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特拉-蛇道 ※~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363562
(这是个被耽搁很久才终于完成的游记)
看过了“瓦地伦”的荒岩夕阳,由于我们没规划夜宿帐篷,自然就是换回游览车,前
往行程的另个重点“佩特拉”(Petra)。驶入因观光而繁盛的外围小镇,我们住的似乎
是这区唯一的五星级旅馆,大厅也相符地有着奢华妆点,顶头是伊斯兰式的几何镶板,中
央以星状悬灯对应彩石拼贴的泉台,橱窗则放了诸多花叶衬饰的瓶杯,以其精致的程度肯
定价格不斐。
等待check in之际,某柜位一堆人围着吸引了我的注意,晃了过去原来是沙瓶的现场
制作,很可惜我们抵达的时机不巧,老板已收了工,几个人挑着拎着正打算结帐,我赶紧
迅速扫描,见桌上摆列的多半不错就心动了。不免先问了价钱,呃,好贵,虽然他假情假
意砍了些价仍旧没便宜到哪,但挑到算中意的,钱包便已被拉开一半,想着饭店商家品质
应有保证,想着旅行没有回头路,之后不见得能看到喜欢的,就深吸口气把钱钞递去。结
果吃完晚餐,出去消化兼闲逛,整街除了一间主打釉彩杯盘与镶嵌灯具,将店里映得宛若
琉璃,几乎都在卖沙瓶啊,价钱还超便宜,逼得我只能端出挑剔眼光,哼,你们这些都很
丑,作工也很差,买了肯定后悔。
尽管心里嘀咕著,见某店老板笑着要我们看他表演,还是忍不住停了步,应该是已作
了成百上千个,老板的动作相当娴熟,随意捞了些沙作底色,便以铁质小漏斗当画笔,或
灌沙或随意挑抹,将沙丘前的骆驼商队成了形,当中串带几种不同颜色的沙层,不到五分
钟就槌压封瓶了。这样的材料时间成本会不会太低了,我额上冒出三条线,感觉旅馆那家
真的是暴利,只能再催眠自己我那瓶构图复杂许多,用色笔触也较谐调精致。
天明,怀着期待的心情吃完早餐,我们住的饭店挺不错,离“佩特拉”入口仅一小段
路,不过当走了过去,也见证它的热门,等开门的游客已排了长长一列。站了片刻,门开
后里头是个附设卖店的圆形广场,可能不定时会有活动,请来的导游招著大伙在大型地图
前比划,预告今日将走的路线,虽已有了心理准备,看着那十多公里的长度,后段还是山
路,总觉得明天一定铁腿。原以为开场白完就是与“佩特拉”的初相见,怎料导游像故意
吊胃口般,方向一拐,竟进了隔壁的博物馆。
即使有点不耐,还是得承认博物馆作得挺认真,墙上绘满详细又易懂的图表,瞄了一
下,这儿较有纪录的起始年代应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时期,在经历“埃及托勒密王
朝”和“塞琉古帝国”的争夺后,迎来了“纳巴泰王国”(Nabataean Kingdom)的兴起
。因位居通商要道,王国繁盛了数百年,由展柜陈列的陶器用品可窥得他们工匠的手艺精
湛,墨色几何图腾与花叶装饰显现了被希腊陶冶过的美感,人物雕像则透著原始部族的野
性。柜里也以一尊卷发蓄胡的男性胸像解说了当地信仰,感觉结构与希腊满相似,有诸神
各自掌管战争、智慧、丰收,“Al-Uzza”是最主要的女神,至于胸像展示的“Dushara”
,则有着宙斯的地位。
外廊的图板接续解构了遗迹里的各色建筑,有空照剖面,也有特色提点,若是平常时
期我该看得津津有味,但此时心早已飞走,快速用相机拍过留底,便开始用念力瞪着导游
,命他快往前推进。
耗了一阵,我们终于进入山野,走在最前段的“蛇道门户”(Bab el-Siq),这条据
说由“摩西之泉”流划的干河床被土堤隔分,偷懒坐马车的人可以循左线道奔驰,我们这
些悠哉逛的靠右,也不用担心踩到驴马们随意喷扔的排泄物。走着走着,颇具特色的馒头
岩开始出现了,有几块甚至像猩猩的头颅,若自行添加奇幻故事的色彩,或许便是远古巨
兽大战完所遗留的荒骨。这儿有三个显明由岩体切削而生的立方块,或平整或带着柱槽,
它们被称作“Djinn Blocks”,意指精灵的居所,当地人相信这些精灵会引导亡者施加祝
福,因此方石也成为墓冢及对祖先的追念。
因之而生的墓穴散布周边,据说都属于平民,毕竟有财力的贵族会将穴口打造出华美
门面,像不远处的“Obelisk Tomb”便是知名的一座。这名称来由自墓顶岩壁雕出的四个
方尖碑,中间隐隐有个奉着人形的龛室,据学者研究,这代表某族长与族中四人同埋于此
,上层的窟洞便是墓穴入口。至于下层的“Triclinium”,为罗马传来的卧躺式餐厅,有
ㄇ字型的石床,祭祀时,家属会在此饮酒宴宾,彰显祖先功绩。其门面不像上层朝埃及靠
拢,反而取用了希腊元素,斜簷顶、弧形山墙、成列饰柱,尽管已被风沙蚀得看不出细节
,仍体现了“佩特拉”串联两地,将文化巧妙融合的特色。
