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以色列约旦游记【三】海法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2-04-06 10:04:50
~※ 海法 ※~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324617
(这是个被耽搁很久才终于完成的游记)
从“凯萨利亚”往北,有以色列的第三大城“海法”(Heifa),它的地位仅次于“
耶路萨冷”跟“台拉维夫”,也是今晚我们的歇脚处。车途中隔着林野,可见圣经提及的
“迦密山”(Mount Carmel),根据资料,山的西坡另有原始人类的遗迹被列为世界文化
遗产,不知是隐在何处。脑袋放空望着望着,苍茫的景色渐渐出现密集的楼房,代表我们
已进入了“海法”,这些楼房几乎都是雪白构体,排得异常整齐,或许“台拉维夫”知名
的白城区域就是类似模样吧。
由于“迦密山”在此与海岸相接,导致“海法”的大半街区被迫往山坡发展,马路也
因而窄缩,于是便见我们游览车越开越慢,以龟速在山道弯弯转转,不时还遇到塞车。一
开始我不以为意,反正重点的“凯萨利亚”已访过,明亮的天光代表仍有大把时间可挥霍
,塞就让它塞吧,哪知就这么悲剧了。当车子盘到半山,好不容易开到也是被列于世界文
化遗产的“巴哈伊空中花园”(Bahai Terraces),却迟迟等不到下车的命令。我狐疑地
由窗口窥望它的底处门篱,似乎观光客本就多了,几辆轿车又卡在停靠口,不知在大牌什
么一直不开走。
不懂领队为何没出马去排解,只见司机似乎顶不住造成整条山路堵塞的压力,居然踩
了油门往前开。我皱起眉头,想可能是要找别的宽广处停,车却一直朝高处行驶,然后就
听领队说,因为山路不可能回转,要再绕回原处也很花时间,所以直接先去花园的顶部入
口。不会吧,这座山坡花园的亮点就是仰望俯瞰的各自景致,难道就要这样把它砍半了?
在嘀咕跟担忧中,车子开到了花园顶部,并将我们卸下。有文章提及这地方早上中午
各有一次的免费导览,我们的时间自然是错过了,可是领队又说,由于整天阴雨绵绵,阶
梯湿滑,现在只允许在看台望望,咦....那是表示近处本来可自由行走,还是旅游团能有
特别预约?算了,真相就放水流吧,有看台可望总比底处那边连接近的机会也没来得好。
走进警卫看守的铁篱,看台已挤满了观光客,我找到缝隙往下望,斜落的山坡在林树
间辟出对称设计的花圃,长带般的绿色绒毯往视野际处延伸,经过修剪的矮灌木搭配雪白
栏栅,将花圃框围成各样图腾,步道便在其间蜿蜒穿绕,让人在行望中获得心灵的净涤与
平静。被困于顶端的我没法有这样体验,俯视也不比鸟瞰,辨不出花圃图腾的完整模样,
只能略略感受对称弯弧以堆叠交错营造的美感,然后将目光落在花园心处,也就是拥有灿
金大拱顶的“巴孛陵寝”。
“巴孛”(Bab)是巴哈伊信仰的中心人物之一,他宣称自己是伊斯兰什叶派寓言里
的救世主,同时意味着,他也为圣经不断提及的“弥赛拉”。这自然引起相关宗教的轩然
大波,比较激进的伊斯兰尤甚,因此“巴孛”年纪轻轻就被杀了,跟随的诸多信徒也随之
被迫害,不过他在死前预言会有继任的先知接替行事,也就是后来的“巴哈欧拉”(
Bahaullah)。
“巴哈欧拉”在他的漫长监禁生涯中书写扩增著教义,虽同为一神教信仰,却期许信
徒屏弃偏见,避免排他、冲突,以众生平等为念,用包容、和平之心去处世。另个特点是
没有神职人员、教会结构,除了各大洲的“灵曦堂”,不建任何实体寺庙,或许是考量到
很多宗教初始都是良善的,却因有了阶级势力、掺入个人私欲,便逐渐僵化、扭曲、甚至
纠众迫害。这听来有点过于理想,以人类这样的生物也很难彻底实践,但概念的确是好的
,据说目前信徒已达七百万,是现在分布最广的新兴宗教。
视野右侧的山坡有一区以“世界正义院”领首的行政组织,但由于诸多林树遮掩,只
能看到最边角有着希腊神殿样貌的文献研究中心。尽管如此,由“巴孛陵寝”延伸的展阔
景致便足以让人定目,宛如有着切转际线,蓊郁的坡林被簇密的城市房宅代替,它们是统
一的米白色调,仅容些许红蓝屋顶作点缀,在那之外,海岸以弯勾姿态抱拥著港口,就算
微阴天空将海色渲染得朦胧,倚栏远眺,心情依旧畅快。
“迦密山”除了以“巴哈伊空中花园”知名,也在圣经中与先知“以利亚”(Elijah
)连结,他是公元前九世纪的人物,当时的以色列王国在“所罗门王”后分裂为南北,而
北以色列已偏离原本信仰,改崇拜“巴力”,为了让当地人重拾对耶和华的崇敬,“以利
亚”召集群众在“迦密山”亲证神蹟。据说掌管火之力的“巴力”对其先知们毫无回应,
