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铁路旅行 新北 贡寮老街散策

楼主: JimXpp (JimXpp)   2021-11-03 03:25:03
图文好读版:https://jimxpplife.com/archives/3101
新北市的贡寮区,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许是福隆的海洋音乐祭或是沙雕展等名衔遐迩的年度活动。
但位于前一站的“贡寮”,则相对的没这么热闹。虽然平时造访的人数不多,但也因此拥有较佳的生活步调。
虽然贡寮车站位处郊区,但平时上下车的人数也不会太少。月台的座位上,亦坐着几位等车的民众。
车站月台的衔接通道,以天桥为主,北海岸到宜兰一带不少车站皆采用这样的设计。
此日车站轨道旁正进行着整修工程,天桥的一边墙下正摆放著许多施工杂物,走道稍微狭窄。
贡寮车站最早为“贡寮庄停车场”,建于1924年,1952年改名为“贡寮站”。2015年车站进行了整修,整体外观有很大的变化,延续至今。
贡寮亦是不少人前往桃源谷步道健行时所选择的起点,此处在假日与旺季,肯定是相当热闹。
车站的候车区空间宽敞,中午时段是售票处人员的午休时间,若有乘车相关问题,尽量避开此时段询问。
走出车站,幽静的街道上依然偶尔会有车辆驶过。此处道路较为狭窄,行走时需稍加注意。
道路的一旁,是车站附近唯一的餐饮店家“阿生便当”。便当内容与附近的福隆便当相同,但其滋味更是广受好评,具有一定的人气,相当推荐。
贡寮一带被双溪分隔成两区,火车的铁轨与双溪近乎平行,也是用以分界的明显标示。
双溪左岸的朝阳街,亦是火车站的所在之处,区公所、卫生所、消防队、警察局等公家机关,皆位于此处,较为热闹。
另一头则是贡寮街,也就是现在称为“贡寮老街”的地段,以住宅区为主。
朝阳街上的指标牌,有标示着重要公家机关的距离。
前方的地下道,连结著朝阳街与对向的贡寮街一带,节省了不少前往对岸的路程。
地下道明亮整洁,两旁墙上挂著附近学校学生的画作,应该是当地举办的绘画比赛优选作品,我驻足欣赏了一番。
出了隧道,望向对面的朝阳街,各项机构比邻而建,形成了一个小聚落,对当地人而言也算便利。
“贡寮老街”位于贡寮大桥的一旁,老街口的桥梁横跨著双溪的两侧,招牌标示相当明显。我象征性的拍了张照,缓缓走进桥路中。
路桥的两侧,可以看见贡寮大桥与双溪的景色,桥下的溪水清澈见底,这是一般观光区难以见得的景象。
贡寮旧称“杠仔寮”,“杠仔”为“凯达格兰族”的巴赛语“陷阱”一词。
过去此地山猪甚多,凯达格兰族人经常于此地挖设陷阱,其后汉人进驻,并在此搭寮,故名“杠仔寮”。
入口处的招牌,特意刻制了山猪的造型,呼应着这段历史。
“贡寮老街”的历史相当悠久,从清朝时期即已存在,由于做为淡兰古道北段的重要据点,从前此地更是商店林立,繁荣了好一阵子。
随着社会变迁,过去街道上热闹的景象已消逝殆尽,年轻人口早已外移,向外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居住在街上,见证历史的长者。
如今的贡寮街,仅剩下零零落落的店舖,以服务当地的独居长者为主。
为解决地方人口老化的问题,新北市政府城乡发展局于2018年启动“贡寮老街驻街在地创生计画”。
位于杂货店一旁的“贡寮制作所”,为创生计画的工作站,透过一系列的老屋翻新与活动规划,期望让更多年轻人回流,带动当地生机,也让当地的独居老年人获得更多的照护机会。其中“贡寮有机书店”为创生计画中最为知名的项目。
地方创生的团队平时并无常驻在此,此日空间并未开放,我在屋外随意拍了几张照,继续参观别处。
贡寮制作所的对面,为专营手创教学与咖啡厅的“73贡学堂”,工作室内不定期举办手作课程,为老街注入更多的文创气息。
73贡学堂的建筑外围,放置了许多小盆栽做装饰,外墙画上了淡兰古道的简易路线图,整体风格年轻有活力。
地方创生的相关店家,几乎为周末假日营业,此次来访的时间为平日,虽然无缘参参观,却也因此有个悠闲的时光。
老街入口处的杂货店,是当日整条街道上唯一可以补充物资的地方。
街道的建筑上,挂有红色的灯笼做为装饰,古色古香,每当夜晚来临,灯笼亮起,又是一番不同的美丽景象。
街道上,一旁挂在骑楼立柱上的花盆画有可爱的彩绘图案,为平凡的物品增添了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老街上有设立一间邮局,为当地的长者提供了不少便利。
邮局对面的精舍为近年所设,外观较为新颖。由于疫情因素,此日尚未开放。
“木棉红1555工作站”,为当地的长照站,以提供打工换宿的方式,鼓励青年来此旅居。不仅可以达成关怀当地长辈的目的,更可以让来此服务的年轻人体验居住在贡寮小镇的生活,相当有意义。
提到贡寮的特产,由当地“和禾生产班”所生产的“和禾米”便是其中之一。
“和禾生产班”为林务局于2011年与人禾环境伦理发展基金会及当地水梯田农户一同推动的“重要水梯田保育计画”时,所形成的农友网络。
“狸和禾小谷仓”成立于2013年,负责后制并销售“和禾米”及其他田间副产物,并不定期举办田野相关探访活动,做为和禾生产班与外界互动的媒介。
另一头,是老街内知名的“贡寮有机书店”。
书店成立于2018年。建物的前身为当地仕绅所经营的“林荣丰米店”,米店结束营业后空置了很长一段时间,直至有机书店进驻后,将空间重新装潢设计,为老屋注入了新的生命。
书店的一旁为一处杂草丛生的空地,一旁的书店外墙漆上了彩色的壁画,似乎是为纪念元大文教基金会的赞助而留下。
空地的一边为一座残破的红砖遗迹,是过去的建筑外围遗址,尚待整修。
接近老街尽头处的“老街五号艺术咖啡屋”,是不少结束桃源谷步道行程的旅行们小歇落脚之处,在当地小有名气。
虽然门口的告示牌显示著营业中,但此日推开门进入,里头似乎在进行着会议或是讲座,为避免打扰他人,因此决定离去。
老街尽头的“乐文诊所”,是贡寮老街上唯一的诊所。
诊所的执业医师章殷超,原为贡寮卫生所的所长,由于过去贡寮并无诊所,因此辞去所长一职,来此开业,服务行动不便的长者,值得钦佩。
结束了贡寮老街的短暂漫游,回程时,我在老街入口附近的骑楼找了张椅子坐下小憩。体会著周遭宁静的小镇风情,心中感到惬意无比,十分舒坦。
近年来,台湾的人口老化问题日益升高,也使得许多过去繁荣的城镇逐渐没落,沦为偏乡。因此,移植自日本的“地方创生”概念与议题也有着不少讨论声浪。
但是,毕竟台湾与日本的国情不同,社会文化也有着不少差异,这样的概念是否能在台湾实作成功,目前依然是个未知数。
再来,倘若最后发展成功,若没有做好相关的产业规划与配套,也不免发展成过度商业化的景象,如淡水、内湾、三峡等知名老街的状况。
贡寮老街的地方创生是否能成功,并带有如此特色的延续下去,以目前社会形势,还得再观察一阵子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