这么归结成突发,
后来觉得可能是太过老旧常需要维修,因为才一星期就让我撞上好几次某线某段封闭啊。
有时拖到后续的行程,有时走了一天已相当累,还得折返另寻别路,于是每次看到闸门外
贴了公告就好紧张。
在各种不顺的积累下,原本规划要去“Fortnum & Mason”本店采买的计画也泡汤了
。幸好邻近的“圣潘克拉斯车站”也有分店,且晚一小时打烊,虽不像本店五六层楼高搞
得异常浮华,单纯采买还是没问题的。
穿了进去,找到它在地下街的店面,其门口摆了坐在碎金花丛间的白鹿,里头借了站
体的古朴弧拱,显得高阔。摆卖的商品种类则相当繁多,这是因为三百年前它就是间杂货
店,老板为“安妮女王”的内廷男仆。他从贩卖宫内每日的残烛起家,接续纳入食物、南
北货、香料,到了近代又转型为奢华风格的茶商。
瞄向柜架,除了主打的茶叶,还有咖啡、巧克力、饼干、餐具,很让人眼花。为了节
省时间,出发前我便已在官网作研究,而英国人在这方面真的很有一套,几种基底茶以不
同比例拼配,佐以相异花果香气,就能赋予名号,成为新品,文宣自然也都写得炫惑,诱
人每种都打包回去。幸好它还有出组合款,最大盒的有八种一百二十个茶包,就锁定它了
。但茶包类的通常茶叶等级略低且细碎,它既号称皇家御用,就不免想带个高端的,于是
便相中罐装的大吉岭,它标示为“FTGFOP”,意即“Finest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代表摘取的是极好的顶端嫩叶,淡蓝色带着纹样的茶罐也能作纪念。
此外,饼干类也在跟我招手,因为有茶口味的啊,“Fortmason”、“Victoria Grey
”、“Earl Grey”、“Matcha”总共四种。热爱茶甜点的我想全包,一盒近乎十英镑就
很令我犹豫,问了店员里头有几块,辗转回来的答案很惊人,只有十块?愣呆几秒后,我
含泪逼着自己只能挑两盒,就选了看似较特别的前两种了,抹茶这字虽有惑力,还是在日
本买比较实在。哪知后来回旅馆打开,里头有二十四块很符合外盒尺寸啊,店员也太不专
业了,可恶。尽管没有陷入失心疯大扫货,将战利品全部摆出顿时觉得好占空间,盒子虽
漂亮,行李箱却陷入爆满危机,放在家里也不知能干嘛。
至于高等大吉岭到底有没有皇家级,回家找了黄道吉日开封,的确能感觉嫩叶尖端的
毫毛味,数泡后也仍风韵犹存。而组合款中的伯爵茶中规中矩,“Smoky Earl Grey”则
真多了股烟燻味,这应来自所使用的“正山小种”,曾好奇开了店家的试闻罐,的确颇呛
。另外六种就难了,稍微读了官网,用来醒脑的“早餐茶”主体为阿萨姆,“爱尔兰早餐
茶”、献给威廉王子的“婚礼早餐茶”则多添了较烈的肯尼亚茶。一向认为锡兰红茶也是浓
味的,它家的“下午茶”却微妙地以其为主角,说组合了高低海拔茶区,能呈现这时段需
要的放松清爽,但这样能减低咖啡因吗?我有些存疑。
而剩余的两种将阿萨姆与锡兰作了调和,最畅销的“Royal Blend”是上世纪为爱德
华国王所制,“Queen Anne Blend”为庆贺开店两百年的作品。原想着喝了那么多年茶,
总该能感觉得出差分,哪知还是不够格,是能隐约接收到不同尾韵,又很难拿什么去具体
划分,若再加了牛奶,差异又更模糊了,只能笼统以“都不错”来作结。
买好了茶叶,便得去解决晚餐事,坐上地铁来到很多路线交会的“Piccadilly
Circus”,这地方一边是剧院区跟观光客最爱的“柯芬园”,另边的抛弧道路为高档精品
店所在的“摄政街”,外加现在是周六晚,当走出地下道,放眼皆是约会中的男男女女。
更恐怖的是我要去的餐厅“Mildreds”在SOHO区,这地方充斥着Pub,还有些G开头字样的
招牌毫不遮掩挂悬著,得一路腾挪绕闪才能突破人潮。
这种热度也让我在抵达时发愣,原想着素食餐厅该比较冷门,又早过了正常晚餐时间
,怎知大客满啊,外头还有候位的。幸好我只有一个人,得以塞入靠门的小位。
会挑上这家是因为它的品项都相当特别,混搭著食材蒸煮烤煎,再佐以酱料,不会让
人觉得只是在啃草。但也因此让人选择困难,最后我是放弃主餐类,改选两样小食,能多
吃一种。先来的“spinach gyoza”是萝卜口感的煎饺加上柚子醋,接续端上的“wild
mushroom tortelloni”为野菇意大利饺搭配韭葱酱,都呈现了没尝过的新风味,不枉跑
这么远。
饭后当然不能少了甜点,这附近有满多冰淇淋店,经事前的研究,几乎是香草、巧克
力、开心果这类甜腻的,水果类很稀少,明明英国以茶知名,却没见到哪间以茶入味。倒
是有家“Gelupo”与众不同,推出一系列取了意大利地名的特调。其看板贴心列出组合的
原料,偏偏我很多都看不懂,只能趁排队时飞快查字典。最后挑了混融柠檬与杏仁卡士达
的“阿玛菲”,颜色较深的则是“UVA Fragola”,某种酿酒用葡萄。
以甜酸交替刺激著味蕾,我慢慢往地铁站逛回,SOHO身为英国最大的同志聚集区,若
认真辨认,的确能在周边的笑容与眼波流转发现端倪,不时也能见男生毫不避讳牵着手。
我曾起意挑间店去探险,但没人带,心里还是毛毛的,若走霉运,搞不好就消失在哪个角
落。尽管如此,瞥著各家Pub门面的华乱,感受大伙的自在,心情也跟着轻快。想着学生
时代,出柜极有可能面临生活的毁灭,现在的台北则已成日常风景,没多少人会在乎,一
晚的折腾不顺,好像也变得淡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