开阔的河道走着走着,被聚密丘岩阻断,只余一条狭径往岩间穿去,而右手边乱石崩
叠,隐著一条小隧道。导游说雨季时暴雨汇集的洪流会由东而来,循我们方才行走的干河
床冲击此处,钻入眼前狭径,为了防止城市遭受水患,王国曾在此门户砌起一道水坝,外
头腹地若缓冲不了,旁边那条小隧道会再将水导引开,对外交通则用架高桥路来解决。但
由现况来看,原本设施都已塌毁,近代仿效的也仅能算是种疏洪道,难怪前几天会报导“
佩特拉”下豪雨把许多旅客困着,一度关闭等水退,原来是没高坝阻挡,当时我还相当忧
心,很怕千里迢迢飞来结果含恨。幸好荒漠果真是荒漠,续往前走,完全看不出淹过水的
痕迹,几天日照便完全将其收干
随大伙步入缩窄的岩路,这儿就是“蛇道”(Siq)的起点了。城市藏在里面的确相
当隐密,没人指点根本很难知道入口,两百年前,是瑞士探险家“Johann Ludwig
Burckhardt”乔装与贝督因人混熟了,藉朝圣“摩西之泉”、前往摩西哥哥“亚伦”的神
殿献祭为名,才被带着行入,然后一路被岩间遗迹震慑,留下许多珍贵的路途资讯,“佩
特拉”这个沉寂千年的古城才重被世人知晓。
根据早期的图绘,“蛇道”景貌比现在原始得多,岩径深切,被茂密大树遮掩,透著
神祕气息,入口有道弧拱高悬,仿佛原本尚有更多气势雕琢。可惜到了近代,此处已被填
平拓宽,连那道弯弧都崩了,要往山壁留意,才能找到几块残留的堆砌,而拱下龛室据说
曾有国王的雕像,现在也仅能自我揣想。往内走,导游要我们留意两侧山壁的沟槽,城市
深藏荒谷,水资源自是第一要务,这些沟槽便是当年的引水道,北侧的较细窄,原先嵌有
陶土管,较阔的南侧会覆上盖板,并利用地形在途中进行沉积过滤,相当精巧。几株小树
至今似乎亦仰赖著,成了棕黄石岩间的点缀绿意。
资料上说这儿的山丘组成为沙岩,但望起来倒不似概念里的无趣枯黄,千万年每回涌
川的冲击都在其身留下痕迹,切挖出颇具流动性的曲线。当然也有风沙的飞蚀,它们随兴
落降、带走属意的,遗留下的坑疤乍看纵乱,又显著粗犷狂放。因此尽管远方的城市遗迹
仍召唤著,我却不由自主放慢了步伐,两侧的岩壁高耸,将视野缩化为头顶的一线天,而
路径蜿蜒,把景貌藏为惊喜,每步的前迈都有不同光影投下,暗处幽晦,像隐著未知引人
趋前探究,明处被覆上暖色,尽情舒展其变幻纹路。
走着望着,“蛇道”似进入蛇腹,开阔了些,“纳巴泰人”或许觉得这儿汇聚了灵气
,留下诸多祭祀相关的刻凿。像其中一块兀立在路中的大石便被削平了一面,雕出带有图
腾的横楣与饰柱,几个小洞据说是悬挂祭品之用。原以为看来空无的龛室是因神像被盗或
逝为尘沙,哪知祭的就是当中一高一矮被称为“Baetyl”的柱体。这很令我讶异,毕竟高
的那块勉强还有方形双眼,矮的那块就真的是个模糊浮凸。不过再找了资料便恍然大悟,
就跟某些宗教类似,将神祇形象化是种亵渎,因此这两块柱体仅是“Dushara”和“
Al-Uzza”的抽象媒介,以龛室为住所,接收信徒的供奉及祈念。此岩的不远处另有一块
大石,虽没龛室设立,但外观相当逗趣,它像只小象有着大眼与弯勾的鼻,感觉人气比前
者更高,每个人经过都互相招着要跟它合影。
走在特意复原的石板路上,两侧岩壁出现更多的小龛室,里头的祭物形象不太一样,
有的是半球体,也有尊呈裙袍人形携著两只小狮,被说明板称作“Sabinos Alexendros
Station”。好奇读著,原来这些雕刻的年代又更晚,似是“纳巴泰”式微之后,由于叙
利亚也敬拜“Dushara”,便有祭司群远道过来朝圣,根据龛室下的字刻,其中一位名为
“Sabinos Alexendros”。此类祭司负责打理的仪式类似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内容包括
运动与音乐,挺有意思。
各种大大小小的龛室在不远处有了变化,是立于水道旁的雕像残余,一座显然是谁的
下半袍身,其余的就很需要想像力。学者们推敲是进城去的骆驼商队,由仍附于石上的足
蹄,的确有几分样子,可惜稍远的反向出城队伍就仅存壁面的模糊痕迹,没讲根本不会察
觉。所以象征商景繁荣的雕像原本还更多吗?那会不会有奇幻电影里那种与崖同高,必须
仰首而望的睥睨气势王者?我的想像不禁无际发散。
尽管商队的来去仅能怀想,这儿的商机仍由观光接了棒,不时可见贝督因小童拿着明
信片推销,也有长者身穿传统衣裳,拉着形如彩绘雕板的奇特单弦琴“Rebab”,偶尔会
与蓄胡浓眉、眼神剽悍的男子对上眼,感觉他若生于过往便是英武马上战士。还正随兴乱
望着,岩缝透泄了一幅景貌将我目光牢牢勾住,因为,那正是我心心念念,想实地一观的
画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