反倒是“以利亚”成功求得耶和华降下天火,焚尽祭品,进而解除当地长年的旱灾。
由于这些记述,“迦密山”便有洞穴在千百年间被认定是“以利亚”曾栖身之处,朝
圣信徒不断,行程接续的“圣母修道院”(Stella Maris Monastery)也藏有其一。车子
由空中花园顶处往西开了一段距离,出现在眼前的修道院外观相当低调,没有高低参差的
轮廓,没有形塑焦点的门面,就是一区灰岩堆砌的方整楼阁,携著成列窗口。稍有雕琢的
就仅有庭院了,入口设了角锥台座,带有勾纹的铸铁十字架上下错立,悼念著拿破仑时代
的法国士兵,这些残兵曾躲藏于此,却被土耳其人揪出屠杀,之后教堂也被摧毁,所以现
今可见的已是近代重建的模样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儿的圣母有着午睡时间,要到四点才会再开门,略去花园底处观览
的我们就变成提早到达,得在门外干等。这不由得让我嘀咕起来,既知如此,为何不去花
园试试运气呢?雪上加霜的是,等著等著,以为要转晴的天空又下起雨来,若不想被雨水
喷溅,就得跟其余游客信徒挤入狭小的门厅。索性撑开伞往外乱晃的我,意外于庭院找到
一株“法师属”(Aeonium)的多肉植物,这个属别在夏季闷热的台湾很容易阵亡,几度
令我挫折,没想到于高纬度的以色列,随便扔在户外日晒雨淋都能枝叶茂盛。
跟旅伴嘻嘻哈哈与植物拍了几张照,又在门外发呆了好一阵,终于主殿开了。入口有
著耶稣于马槽出生、三贤者来朝的微型场景雕塑,再往里则是很典型的巴洛克式大厅,攀
带纹路的浅色大理石柱四角撑立,勾著金边的柱头之上,是相当瑰丽的拱顶。仅对圣经粗
知皮毛的我,辨不太出那些放射的框格里各自绘著哪段故事,但光是框边的变幻、图像中
的斑斓,就很让人仰著头愣愣注视许久。
缺乏投光的两侧副坛主角不明,主祭坛则很贴合教堂名称,为慈蔼圣母抱着膝上的圣
婴,雕像的衣袍皱褶作得挺细致,由叠层柱拱框绕的龛室也华美,只是当我望了一圈,却
发觉怎么周边都没有熟悉的脸孔。是因为才初识,面相都还没明确输入吧,我这样对自己
解释,况且旅伴也老神在在一脸悠哉,我便先搁下疑虑,跟他随人群往主坛阶梯走。主坛
其实是架空的,底部藏隐的穴窟就是传说中“以利亚”曾待过的地方,它保持石穴的粗糙
样貌,仅在深处增添了坛案与雕像,奇异的暗红打光让窟室透著微妙的氛围,难道是想营
造天火临降的那瞬场景?
在胡乱猜测中逛了出来,门口一群由领队带进的人们让我旋即发愣,咦,难道大伙现
在才进来?那刚刚呢?都去上厕所?盯了数秒,有激动的团员在对眼后迎了过来,句语机
关枪连发,原来在门外等待那时,领队觉得让大家淋雨不好,便又招了上车,结果却忘了
点数,就这样把飘到别处拍照的我俩丢下,更搞笑的是,车都开了好一阵,才有人发现怎
么空了两个位置,急忙喊停。“你们也太镇定了吧。”她大声嚷着。“啊,有吗?”我回
以傻笑,不敢说我们根本没发现被丢包。
忘了问他们先前上车是不是要去花园那儿碰运气,就算半途折回,看完教堂也可以再
过去吧,哪晓得心里还期待着,车就把我们载到邻近的旅馆了。虽然旅馆装潢别致,房间
也舒适,当吃完晚餐,在琳瑯满目的甜点架上东夹西挖,满足了好奇心跟口腹之欲,见窗
外才要日落顿时傻眼,既然仍有这么长的白昼时间,干嘛在旅馆空转?
或许感受到我整晚强力放送的怨念,翌日天明,领队居然说在离开“海法”前,要带
我们再走一趟“巴哈伊空中花园”。为了不影响原本行程,来的时间有些早,因此底部入
口尚未开放,只能在篱门外望看,好处是没其他观光客,连对侧挂满灯笼的主街也车辆稀
寥,静谧且清爽。门内以花瓣形状的喷水池迎客,有坠流泉声将俗世杂务洗去,再过去是
长阶左右分岔盘转,形构成另个雪白望台,若是开放时间,访客可以爬到那儿,拉近与山
坡花圃的距离。
根据资料,下处的花圃共有九层,再加上上段的九层,便对应了最早追随“巴孛”的
十八位使徒,只能在篱外探头探脑的我无法点数清楚,顶多在望过包围水泉的环形草坡后
,将视线抛往极目处,看攀升长阶在夹道林树间,以雪白墙栏层层横划,最后化为烁著日
辉的陵寝冠顶。
那样的棱线如峰峦,也让人在仰望中陷入感叹,无法知晓当年的确切争纷,也不懂既
然在信仰里期待着救世主再临,为何当有人如此自称,却觉其亵渎而敌视,奋力打压、除
灭,一如耶稣曾遭受的迫害。对于未知,我们自然可以合理怀疑,并进行观察及验证,若
不信、若无法被说服,一笑置之便可,何必加以更残酷的攻讦?
或许这正是人类注定的不完满吧,于是所谓的安祥乐土,只能是一隅刻意营造的花园
,而所谓的救世与再进化,终究是场难圆的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